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的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為了達到扼制對方的目的,爭先恐後的製造了大量的核彈頭。雖然在雙方的極力控制之下,這些核彈頭直到最後也沒有被派上用場,但是人類也在被毀滅的邊緣整整徘徊了十餘年。如今距離冷戰結束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但是在冷戰時期建造的核彈頭,卻出現了大問題。據聯合國的最新的報告中,美軍在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核廢料,目前存在著向太平洋洩露的嚴重風險。美軍在馬紹爾群島的存放核廢料的石棺,被定期前往該島嶼的檢查小組發現出了裂縫。一旦有颱風襲擊這座島嶼,存放核廢料的石棺將被摧毀,裡面的核廢料會大量的湧入太平洋。
馬紹爾群島陸地面積181.3平方公裡,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213.1萬平方公裡。位於中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地區,由29個環礁島群和五個小島共1225個島礁組成。根據與美國協議,馬紹爾群島國防由美國負責。也正是因為如此,馬紹爾群島就成為了美軍在二戰之後的核武器試驗基地。而冷戰結束之後,馬紹爾群島附近的島礁,則成為了美軍試射洲際飛彈的專門場所。
此次聯合國之所以公開報導馬紹爾群島上核廢料存儲設施的最新狀況,就是因為擔心會出現類似福島核電站事故的風險。核廢料一旦洩露,將會對周邊的土地造成近乎難以逆轉的傷害,其中對人類最大的傷害就是核輻射。輻射中的放射性物質可以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體內,引起內輻射。Y輻射可穿透一定距離被機體吸收,使人受到外照射傷害。放射性物質的衰變中產生電離輻射,可以破壞人體組織裡分子和原子之間的化學鍵,造成無法修復的損傷,最常見的危害就是細胞癌變,同時這種輻射還會影響到基因層面,一代代的遺傳到後輩子孫的身上。一旦核廢料被洩露到太平洋,這些有毒物質將會隨著洋流蔓延到整片海域,造成的危害遠遠高於陸上。
而美國卻對此置之不理,因為洩露地點和美國海岸線相距太遠。但是鄰近的確有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日本等多個太平洋盟友。因此當聯合國就此事進行通報之後,這些國家的代表已經向白宮去電,質問美方為何不去進行修繕工作。有軍事專家認為,白宮這種絲毫不顧及盟友的行為,正在不斷觸碰各國的底線,美國最終必定會成為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