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電化學傳感器基礎知識

2020-12-03 Winsen傳感

最早的電化學傳感器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用於氧氣監測。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小型電化學傳感器開始用於檢測PEL範圍內的多種不同有毒氣體,並顯示出了良好的敏感性與選擇性。

電化學傳感器通過與被測氣體發生反應並產生與氣體濃度成正比的電信號來工作。

(電化學傳感器結構圖)

電化學傳感器的分類

1、原電池型氣體傳感器

示例:ME2-CO傳感器

工作電極和對電極由電解液隔開並經由一個很小的電阻與外電路連通,當氣體進入傳感器後,在工作電極表面進行氧化或者還原反應,產生電流通過外電路流經兩個電極。電流的大小與氣體濃度成正比,可通過電路中的負載電阻予以測量。

若使反應能夠發生,工作電極的電位必須維持在一定範圍內。隨著氣體濃度的增大,反應產生的電流增大,對電極極化程度增強,電位增加,導致工作電極電位升高。

工作電極:

2CO+2H2O→2CO2+4H++4e-

對電極:O2+4H + →2H2O-4e-

總反應:CO+O2 →CO

2、定電位電解型氣體傳感器

定電位電解型傳感器又分為無偏壓傳感器(零偏壓傳感器)和帶偏壓傳感器

無偏壓傳感器

由於原電池型傳感器工作電極易隨對電極極化而極化,故引入了參比電極,通過外電路維持工作電極和參比電極之間電勢恆定,參比電極無電流流過,克服了原電池型傳感器線性範圍窄等缺點。

示例:ME3-CO

工作電極:

2CO+2H2O→2CO2+4H++4e-

對電極:O2+4H + →2H2O-4e-

總反應:CO+O2 →CO2

遇到還原性氣體(如硫化氫、二氧化硫等)時,反應信號為正

遇到氧化性氣體(如氯、二氧化氮、臭氧)時,反應信號為負

帶偏壓傳感器

示例:ME3-ETO

工作電極:

C2H4O+2H2O→C2H4O3+4H++4e-

對電極:O2+4H + →2H2O+4e-

總反應:C2H4O+O2→C2H4O3

二者區別:

1)無偏壓傳感器工作電極與參比電極之間偏壓為0mv;

2)帶偏壓傳感器工作電極與參比電極之間偏壓為300mv;

所以,在儲存時,無偏壓傳感器工作電極與參比電極需短路儲存,而帶偏壓傳感器三個電極之間不短路

3、濃差電池型氣體傳感器

濃差電池型傳感器是基於固體電解質兩邊氧分壓的差異而產生濃差電勢的原理製成的傳感器。通過濃差電勢的大小反應氧氣濃度。

電化學傳感器主要性能與影響因素

靈敏度影響靈敏度因素主要有:催化劑活性、進氣量、電解液導電能力、環境溫度等

響應恢復影響響應恢復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催化劑活性、電解液導電能力、氣室結構、氣體特性等

選擇性/交叉幹擾影響選擇性的因素有:催化劑種類、電解液、偏置電壓、過濾器等

重複性/長期穩定性影響重複性的因素有:電極結構穩定性、電解液穩定性、氣路穩定性等

高低溫性能影響高低溫穩定性的因素有:催化劑活性、電極結構穩定性、氣體特性

電化學傳感器應用領域

為保護人身安全起見,各種電化學傳感器廣泛應用於許多靜態與移動應用場合。

電化學傳感器廣泛應用於工業和民用領域的氣體檢測,可檢測臭氧、甲醛、一氧化碳、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氧氣等多種氣體,常用於可攜式儀表和氣體在線監測儀表中。

相關焦點

  • 科普 | 電化學傳感器基礎知識
    最早的電化學傳感器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用於氧氣監測。
  • 電化學傳感器在氣體傳感器中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氣體傳感器的應用也日趨廣泛,在物聯網等泛在應用的推動下,氣體傳感器的發展方向開始向小型化、集成化、模塊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其中電化學傳感器由於具備線性輸出、低功耗和較好的解析度等優點,在當今氣體檢測領域中較為普及。此外,電化學氣體傳感器相較於其他傳感器,擁有較好的測量重複性和精度。
  • 電化學傳感器未來發展趨勢
    電化學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最早的電化學傳感器要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在當時電化學傳感器應用於氧氣監測,到了20世紀80年代,電化學傳感器開始應用於監測各種各樣的有毒性氣體,並顯示出了良好的敏感型與選擇性。電化學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其與通過傳感器的被測氣體反應並產生與濃度成正比的電信號。典型的電化學傳感器由工作電極與反電極組成,並由一個薄電解層隔開。
  • 我國電化學氣體傳感器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2006年中國科學儀器及分析測試行業十大新聞」評選結果近日揭曉,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研發的「電化學氣體傳感器」成果獲此殊榮。    電化學氣體傳感器以其體積小、檢測速度快、準確、便攜、可現場直接檢測和連續檢測等優點,越來越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普遍關注和成為競相研發的熱點項目之一。
  • 電化學基礎知識分享(五):電解池的設計及標準
    電化學基礎知識分享(一):電化學的發展2. 電化學基礎知識分享(二):經典書籍推薦3. 電化學基礎知識分享(三):電化學的應用4. 電化學基礎知識分享(四):電化學中的三電極體系及選擇標準1.常見的電解池如圖1所示,它適合一般的電化學測試用。圖1按照電解槽中的研究電極和輔助電極是否隔開,可將電解槽分為單室電解槽(圖2)和雙室電解槽(圖3)。
  • 電化學傳感器的優點、缺點以及與NDIR氣體傳感器的對比
    其它環境氣體的存在將不會縮短傳感器的壽命。    比大多數其它氣體檢測技術更經濟。不同於紅外線和PID技術,電化學傳感器是經濟的。電化學傳感器的缺點包括:    有限的溫度範圍。因為其對溫度非常敏感,所以傳感器通常都進行了內部溫度補償,儘可能保持溫度穩定。    壽命短。
  • 四方光電電化學甲醛傳感器技術創新與突破
    甲醛淨化器與甲醛檢測儀中甲醛濃度檢測的核心都是甲醛傳感器,目前,由於電化學檢測原理的高精度、高靈敏度及使用便捷性佔據市場主流,但是由於室內環境複雜,電化學甲醛傳感器在室內應用依然存在一些挑戰。由於電化學甲醛傳感器中的電解質以電解液作為載體,當溫度過高時,會造成電解液迅速流失,影響到傳感器的使用壽命。當溫度過低時,電解質會凝固,傳感器無法工作。4、使用壽命。電化學甲醛傳感器依靠電解質與甲醛氣體反應產生的電子移動來識別甲醛氣體濃度,在反應過程中,電解質不斷被消耗,而電解質時有限的,當電解質消耗殆盡時,傳感器壽命截止。
  • 葉建山:電化學傳感器發展步入「春天」——訪華南理工大學葉建山教授
    20世紀60年代離子選擇性電極及酶電極相繼問世,電化學傳感器進入了穩定發展時期,在環境監控、醫藥分析、在線分析等方面獲得廣泛應用。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利用化學修飾電極,改變電極表面結構以控制電化學過程,標誌著電化學傳感器的功能化修飾和控制進入分子水平。
  • 漫畫傳感 | 關於電化學傳感器,詳細解說來了!下部
    本次傳感漫畫,我們分兩期內容為大家介紹了電化學傳感器通過這兩期的介紹,我們了解了電化學傳感器是什麼,它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它的特點是什麼,以及傳感器各個管腳都有什麼作用,還有傳感器各個管腳之間為什麼要用彈簧連接起來等等問題。作為有限空間應用場合中應用最多的一類傳感器,電化學傳感器具有0功耗、靈敏度高,選擇性好的特點,雖然電化學傳感器本質上是電流輸出,但也可以通過電路轉換為電壓輸出,在應用中靈活調整。
  • 廣州鈺芯科技電化學傳感器應用
    廣州鈺芯傳感科技有限公司,及下屬廣州鈺新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惠州市鈺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致力於化學傳感器、晶片、快檢儀器、在線監測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其技術源於中山大學化學學院電子封裝電化學實驗室,專注於電子封裝電化學加工技術和精密線路傳感器科技。研發實力強勁,專業水準領先。公司聚焦生物醫療、環境檢測、公共安全、食品安全四大領域中生物分子、液體分子和氣體分子的精準、快速檢測,從研、產、供、銷四個維度拓展產品範圍,針對化學傳感器上遊晶片、中遊傳感探頭、下遊快檢儀器進行整體布局。
  • 電化學氣體傳感器在煙氣分析儀中的使用與維護
    氣體傳感器是煙氣分析儀檢測氣體的核心,常用氣體傳感器多為電化學傳感器。科學合理地使用、維護,可有效地延長電化學傳感器的壽命,對保證其測量結果的準確度尤為重要。 電化學式傳感器又具有體積小、操作簡單、攜帶方便、可用於現場監測及成本低等優點,所以,在目前各類氣體檢測設備中,包括煙氣分析儀,電化學氣體傳感器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 國外研發基於石墨烯的電化學傳感器,可快速檢測食物中的過敏原和毒素
    6月11日消息,美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石墨烯的電化學傳感器,能夠比標準的實驗室測試更快地檢測食物中的組胺(過敏原)和毒素。研究小組使用氣溶膠噴射印刷技術製造了這種傳感器,通過軟體控制按需更改圖案幾何形狀的能力允許快速製作原型並有效優化傳感器布局。
  • 解決室內甲醛檢測準確度難題 四方光電電化學甲醛傳感器突破技術瓶頸
    據悉,四方光電是一家專業從事氣體傳感器、氣體分析儀器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根據工信部電子信息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編寫的《智能傳感器型譜體系與發展戰略白皮書》,四方光電已成為國內「氣體和顆粒物傳感器型譜體系」的主要廠商和代表性企業。
  • 智能傳感器基礎知識詳解
    智能傳感器有自動校零、標定、補償、採集數據等能力。其能力決定了智能化傳感器還具有較高的精度和解析度,較高的穩定性及可靠性,較好的適應性,相比於傳統傳感器還具有非常高的性價比。 早期的智能傳感器是將傳感器的輸出信號經處理和轉化後由接口送到微處理機進行運算處理。
  • 傳感器基礎知識大全
    通常據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為熱敏元件、光敏元件、氣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溼敏元件、聲敏元件、放射線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類(還有人曾將傳感器分46類)。下面對常用的熱敏、光敏、氣敏、力敏和磁敏傳感器及其敏感元件介紹如下。一、溫度傳感器及熱敏元件溫度傳感器主要由熱敏元件組成。
  • 皮膚貼片式微生物納米纖維素可穿戴式電化學傳感器汗液分析
    巴西聖保羅大學(USP)的研究人員與阿拉拉誇拉的聖保羅州立大學(UNESP)的同事,阿拉拉誇拉大學的同事在巴西共同創造了一種印在微生物納米纖維素(一種天然聚合物)上的可穿戴傳感器。 (UNIARA),坎皮納斯大學(UNICAMP)和巴西國家納米技術實驗室(LNNano)。皮膚粘附傳感器是印刷在塑料表面上的常規傳感器的改進替代品。它可用於無創檢測和監測汗液中存在的體液。
  • 滿足日常檢測的「晶片實驗室」是何方神聖|電化學傳感器|二氧化鈦|...
    電化學傳感器具備快速檢測能力,但是針對重金屬的原位測量,電化學傳感器受限於複雜的預處理。為克服此缺點,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集成系統,由多孔基體組成,可將Pb2+提純至用作活性傳感材料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薄膜上。
  • 光電傳感器基礎知識解析
    傳感器概述光電傳感器一般由處理通路和處理元件2 部分組成。其基本原理是以光電效應為基礎,把被測量的變化轉換成光信號的變化,然後藉助光電元件進一步將非電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光電檢測方法具有精度高、反應快、非接觸等優點,而且可測參數多,傳感器的結構簡單,形式靈活多樣,因此,光電式傳感器在檢測和控制中應用非常廣泛。光電傳感器是各種光電檢測系統中實現光電轉換的關鍵元件,它是把光信號(可見及紫外鐳射光)轉變成為電信號的器件。
  • 溫度傳感器基礎知識介紹
    因為,即使測量同一物理量,也有多種原理的傳感器可供選用,那一種原理的傳感器更為合適,則需要根據被測量的特點和傳感器的使用條件考慮以下具體問題:量程的大小;被測位置對傳感器的體積要求;測量方式為接觸式或非接觸式;信號的引出方法,有線或是非接觸測量;傳感器的來源,是進口還是國產的,價格能否接受,還是自行研製。
  • 【科研方法13】電化學阻抗譜(EIS)相關知識及數據處理
    ,通過EIS,可以測定等效電路的構成以及各元件的大小,利用這些元件的電化學含義,來分析電化學系統的結構和電極過程的性質等。2.3 複雜或特殊的電化學體系對於複雜或特殊的電化學體系,EIS譜的形狀將更加複雜多樣。只用電阻、電容等還不足以描述等效電路,需要引入感抗、常相位元件等其它電化學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