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兩段婚姻,一生三地漂泊 成為唯一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的中國女性

2020-12-05 甄比比

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有一位95歲的著名女作家,她被大家譽為「世界文學組織之母」。

在42歲那年,她與先生共同成立轟動世界文壇的「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丁玲、莫言、白先勇、林懷民、王安憶、餘華、北島等人,都是寫作計劃的成員,她的客廳就等同於「半個世紀的華人文壇」。

在51歲那年,來自全世界24個國家的300多名作家,聯合推薦她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在此獎項的被提名者中,她是唯一一個來自中國的女作家。

她叫聶華苓,從漢口到北平,從大陸到臺灣,從臺灣到美國,漂泊了近一個世紀。

她曾說,「我就像一棵樹,根在大陸,幹在臺灣,枝葉在愛荷華。」

臺灣著名媒體人陳文茜評價她說:「她是一棵挺立筆直的樹,當喧囂的人都走後,歷史該留下,也會留下她的名字。」

聶華苓1925年在武漢出生,她的祖父是前清文人,本來已經準備上任當縣長,結果在去報導的途中武昌起義成功,他就又折回來了。

而她的父親則畢業於陸軍軍官學校,是貴州保安司令,因時局變動遭國民黨追捕。

1931年,聶父為躲避國民黨特務,帶著一家人輾轉逃命。

更讓人難受的是,在聶華苓7、8個月的時候,她的媽媽才發現聶父在外早就有妻女,本來想自殺了此一生,但看到女兒後咬牙放棄了。

聶華苓大一點後,經常聽見母親為她細聲吟讀《再生緣》,她就稚氣的跟媽媽說:「媽媽你是孫太太,爹爹還有一個張太太,我們住漢口,他們住武昌。」

這時,聶媽媽含著眼淚一句話也說不上來。

聶華苓在逃難的童年中,看見了英租界的洋人拿木棒打人力車夫,也聽見了日本官兵在妓院裡高聲歌唱......

那時,她如果想吃雪糕,需要走過日租界、德租界、法租界、英租界、俄租界,一路過關斬將才能買到心儀的雪糕。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聶父在戰亂中身亡。

父親死後,同父異母的大哥馬上與聶母爭奪家產,逼迫下聶母只能帶著她和弟弟離開聶家逃到鄉下避難。

到了鄉下後,聶華苓就像脫韁的野馬只顧著瘋玩,徹底放飛自我。

見到聶華苓這樣,聶母覺得即使世道再亂也要讓女兒接受教育。

她要送聶華苓去四川讀書,雖然離別讓女兒大哭不止,但聶母絲毫沒有心軟。

後來聶華苓回憶:「我母親說不行,你非去不可,你一定要讀書的。連連招手的母親孤立河岸上,在我淚水中,越來越模糊了,從此我就流浪下去了。」

離開母親「流浪」的日子的確滿是艱辛。

在戰爭年代,物資極度短缺。聶華苓有時一天只啃一個硬饅頭,有時喝著用大桶裝的稀粥,甚至都能聽到勺子刮飯桶底的聲音。

在最困難的時候她甚至跟狗搶過吃的,因為衛生條件太差,聶華苓還得了瘧疾。

如果單單是物質上的短缺也還可以忍受,精神上的折磨經常讓聶華苓崩潰。

她和同學們經常會為「中國向何處去」爭論不休,有人還會在晚上討論結束時突然關燈,一群人突然變得野蠻,一頓胡抓亂踹。

聶華苓因此身上經常是傷痕累累。

那時的聶華苓只能用文字紓解自己的愁苦,她寫到:「一切都亂糟糟的,所有東西都在變。」

再後來,聶華苓加入了抗日活動中:她慰問抗戰的傷兵,為他們唱歌,代寫家書,也終於等來了抗戰勝利。

她一心想停止漂泊,便與國立中央大學的同學王正路走入婚姻殿堂,但在這段感情中,她依舊沒有得到溫暖。

因為王家是極重傳統禮教的,每天聶華苓都被大家族的繁文縟節弄的暈頭轉向,她說,「我在那個大家庭裡,只是一個失落的異鄉人。」

不久後,內戰爆發,童年的戰爭陰影讓聶華苓充滿恐懼。

她決定準備逃離,逃離這些讓她心驚膽戰的日子。

1949年,一家人來到了臺灣。

來到臺灣後,聶華苓認為她的婚姻會有所改變,但讓她傷心的是,丈夫日趨頹廢,連最基本的溫飽都不能滿足。

他們的房子遇到大風天就會被吹的直響,一家人吃喝拉撒的開銷也只能由聶華苓一個人負擔。

她說:「結婚15年,共同生活只有5年」,他們的婚姻早就名存實亡。

為了養活孩子和母親,聶華苓進入胡適發行、雷震主持的《自由中國》半月刊,任文藝欄主編。

那時候的文風並不好,《自由中國》還是本批評時政的雜誌,但聶華苓一心想規避政治,將自己主編的《自由中國》文藝版,打造成純文學雜誌。

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梁實秋的散文與余光中的詩句都曾經她之手。

同時,她自己也提倡純文學寫作,她的《失去金鈴子》、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以及徐鍾珮的《餘音》,並稱為三部帶有自傳色彩的傑出女性成長小說。

就在事業迎來曙光之時,聶華苓卻迎來了接二連三的打擊。

她的丈夫拋棄她和孩子遠去美國,弟弟在失事的飛機中發生意外,母親也因身患絕症離開了人世。

那段日子,聶華苓是孤獨的。

她無人述說,也無人可以依靠。

好在,這個孤獨漂泊的靈魂遇到了屬於她的依靠。

她在一個酒會上遇到了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

聶華苓的美麗和知性深深的吸引了這個外國男人的注意,他開始對聶華苓猛烈追求。

但聶華苓總以送孩子上學、給學生上課等各種藉口,拒絕了他無數次。

她實在不敢輕易的邁出這一步。

安格爾卻窮追不捨,他後來在回憶錄中寫到:「臺北並不是個美麗的城市……但有華苓,看她就夠了。」

後來,在安格爾猛烈的攻勢下,聶華苓妥協了。

但這次她沒有選擇錯,她說:「我們的婚姻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美滿的婚姻。」

他們搬到美國,住在愛荷華的一棟紅樓裡,閒暇時間會開車到海邊,保羅遊泳,聶華苓便在一旁看書,他們還會去奧斯維辛,去匈牙利,去以色列,環遊整個世界。

有一天,他們在划船的時候,聶華苓突然想創辦一個「國際寫作計劃」,她想邀請不同國家的作家一起來寫作,因為每個人的角度都不同,她覺得一定會碰撞出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起初,安格爾是贊成的,但是一想到每個作家的吃、住、交通等費用就猶豫了起來。

聶華苓卻依舊堅持,她和安格爾到處寫信,拜訪企業,最終募得了300萬美元的基金。

就這樣,幾十年間,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神奇的在聶華苓的客廳中相遇了。

他們以文會友,但也存在分歧。

有次,一名以色列作家和一名埃及作家從一見面就往對方臉上扔杯子,到四個月離別時,卻在機場抱頭痛哭;伊朗女詩人臺海瑞與羅馬尼亞小說家易法素克之間迎來了愛情,更重要的是,這些以筆影響人類的作家們打開了世界的窗。

作家季季曾說:「聶華苓的家就是個小型聯合國,各國作家在她家用不同語言交流,但最重要的語言是笑聲。」

莫言說:「她的身上有一種英雄的氣概,甚至有一種俠義的情結。」

1976年,來自全球24個國家的作家聯合推薦她和安格爾,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在藝術史上,從沒有一對夫婦,這樣無私地獻身於一個偉大的理想。」

1980年,她還出版了由自己多年著成的《桑青與桃紅》,主人公桑青在抗戰、內戰、赴臺的背景下,如何惶惶終日逃亡奔走,一邊飽受壓迫,一邊滿懷希冀的故事。

就像她一樣,她說「歸宿對漂泊的中國人而言,是場奢望。」

這本書出版後,大受好評,她也因此被譽為「當代中國文學之母」,「世界文學之母」。

10年後,他們獲得了波蘭文化部頒發的「國際文化獎」,他們攜手準備去領獎,但誰也不曾想安格爾死在旅途中。

聶華苓悲痛萬分,她說:「我自己坐末班機回來的那天,愛荷華正下著雨。」

她和安格爾一同走過了20世紀的歡樂、災難、死亡、生存。

在安格爾去世後,兩個女兒曾提議接她到身邊生活,她一直沒答應。至今仍住在那個和安格爾同住的紅房子裡,從不打算離開,有人拜訪時,會發現連房屋的設施都不曾更改。

在安格爾去世12年後,她寫出了傳記《三生三世》:一世在大陸,逃亡;一世在臺灣,苦難;一世在美國,死亡。

如今,她已經95歲了,仍舊擔任「國際寫作計劃」的顧問,也仍在關注著世界文壇的發展。

她覺得,那是她和安格爾最好的「孩子」。

有次,她接受採訪,記者讓她回顧自己的世紀人生。

她突然大笑,然後從容的說:「無恨,無悔,無怨,時間到了,隨風而去。」

作家蔣勳評價到,「華苓的大笑讓我覺得是了不起的,因為她一生所經歷的遭遇,可以用笑聲淡掉。」

相關焦點

  • 剛籤下涉及中國的「歷史性協議」,川普就再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原標題:川普喜獲「二連提」外媒:川普獲得今年第二次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美國《紐約郵報》和福克斯新聞等多家美國媒體當地時間12日消息稱,川普因調解塞爾維亞與科索沃達成協議獲得今年第二次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 川普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24日報導,俄作家謝爾蓋·科姆科夫(Sergei Komkov)宣布,他在9月10日提名俄羅斯總統普京競逐諾貝爾和平獎。由於本年度該獎的推薦信必須在2月1日前寄出,因此普京將競逐202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 被判入獄的「雙學三囚」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美國傳統伎倆
    日前,美國四名參議員及八名眾議員提名「雙學三子」,以及整個非法「佔中」運動,競選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理由是要以此來「肯定以和平手段爭取政治改革和香港自決」,以及「捍衛香港受《中英聯合聲明》保障的自由和高度自治」。
  • 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剛剛揭曉 盤點這些年和平獎得主的那些事
    2015年,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大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菲弗表示,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大會促成了一個通過和平與非暴力方式解決衝突的良好平臺,打造了能夠確保公正和穩定的組織機構,展示了對話與合作的意願。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曾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曾在1917年、1944年和1963年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 拜登也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了……
    據英國天空新聞頻道報導,繼美國總統川普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也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報導稱,英國工黨議員克裡斯·布賴恩特提名拜登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 中國大學校長首次推薦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22日電(記者 姚蘭) 諾貝爾和平獎設立117周年以來,評委會首次收到了來自中國大學校長的提名信。自1901年開始,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那些為世界和平作出偉大貢獻的人和組織,而每年推薦該獎候選人的往往是各國議會議員、政府部長、大學校長、政治學教授、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現任和卸任的挪威諾獎委員會成員等。
  •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原標題: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名單已正式出爐,候選者人數之多再破記錄,達278名。出人意料的是,有兩個人的名字出現在這份名單上,他們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印度「綠色革命始祖」斯瓦米納坦。在歷屆諾貝爾和平獎評選中,實現糧食增產的農學家被提名是沒有先例的。
  • 川普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遭到嘲諷 這是一個更大的錯誤!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 青木李靜 陳一 柳玉鵬】「川普應該獲得 諾貝爾和平獎——這是認真的嗎?」世界各大媒體3日幾乎都以質疑的口吻報導稱,美國18名共和黨眾議員已向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遞交申請,聲稱諾貝爾和平獎應該頒給川普,以表彰他為朝鮮半島帶來和平。這一提名立即在美國國內和世界上引發激烈爭論與大量嘲諷。
  • 港媒:提名黃之峰,讓諾貝爾和平獎從「笑話」升級為「馬戲團」
    【編譯 觀察者網/奕含】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美國國會12名議員日前宣布,提名包括黃之鋒在內的三名參與非法「佔中」運動頭目角逐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此舉讓香港社會唏噓不已,認為將這三人與「和平獎」劃上等號,是對「和平」兩字最大的諷刺。
  • 拆掉這些火藥桶 也讓川普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2021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泰布林·吉加德表示:「就他(川普)的功績來說,我認為他在致力嘗試重建國家間和平方面,要比其他大多數和平獎提名人做得更多。」 川普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評價,與他上任後對協調中東、南歐、南北韓等地區爭端所做的開創性工作和取得的歷史性進展密不可分。
  • 川普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當諾獎淪為政治操控品,還有何意義?
    而和平獎作為諾貝爾獎最初的五大獎項之一,更是最能體現諾貝爾設立獎項初衷,那就是獎勵那些為世界和平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者團體。川普何德何能?能夠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雖然不是最終獲獎,但這樣的提名真的是對諾貝爾獎最大的玷汙,也是對諾貝爾本人最大的侮辱。如果諾貝爾獎可以如此兒戲,成為世界政治家們手中的工具可以隨意操縱,那諾貝爾獎的意義又在哪裡?
  • 在令人震驚與諷刺之間 川普是否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美國總統川普獲得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令人震驚,同時具有諷刺意味。川普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是由一個名叫克裡斯蒂安·蒂布林-耶德的挪威議會議員推薦的,這並不是第一次,因為這位挪威政客在2018年的時候也曾提名川普,而將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剛果醫生穆克維格(Denis Mukwege)和伊拉克雅茲迪族少女穆拉德(Nadia Murad)。
  • 美國一死刑犯獲明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中新網北京11月20日消息:據海外媒體報導,美國一名因殺害四人曾被判死刑的前黑幫頭子,在洗心革面後獲提名競逐明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提名人瑞士國會議員費爾稱,死囚威廉斯撰寫了多本以自身經歷勸導青少年向善的讀物﹑推動國際和平,改變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現年四十六歲的威廉斯是三百磅重的大塊頭。
  • 繼川普3次提名後,拜登也被提名了,「諾貝爾和平獎」還好嗎
    俄羅斯媒體29日報導,在美國總統首場辯論前一天,英國反對黨工黨議員克裡斯布萊恩提名拜登獲諾貝爾和平獎。在今年川普被三次提名之後,他的競選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也被提名了。「諾貝爾和平獎」近年來似乎越來越「不和平」。
  • 川普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因「震懾伊朗中國」
    天了嚕,諾貝爾獎提名裡混入了奇怪的東西! 2月1日是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截止日期,在隨後披露的獲提名人名單中,赫然出現了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川普」幾個大字。 2月4日,挪威的奧斯陸和平研究中心主席哈普威金(Kristian Berg Harpviken)向路透社確認,川普確實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 中日民間人士聯合獲得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原標題:中日民間人士聯合獲得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中青在線北京3月2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蕾)記者近日獲悉,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和日本「中國人戰爭受害賠償訴訟日本律師辯護團」幹事長小野寺利孝聯合被提名為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 網際網路獲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網際網路獲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不過,有一個名字很有可能在2010年被刻在諾貝爾和平獎的底座上,那就是我們生活中一個早已熟悉的老朋友———網際網路。據悉,因推進對話以及爭論,網際網路已獲得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 川普一周被兩次提名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是最大的國際笑話!
    瑞典議會議員馬格努斯推特截圖(圖自環球時報評論)當地時間9月11日,瑞典議會議員馬格努斯·雅各布森宣布,他提名川普成為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理由是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通過在白宮籤署的合作協議,為實現和平與經濟發展而共同努力。」據資料顯示,諾貝爾和平獎是五個諾貝爾獎中的一個。
  • 你能我也能,拜登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如果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合作:Xiaofu_Lu 2020年諾貝爾獎,即將於10月5日至12日公布得獎名單,繼美國總統川普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後,其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也同樣獲得提名,提名人則是英國工黨議員克裡斯布萊恩特。
  • 川普第二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川普獲獎的機率有多大?
    【川普第二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當地時間9月9日,挪威議會極右翼議員克裡斯蒂安·泰布林-吉德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他已提名川普為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原因是川普推動以色列和阿聯達成了「突破性的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