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午後,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南下的寒潮已經將我國中東部的大部分水汽都吹到了海上,在我國東部和南部海區形成了大範圍的冷雲區,同時中東部的晴空區再次擴大,長江中下遊多地轉為晴朗乾冷狀態。
但在這當中,我國冷雲覆蓋下的西南、華南等地今天則出現了強烈的陰冷或溼冷天氣,甚至部分地區還在飄雪——比如我國東南沿海的臺灣省,在寒潮大舉南下之下,今天台灣不少地方氣溫驟降的同時還出現降雪,個別地方雪還下得很大,達到了暴雪級別,網友拍攝的照片顯示地面已經出現了相當明顯的積雪。
比如位於臺北都市區近郊的著名景點,陽明山國家公園今天出現了相當明顯的降雪,從景區內的實時監控相機上看,景區內雪花飄舞,地面上已經出現了大量積雪,因此雖然天氣嚴寒又下雪,但仍有不少遊客前來賞雪。
這樣一來,這個冬天我國下雪的34個省級行政單位中僅剩下香港、澳門和海南沒有下過雪,廣東廣西福建都已經下過雪,實際上,大範圍的省級行政單位就只有海南省還沒下過雪了。那也有的網友要問:寒潮這麼厲害,海南什麼時候下個雪看看?
1月8日廣東北部多地出現降雪
海南緯度偏低,又是島嶼結構被海水包圍,有海洋調節效應,寒潮到海南威力都要大打折扣,自建國以來,海南氣象記錄中都未記錄到降雪天氣出現,即便是像2016年1月世紀寒潮這樣的強烈寒潮,讓廣東珠三角都下雪,海南也並沒有下雪,這次的年末寒潮自然是也無法讓海南下雪。
但在歷史上,海南是下過雪,實際上海南上一次紀錄下雪應該是一百多年前的1893年1月,當時不完整的氣象記錄中仍然記錄下了東亞普遍遭受了一次強寒潮侵襲,造成大範圍大雪、冰凍及低溫,危害相當嚴重。中國有記載冰凍甚至波及到了海南和港澳。比如在香港天文臺的記錄中,1893年1月18日早晨香港天文臺的溫度降至0.0度,是自1884年開始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此後該低溫紀錄從未被打破,而一些海拔更高的地方氣溫則低於零度,根據當時的目擊報告,16 及 17 日香港山頂有顯著的結冰現象,雖然香港天文臺當時並沒有觀測到降雪,但是當時的首任香港天文臺臺長在他的報告中指出山上似乎被雪和白霜所覆蓋。
當時的廣東福建海南雖沒有專業的現代氣象觀測設施,但當時的文字記錄普遍顯示了寒潮的威力,比如廣州,1893年1月廣州出現連日大雪,平地積雪接近10釐米。東莞詩人何鯤曾詩云「……乙未臘月廿一夜,打窗淅瀝隨風下,千門萬戶敞凌晨,青年皓首群相訝。初疑羅浮春已催,千樹萬樹梅花開,又疑五月木棉熟,南海廟前飛雪來。子夜飄搖日中止,鴛瓦平溝屐沒齒。兒童戲弄範以模,手掬瑤璠仙門裡。人盡冰銜在玉堂,蠣牆龍戶生輝光,沉香浦凍珠成海,白雲山擁玉為岡……」描繪了珠三角下雪時的景色,當時廣州在寒潮期間還觀測到非官方的-5.0度,現代氣象學家估計大約-3度左右。《增城縣誌》一書中則記載「夜寒大雨,著處凝結成冰,塊大逾尋丈,草木皆枯,牲畜多凍死」。福建廈門則有文字記錄指出1893年1月15日同安山區大雪,至二十九日早仍雨雪霏霏如棉絮,地上如鋪白氈,坑澗皆平,廈門島也出現了雨雪天氣。
而海南的文字記錄中則顯示,1893年1月14日,海南海口瓊山「微雪」,足見1893年1月這次寒潮之強,這也是最近的一次海南可靠的降雪紀錄。雖然說不少海南人期盼看雪,但如果這樣的寒潮出現,那天氣肯定是相當異常的。別忘了,寒潮也是氣象災害的一種,雖然現在我們已經有足夠禦寒的衣物被褥,有密封的住所,還有更加完善的能源供應系統,讓大家在嚴寒天氣中能夠取暖,但即便如此,昨天晚上,上海乃至整個江浙滬的電力負荷都創了歷史新高或在歷史新高附近,電力系統如此,其他系統負荷也很大,整個城市壓力是非常大的,當然,這種極端的寒潮重現期也非常長,一百多年來也沒有這樣的寒潮出現。因此,海南人真想看雪,不如去雪更大更多的地方看。
來自NOAA的再分析數據,1893年1月18日寒潮期間,東亞多地極為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