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布
話說,只要提到世界自然之最,大多數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珠穆朗瑪峰,高度8844.43米,堪稱世界最高峰,諸多探險家對登頂珠峰樂此不疲,更有甚者不惜生命去挑戰極限,只為實現「徵服世界第一高峰」的夢想。
當然,也有朋友會想到世界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淡水湖),其最大深度1637米,也能堪稱世界之最,其位於俄羅斯的東南部,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常識。
今天呢,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也是一個「世界之最」,只不過它是人為創造的,堪稱世界第一大坑——俄羅斯米爾納大坑。
也許有一些朋友對這個大坑並不算太了解,小編就給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吧。俄羅斯米爾納大坑是蘇聯時期蘇聯人想要探求地球深度而耗時耗力30年挖的一口深井,只是不知道蘇聯人遇到了什麼難題,在挖到12226米深時,就不再繼續挖了。
俄羅斯米爾納大坑位於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州扎波利亞爾內市的西部大約10公裡的地方,坑的旁邊有一「蓋子」,標記12226,意思就是這個大坑的深度。俄羅斯米爾納大坑比馬裡亞納海溝還要深1000多米,可以說是世界最深,距離地心最近的地方。
俄羅斯米爾納大坑是上個世紀美蘇冷戰軍備競爭時期的產物。當時雙方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將大量人、財、物不斷地投入到軍備競爭中,想要成為世界的老大。也正因如此,美蘇雙方的軍事科研有了質的飛躍。
冷戰時期,美國人率先制定了「深海鑽探」計劃,該計劃與「人類登月」計劃曾被譽為在20世紀人類最偉大壯舉之一。蘇聯看到後,不甘示弱,也開始投入大量人財物力開始研究「大陸科學深鑽」工程。
蘇聯人的勘探工作起始於1970年的5月24日,這支進行勘探的工程隊均由蘇聯「最頂尖」的科學組成,蘇聯當局對此工程非常重視,為了能讓科研人員全身心地將精力投入工程中,當局真是下了血本,不僅在科研硬體上提供世界最好的設備,而且在「軟體」上還為每一個參加工程的科學家都免費提供一套高級公寓,不僅如此,其每月薪金與福利待遇等都相當於蘇聯大學教授一年的薪資。
俗話說得好:重金之下,必有勇夫。蘇聯當局給出的這些豐厚待遇成功地刺激了這些科學家以及一線工作者的積極性。
只要錢到位,工程進度絕對效率,當工程隊挖到9500多米時,科研人員們發現了含有大量黃金與鑽石的地層。
後來根據提取的巖芯樣品分析,此處的地層含金量高達80g/t,大家要知道,只要是黃金含量達到4g/t就有被開採的價值,在地表中幾乎很難找到含金量超過10g/t的金礦,可以說,這裡堪比一個「自然金庫」了。
雖然蘇聯收貨頗豐,但工程還得繼續進行,隨著繼續挖深,所遇到的困境也就越大,越往下溫度就越高,竟然達到300攝氏度。當這個「超級鑽井」鑽到深度12226米時,蘇聯人決定放棄這個工程,不再繼續探索,這是為何呢?
按照當時蘇聯當局的說法是工程經費不足,財不得不停止勘探。但根據內部相關人員透露,在挖深到12226米時,在這個「大坑」裡面傳出來令人毛骨悚然的詭異聲音,並且在那個深度鑽頭無論怎樣向下衝擊都無法繼續向下挖深,鑽頭甚至都有融化的跡象,沒辦法,鑽頭壞了,蘇聯人必須得停下來了。
於是,蘇聯科學家決定一探究竟,將耐高溫的聲音傳感器送入其下,當「聲音」傳回來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驚到了,傳上來的聲音就像「地獄之聲」,無數人在那裡備受拷打,不停地哀嚎,簡直如同「人間煉獄」。
無論是蘇聯科研經費不夠,還是真的遇到了「地獄」,蘇聯人的探索精神確實值得敬佩,不管怎麼說,地球的「地下」確實是蘊藏了無數的寶藏,值得人類去勘探,蘇聯人挖的「大坑」也確實創造了奇蹟。
本文參考資料:《自然科學探索》,《美蘇冷戰》,《百度百科相關詞條——俄羅斯米爾納大坑,美蘇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