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3日訊 打造泗水地瓜品牌,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為進一步加快泗水縣甘薯產業集群發展,加快推進「一縣一業」建設進程,提高「泗水地瓜」區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認可度,9月22日,第二屆中國(泗水)甘薯產業發展大會在泗水隆重舉行。
此次會議由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委員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泗水縣人民政府主辦。
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項目處處長張新明為大會致辭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糧油處副處長張振為大會致辭
泗水縣委副書記、縣長趙鑫為大會致辭
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馬代夫,山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慶美,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李強,深圳市壹伍玖叄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則延,山東壹畝地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朝麗,分別作了甘薯品牌建設與優質高效、一縣一業(泗水)甘薯產業發展思路、加快優質綠色甘薯品種推廣應用,助力鄉村振興、中國鮮薯全產業鏈一盤棋布局與運作、何做好甘薯品牌營銷學術演講。
會議期間,舉行了「泗水杯」甘薯新品種大獎賽頒獎儀式。由山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王慶美研究員選育的濟薯26號獲得了大獎賽一等獎。
當天下午,與會人員先後到苗館鎮、楊柳鎮、經濟開發區現場觀摩了國家甘薯新品種展示田、地瓜小鎮、國家甘薯高科技產業園。
當天晚上,舉辦了泗水地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
甘薯產業的發展,歷來被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尤其是近幾年,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發揮泗水水質、土壤、空氣零汙染和農產品綠色健康遠近聞名的優勢,積極探尋生態綠色發展之路,確立大力發展生態食品產業,打造「綠色有機農業示範地」的戰略定位,將甘薯產業發展推向一個新高度,在政策資金等諸多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此,泗水甘薯產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
目前,泗水是國家甘薯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區,常年種植甘薯面積15萬畝,帶動周邊種植面積60萬畝。「三品一標」認證佔比63.5%,甘薯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覆蓋82%以上,發展方式「綠」色高效,質量高、品牌響;初步形成集「種苗繁育、綠色種植、保鮮儲存、精深加工、品牌營銷、文化休閒」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全縣甘薯加工企業達30家,其中省級技術中心1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市級6家。泗水縣抓住機遇,打造特色鮮明的倉儲、物流與電商發展「泗水模式」,大力發展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
泗水縣先後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是甘薯澱粉(粉條)國家標準的制訂單位,擁有「濟薯25」「濟紫薯1號」甘薯品種全國獨家授權。縣政府與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書》,共建「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研發基地」。2019年,該縣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成為省級現代農業甘薯產業園創建單位。創建工作中,圍繞「一年有起色、三年見成效、五年成體系」的目標,致力於打造全國品類最全的甘薯健康種苗繁育基地,全國最有影響力的甘薯全產業鏈產品加工集散中心,國際甘薯科技要素集聚高地,貧困山區鄉村產業振興「齊魯樣板」。目前,園區擁有各類企業116家,其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7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46個,農民參加合作社的比例達到86%,園區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縣平均水平高出3000餘元。
長期以來,泗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甘薯產業的發展,出臺了支持甘薯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甘薯產業技術體系與縣內相關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均有良好合作的基礎,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多次組織專家來泗水縣開展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對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的工作高度的認可,引導了全縣甘薯產業、乃至國家甘薯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們希望體系更多的新品種、新技術在這兒落地生根,成為體系成果轉移轉化中心。
閃電新聞記者 張曉明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