現今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實行「一夫一妻」制,而在中國古代,男性卻可以擁有三妻四妾的權利,因為在封建的早期,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的,不僅不能輕易出門,而且還不能夠讀書識字,只能做些針線活以及家務事。
因此古代男性之間相互介紹,特別是對於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時,大多數會稱呼自己另一半為「賤內」,朋友之間相互介紹,則是以「夫人」稱呼。隨著改革已經觀念的改變,如今已經是男女平等,對於自己妻子的介紹,也發生了改變,丈夫成另一半為「老婆」。
南北方不同叫法
但是由於每個省份地方風俗文化有所差異,因此丈夫對於自己的另一半的稱呼也有所不同,像北方大多稱呼老婆為「媳婦」,而在南方,媳婦多數指的是兒子的老婆,而叫做「兒媳婦」,很多人這把「兒」省略,因此也造成了一些笑話的趣事。
在南方,訂婚之前男生把自己的女伴成為「女朋友」,北方更多叫對象,所以純很容易區分南北方的差異,不僅僅可以從口音上判斷,也可以從稱呼上判斷。
不同省份對另一半的稱呼
「妻子」是現在對於另一半的稱呼的「官方」定義。那各個省份對於妻子的「土味」叫法又有是什麼呢?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把妻子成為「媳婦」的是最為普遍的,也是最為好聽的一種,在民國左右,更是以「愛人」作為介紹自己另一半的稱呼。
作為「相聲」之都的天津,可以說他們的語調非常的有趣,但是他們對於自己媳婦的稱呼,可能就處於挨打的邊緣,天津稱呼自家的另一半為——娘麼。
如不是天津人,這樣的稱呼可能導致搓衣板銷量的增加,上海叫另一半為「老布」。廣東叫「衰婆」,重慶、成都等地叫「婆娘」,內蒙古烏蒙周邊則是叫「老闆子」,浙江宜興的可以說最為有趣叫「女佬」,福建閩南地區則是稱呼為「厝裡」。
對另一半稱呼的「固定」化
我們可以聽到各種各樣,對於自己另一半的稱呼,有些帶著愛意,有些帶著當地的特色,有些雖然聽著不是特別的討喜,但也是被當地人所認同的。
只不過隨著文化的逐步交融,以及城市化的興起,我們現在幾乎是固定的稱呼自己的另一半為「老婆」、「妻子」、「媳婦」、「愛人」等,其餘的叫法我們在自己的縣城或者村莊聽得更多一些。
中國地大物博,沉澱積累了幾千年的文化,對於另一半的稱呼更是多不勝數,每種稱呼都有他特別的含義與情緒,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環境,造就了不一樣的叫法。你所在的城市省份,又是怎麼稱呼自己另一半的呢?你覺得哪個稱呼最好聽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