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霧霾天,朋友圈說今天是白色情人節,而鷹仔看到一條令人悲傷的消息,朋友圈似乎真的變成了白色。
2018年3月14日,白色情人節,霍金去世。一個令人沉痛的消息,遠比窗外濃重的霧霾更能壓抑人心。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當代頂尖物理學家中,最廣為人知的人就是霍金。自愛因斯坦之後,把霍金看作物理學界的瑰寶,並不為過。
我們一起長大的很多人並不理解他的黑洞理論,也看不懂他的「突破攝星」計劃和「納米飛行器」,但都知道霍金的傳奇且礪志的故事:全身癱瘓,不能說話,唯一能動的地方只有兩隻眼睛和3根手指,其他地方根本不能動。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的活了下來,寫出了科普名著《時間簡史》,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讓人類腦洞大開。
貼在霍金辦公室牆上,有這樣一段話:
大意是:
不管在什麼時候
我們都不能忘記頭頂的星空
要永葆好奇
永遠前進
曾有人問霍金,他的身體狀況對科學研究是幫助還是限制,他對死亡的恐懼又是什麼?
霍金回答說,他很幸運能夠從事理論物理學研究工作,這是少數幾個不會受限於身體狀況的領域之一。過去這麼多年,他一直都在英年早逝的預期中生活著。他不怕死,但也還不急著死,在死之前他還有太多的事要做。
但今天,這個擁有神奇經歷與睿智大腦的人離開了世界,只給我們留下關於時間的理念與認知。
萬事萬物,都會耗用時間,然後被時間帶走。留下的,只不過是行走時間長河的這段過程。
致謝這位時代的偉人,謝謝他曾帶給我們的啟示,並鼓勵我們勇敢前行。謝謝給世界帶來的知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