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空變成紫色的時候,請不要驚慌,不要害怕,那不是魔君降臨,它可能就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現象。和魔君沒有半毛錢的關係,真的是你想多了,請把你的腦洞關上好嗎?
有時候,當颱風登陸前,天空就會出現壯觀的景象,就像是去年十月颱風海貝思登陸日本前,天空就出現了壯觀而又華麗的景象,原本藍色的天空被染成了夢幻的粉紫色,加上雲彩的濃淡分布,天空中的顏色呈現為紫色和暗紫色,層層相疊,就像是電影裡的魔君降臨。即有點可怕,又有點夢幻,總之就是好看極了。
這樣紫色天空的現象不僅僅在日本出現過,在美國也出現過,就在日本出現紫色天空的前一個月,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上空也呈現一片紫色,一時間社交應用裡都是一片紫色,被網友稱之為漫畫裡是世界,無獨有偶,美國的天空出現這種奇觀也是因為颱風登陸的原因。
但是也有特殊的情況存在,2018年1月份初,紐西蘭也曾出現過天空變成紫色的情況,與日本和美國不同的是,現象的前後都沒有出現颱風登陸的情況,但是當地的氣象部門發現當天的空氣非常的潮溼,空氣中的含水量比平時多出了很多。
那麼這夢幻紫天空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我們可以通過光學原理來解釋清楚這一現象,在此之前,我們先來搞清楚為什麼晴朗的天空是藍色的?夕陽為啥是紅色的?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是透明無色的,這我們都知道,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這透明無色的太陽光是由波長不同的單色光組成的,我們人類肉眼可以感知到的單色可見光有七種顏色,它們分別是:紅、橙、黃、綠、藍、靛、紫。紅光的波長最長,紫色的波長最短,所以這七種單色可見光的波長是從紅色到紫色遞減的。
在一百多年前,英國的物理學家瑞利偶然發現,當太陽光散射到尺寸小于波長的微粒上的時候,波長越長的單色可見光的散射光強度越弱。相反波長越短的單色可見光的散射光強度越強,最後得出結論,紅光最弱,紫光最強。這一現象被稱之為「瑞利散射」。而天空晴朗的時候呈現藍色就與這個現象息息相關。
朗朗晴空,萬裡無雲,空氣中的固體顆粒和各種灰塵雜質也就比較稀少,這為光線更好的通過造就了完美的條件,當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的時候,會與空氣中的氮氧分子等其他微小粒子發生瑞利散射效應,波長較長的紅光在瑞利效應下散射的非常少,但是藍色和紫色的散射卻非常的多,就成為了瑞利散射的主要對象。
既然紫色是最容易發生瑞利散射的,那麼我們為什麼看到的天空是藍色的,而不是紫色的呢?這是我們眼睛搞的鬼,我們眼睛對於陽光能量最為集中的波段也是最敏感的,但是紫色光的能量比較低,是七種可見光中最弱的。所以我們的眼睛就只看到了藍色的光,而忽略了色光,在瑞利散射和肉眼敏感度的原因之下,我們看到的朗朗晴空就是藍色的了。不過想想如果每天天空都是紫色的,好像也不怎麼好看,還是藍色的舒服。(手動滑稽)
那麼為什麼在早晨與傍晚的時候,天空是紅黃色的呢?這依然要用瑞利散射解釋,中午時分,太陽光需要穿透的大氣層比較薄,但是日出和日落的時候,太陽更加的接近地平線,需要穿透的大氣層就會變得比較厚,而藍光和紫光的穿透性比較差,在發生瑞利散射後幾乎消耗完了,所以我們就看不到了,但是紅光和黃光的穿透能力較強,輕鬆越過厚厚的大氣層,哦利給!
本文的重點來咯!拿出小本本做筆記咯!為什麼颱風登陸前後天空是紫色的?
你知道紅色加藍色是什麼顏色嗎?如果你知道,這就好解釋多了,首先我們發現紫色的天空一般會出現在日落前夕,這時候除了瑞利散射外,夕陽的顏色也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幹擾,比如雲層、空氣中的微小水滴、颱風帶來的灰塵。同時颱風一般會帶來大量的水氣,紅光透射過這些豐沛的水氣照射在了雲層的最底部,這時候天空會有兩種顏色同時存在,雲層上方的藍色天空,雲層底部的紅色。哇塞!又一個知識點,紅色加藍色是紫色哦!
所以我們知道了,天空呈現為紫色並不是因為可見光的紫色波段顯現出來的,而是藍光加紅光後在人的視覺中呈現出了紫色。
本文來自百家號原創作者「一介科學」,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多多點讚,轉發,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