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開始,雅安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進入正式登記階段,全市7684名普查員身著「普查馬甲」,挨家挨戶上門登記住戶的姓名、性別、年齡等19個問題,著力摸清「人口家底」。11月15日,雅安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短表」登記全面結束,正式轉入「長表」入戶登記階段,普查員們仍奮戰在第一線,看似簡單的工作背後,蘊藏著幾多艱辛。他們不畏艱辛,放棄周末,起早摸黑,帶病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雅安普查人的職責與擔當,用涓滴真情書寫著雅安普查人的初心與堅守。
「最貼心」的普查員
普查員李德珍(左)入戶開展人口普查工作
李德珍是雨城區東城街道上壩路社區的一名公益性崗位人員,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啟動後,她便主動加入到了人口普查員的行列。「我負責的小區很熟悉,前期我就把所負責的100多戶居民走了一遍,對不在家的居民,我會採取電話或者微信提前與他們「預約」,約定好入戶時間再上門,這樣能避免上門撲空,空跑一趟,效率也會高很多。」李德珍說。 身穿紅色馬甲、佩戴工作證、手提深藍色文件袋……這是李德珍開展普查工作的標配,在她的深藍色袋子裡,除了有普查表格、筆等物品,還有口罩、鞋套。每到一戶居民家中,她都會戴上口罩和鞋套開展普查登記工作。 「這是社區為我們配的口罩和鞋套,在進入居民家中的時候,我都會戴上口罩、穿上鞋套後才進屋普查,這也是對居民的尊重。」李德珍說道。 遇到多次走訪不在家的,李德珍還會在住戶門上張貼一張蓋有社區印章的通告,通告最下方留有她的姓名和電話,並註明是小區普查員,讓對方回家後聯繫她上門登記。 李德珍細緻、貼心的普查方式受到了很多普查對象的好評,大家一致稱她為「最貼心」的普查員。 普查員李德珍(左)入戶開展人口普查工作
「最認真」的普查員
普查員黃國進(左)入戶開展人口普查工作
52歲的黃國進,是漢源縣順河鄉順河村第7普查小區的普查員,同時也是順河村7組,原南山村7組的組長,他所負責的普查小區屬於原順河鄉南山村6、7、8組,共有空房戶和住戶63戶177人,需要摸底普查的住戶和人員雖然不多,但居住較散、地處偏僻,加之汛期暴雨災害導致多處村道、組道受損,入戶開展登記工作較難。在沒有人願意擔任順河村普查員的情況下,黃國進主動要求擔任普查員,家人擔心他身體吃不消、手機耍不好、業務做不好,極力阻攔,但黃國進都只有一句話:「人口普查是國家大事,能參與這個工作是很光榮的,手機耍不好我會學,身體我沒有大毛病,以前不好的山路都走了幾十年,有啥子幹不下來的?工作我一定會做好!」 雖然文化水平較低,他仍不怕重新開始學習,每次培訓完後,回到家就叫女兒先學會業務再手把手教學手機模擬填報,最後自己上手反覆練習操作。入戶登記時,便先查看戶口簿、詢問住戶情況填寫紙質摸底表,結束當天工作回家後,再反覆記憶填寫方法及表內項目應注意的邏輯關係,確認紙質表沒有問題後才正式在手機系統上填報。惹得他妻子都笑他:「喜歡的電視劇都不看了,天天按到手機整!」 儘管山路崎嶇,黃國進從沒有停下匆匆的步伐,並針對不同入戶情況,自己總結出「提前聯繫、多跑多問、多方核對」的工作方法,「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就像他自己常說的:「沒有事情是容易的,我最不怕的就是重來,人口普查只要用心堅持定能圓滿完成。」 普查員黃國進(左)入戶開展人口普查工作
「最堅強」的普查員
普查員王付雲(右)入戶開展人口普查工作
「枝葉總關情,行動見初心」。四川農業大學大三學生王付雲今年第一次參加普查工作,雖是新軍,卻早早收起內心的緊張,堅定地投身到入戶登記工作中。 剛開始入戶走訪將近10天的時候,因為太過著急完成工作,在從自己所負責的普查小區到社區的路上,意外從單車上摔了下來,不僅摔碎了牙,還摔傷了腿,當時嘴裡全是血。 所有人都勸受了傷的王付雲在家多休息養傷,但心裡仍然放不下普查的她,還是在草草休息兩天之後,便又加入了入戶登記的一線。可能很多人會問到底圖些什麼?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普查工作中那些小小的暖心時刻,就能成為前進路上大大的支柱。王付雲說道:「有一天晚上8點左右,我在一位老奶奶家入戶登記,進門之後,老奶奶很配合我完成了摸底登記,在交談過程中,她還給我講起了她的故事,臨走時,她將她親手縫製的小包送給我,我想這就是我們普查員存在的意義吧」。 整個登記過程,她就這樣再也沒有退出過,「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意義非凡,看似普通的人口數字卻需要用汗水和耐心一個一個去核實,才能保證準確可靠。」王付雲說道,「很幸運能成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中小小一員,參與其中,不僅鍛鍊了自己的心智與社交能力,還在服務社會中完成了一次自我價值的實現,整個過程累並快樂著。」 普查員王付雲(右)入戶開展人口普查工作
「最忘我」的普查員
普查員楊齊(左)入戶開展人口普查工作
「雖然家裡孩子需要我,但是人口普查也不能耽誤啊」。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寶興縣靈關鎮鍾靈村社區的普查員楊齊的選擇,鍾靈村社區是靈關鎮最大的社區,也是靈關鎮人普工作的重中之重。從人口普查前期準備工作開始,楊齊便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她早早便把小孩送到父母家裡,拜託父母辛苦幫忙照看幾個月,自己則收拾好行裝,投身到人口普查入戶登記工作中。 整個過程中,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楊齊幾乎都是滿負荷運轉。白天多數普查對象都不在家,她就到周圍踩點,宣傳人普工作意義,下午一下班顧不上吃晚飯,便趕赴住戶家裡進行調查登記,很多時候忙到晚上9、10點鐘才能吃上飯,吃完飯後,便又開始整理一天的工作資料,認真總結開展第二天的登記工作。 由於「忘我」的投入,楊齊已經很久很久沒好好看過小孩了,就算見面也總是匆匆地告訴小朋友:「媽媽這段時間不能陪你了,你要自己聽話,媽媽的工作真的很有意義,希望寶貝理解」。之後,便又消失在夜色中,默默耕耘在普查的一線。 「人生能有幾回搏。我都這個歲數了,我希望我能夠以自己平凡的行動給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樣,真的最簡單的一件事也需要人去做,平凡的崗位上亦能實現人生的價值」。楊齊從不認為自己的工作辛苦,在她臉上從來都是甜甜的笑容,真的為這個寒冷的冬天增添上了一抹最獨特的「普查紅」。 普查員楊齊(左)入戶開展人口普查工作 「立冬伊始萬物藏,滿城儘是普查人」。在雅安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中,他們只是眾多普查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在人口普查一線,還有很多這樣的普查員每天起早貪黑、走街串巷、不辭辛勞,用實際行動助力著「大國點名」,在此,衷心地向他們道一聲「辛苦了」!
【來源:市統計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