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古人會用哪些方法在夜晚照明取光呢?宋代的可節省一半能源

2020-11-29 車釐子趣談歷史心理

靜心留意四周的生活,在瞬息萬變的當代,似乎在任何地方都很難忍受沒有電的時刻,世界仿佛靜止,人也失去了前進的方向般焦躁不安。電給現代人帶來不少便利,同時也推動經濟的高速發展,那麼在古代呢?古人究竟是如何度過漆黑一片的夜晚呢?

現代人尚有晚間娛樂,難不成古人就會天一黑只能乖乖睡覺?他們有沒有動用過什麼方法在夜間取光照明呢?

答案是有的。不同朝代的古人採用的照明方式也是不太一樣。

在漢以前,古人所使用最早的燈,應該非火把莫屬。那會的人們使用柴禾作為燈燭,以「舉火」代表電燈。發展至漢代,用麻、木蓼、胡麻或者脂膏等作為燭心,獲取光源,而不再是單純停留於靠劈柴,聚成火把度過黑夜。

約在戰國時期,「油燈」也問世了,但最初還沒有普及,往往都有富貴人家才有機會享受的待遇,畢竟那會的油燈的油用的是動物油,來源極其有限,再加些香料,價格就更為昂貴,但不管怎麼說,這油燈的出現,從此照亮往後朝代的漫漫黑夜。

直到魏晉時期,普通老百姓家中使用的照明設施,一般是傳統的老方法。那會已經有蠟燭的問世,考慮到輕便易於攜帶,不少豪奢子弟都是燃燭達旦,而不是點油燈。另外,據相關史料記載,在那時候,植物油也已經可以成為點燃油燈的材料,分別由烏桕油、菜籽油、亞麻籽油、棉籽油和胡麻子油等等,老百姓們幾乎都能用上不再是奢侈品的油燈。

在宋朝,一種「省油燈」被發明,它的製造材料一般是銅、鐵、錫,燈的底下還有個盤子託著,中間還有一根柱子立著,盛油的燈盞則放在柱子頂端。燈用的時間一長,熱油就容易蒸發乾掉,這時候只需要在盞內放上冷水冷卻,盞不熱的情況下,油也不會那麼快揮發,這樣就能省油,足足可以使能源節省一半!

歷代古人還真充滿創造智慧,能夠讓黑夜充滿光明,享受美好的分分秒秒,做有意義的事!

(所有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鑽木取火,取光藏煙:古人想過夜生活,都想出哪些「鬼點子」?
    《齊民要術》卷三中記載:「荏蓼第三十六」云:「荏子秋末成…… 收子壓取油,可以煮餅。」《西湖老人繁盛錄》中記載:「慶元間,油錢每斤不過一百會。」據北魏時期的記載,可知在南北朝時,古人已經將農作物作為榨油原料,提煉出植物油脂。
  • 古代的夜晚也會燈火通明嗎?那麼古人都用什麼照明?
    電的發明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尤其是照亮了夜晚的黑暗,可以讓我們永遠處在光明之中。生活在現代,只要我們願意做就可以照亮世界上任何一處黑暗,而如果是生活在古代?我們還能照亮每一處黑暗嗎?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古人是用什麼來照明的?
  • 古人的取火方法有哪些?
    但是總有意外的時候,如果這種經驗古代人沒有打火機或火柴,這些東西他們怎麼生火呢?大家最熟知的當然還是鑽木取火了,但是這種方法其實不太常用,它非常的麻煩複雜而且耗時也會非常長。除了鑽木取火古人還有其他的生活方式,在我國的周代就有記載用太陽光來取火,面向太陽使用工具,直接用光採取火的方法,這種取火的工具因為靠太陽取火,所以被稱為陽燧因為是金屬製成的,也被稱之為陽燧。這種陽燧一般做成碟子或者小杯的形狀,可以隨身佩戴非常方便,陽燧一直到了清代依然還在,有人使用,只是陽燧受天氣限制比較嚴重,夜晚不能取,陰天下雨也不能使用。
  • 古時候沒有電燈,人們夜晚用什麼來照明?
    這一切都是電燈的功勞,從特斯拉發現交流電以及愛迪生發明電燈開始,我們的夜晚就不再黑暗。但是在這兩樣東西出現之前,我們的古人是用什麼東西來照明的呢?一開始,原始人類是用篝火、火把等取暖照明,火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之一。再之後,古人發明了油燈來進行照明,《楚辭·招魂》中說:「蘭膏明燭,華鐙錯些。」其中的「鐙」即為「燈」,也就是當時所使用的油燈。
  • 沒有電的時代,用不起油燈和蠟燭,窮人夜晚用什麼照明?
    燭之起源燃薪為燭:薪,柴火也,應該算最遠古的照明方法。遠在周代以前,人類燃燒薪柴,作為照明之用。薪柴,古代稱「荊燋」,或稱「燭」。春秋時,晏子在齊景公處飲酒,天色漸漸暗下來了,景公回頭對侍者說: 「具火」,這裡的「火」,即「燭」。直到漢魏以後,才有「燈燭」這個照明專用名字,而屋外仍燃薪為燭。
  • 3顆人造月亮即將升空,代替路燈照明,每年節省電費12億
    眾所周知,地球是一個不透明不發光的球體,且時時刻刻都處於自轉中,所以太陽光在一個時間內只照射得到地球的一半,因此,在地球上,總是有一半處於白天一半處於黑夜。每當夜幕降臨,「值班」一整天的太陽公公就會下山,月亮和星星就會接著出來「交班」。
  • 沒有電的古代,古人如何度過漫長的夜晚?你都無法想像
    那麼在沒有電的古代,太陽下山後,古人們一般都幹啥呢古人如何度過漫長的夜晚?沒有電的古代,古人如何度過漫長的夜晚?你都無法想像古代太陽落山的時候,整個世界都黑了。人們不得不回家自己睡覺。所以當人們注意日出和日落時,雖然可以用燃油蠟燭照亮,但是當時這些東西都是稀有的東西。黑夜之後,窮人早睡,富人蠟燭照明,古人還有夜生活。傍晚,妓院,歌劇院等娛樂場所閃閃發光。
  • 讓夜晚回歸夜晚的樣子,和過度照明說「NO」
    Roger Ekirch在2005年出版的著作《一天的終結:過去的夜晚》闡明了歷史上幾乎所有文明如何將黑暗與邪惡聯繫在一起。這種認識仍然存在,儘管大多數暴力犯罪行為是在白天實施的,即使在犯罪率歷史最低的城市也是如此。打擊反社會行為的自然本能是用路燈,前大燈,手電筒,泛光燈將其淹沒。根據這種廣泛共識,帶來誤導性的假設,認為在照明方面,更多必然更好,於是我們的城市一直被過度照明。
  • 光是藝術的生命,光是夜晚的建築師,光為城市景觀照明增光添彩
    光是藝術的生命,光是夜晚的建築師,光環境的設計絕不應當局限於滿足照度標準這個水平上。光有明亮,舒適和具有藝術感染力三個層次,在每個層次上燈光設計師都能發揮主導作用。為了優化創作,建築設計和規劃師應當主動地了解光,體察光,運用光,積極參與光環境的設計,從方案構思到施工圖完成,全過程地把光融入到設計和規劃的創作中,為城市景觀照明增「光」添「彩」。燈光環境的內涵很廣,通常指的是由光(照度水平和分布,照明的形式)與顏色(色調、顏色分布、顏色顯示)在環境空間建立與形狀有關的生理和心理環境。
  • 古代「取火」方式有哪些?古人第一次看見火,是什麼反應?
    如今火的產生如此便捷,火的使用遍及生活的各個角落,大部分的人們對火熟視無睹,不會去對火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世界上的第一把火究竟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又是怎樣誕生的,人類對於從未見過的火又是怎樣的反應呢?要說到火的最早記錄,那就得說到100多萬年的元謀人到50萬年前的北京人,他們都留下了用過火的痕跡,那麼原始人是如何使火產生的?
  • 古人祈雨花樣多:鰻魚之形,似水如龍,談談宋代為何以鰻祈雨
    也就是說,古人認為女性與土地雨水有神秘聯繫,而巫可與神對話,那么女巫天旱祈雨更可成功,現在看來實在悲哀;而且古人認為天憐尪疾之人,認為雨會灌進他們的鼻孔,所以就將他們焚燒祭天,天便會下雨。自古帝王也有自焚自暴祭天求雨之事,商湯執政期間,遭大旱,決自焚求雨;春秋戰國,齊國大旱,齊景公聽晏子勸告,在田野暴曬幾日,以求降雨。
  • 現在的夜晚燈火通明,古代照明用什麼?不要只知道蠟燭
    那麼問題來了,現代照明用電,古代用什麼呢?不要只知道蠟燭!蠟燭,也是明火。人類對明火的使用,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在祖先進化的過程中,漸漸發現火不僅可以抵禦野獸,用火烤好的食物還很好吃,更重要的是火可以驅散夜晚的黑暗。最開始,人類只能利用大自然(閃電、太陽高溫)賜予的火種,再到後來人類漸漸掌握了人工取火。
  • 沒有電的古代,古人如何度過漫長的夜晚
    古人會玩兒在沒有電的古代,太陽下山後,天地間一片漆黑,古人們一般都幹啥呢?若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那古人無心睡眠的漫漫長夜,他們是怎麼打發的呢?入夜之後,窮人早睡,富人還可以用蠟燭油燈照明,許多古人也有夜生活。
  • 在我國古代,石油除了能照明,還有哪些奇特功用呢?
    白者氣較輕,光較明。」 由上可知,我國古代人民,用石油照明,自漢至清(代)歷時兩千多年。 以草拖引,煎過,土人多用以點燈。」濁者即黏稠性的石油,用作車輪輪軸的潤滑劑和器具的防腐塗料。酈道元在《水經注》卷三中說:石油「膏車及水碓缸甚佳」。唐李吉甫著《元和郡縣誌》卷四十裡亦說,古玉門縣的石油,人們「以草盝取用,塗鴟夷酒囊及膏車」。明人方以智撰《物理小識》(卷二)還述道:石油如脂膏,「人取燃燈,或作油漆用」。堅結的石油即瀝青,用於修補酒醋缸的裂縫滲漏,效果超過油灰。
  • 古人不僅挖到石油,而且用在那些方面,讓人眼前一亮!
    所以有一萬種可能,古人也曾經發現了石油,翻閱資料後果然發現,古人不僅發現了石油,而且變著花樣用。中國歷史上,最早發現石油竟然是西周時期,《易經》中記載「澤中有火」「上火下澤」。西漢時期,陝北地區的人們就已經開始開採石油,用來取火併代替了木材一類的廢料,畢竟石油不僅易於攜帶,而且便於使用。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種奇怪的水終於有自己的名字了——「石漆」。
  • 科學家:每年節省12億
    而科學家們又有新的突破了,掌握了一種新的技術,可以改變夜晚的環境。未來城市的耗電就會被大大減少,到底是什麼技術呢?未來這個衛星,就可以代替月亮向我們的城市投送光芒,可以大大減少夜晚城市路燈的耗電,對能源是一個不少的節省。
  • 戶外泛光照明亮化設計常被遺忘的注意事項
    戶外泛光照明作為城市亮化照明基本建設的重要流程,一般都是結合城市歷史人文、地區特點、自然風光等元素,肩負著提高城市形象、地區知名度和城市吸引力的義務。戶外泛光照明的地區不但是客流量集聚的地區,更意味著著城市的名片。那麼,在對城市採取亮化設計時,應當注意的事項都有哪些呢?
  • 古人取火簡單嗎?看似平常的方法,竟然都是經典物理實驗
    火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可是至關重要的生活元素,不僅白天可以做飯,晚上能夠照明,而且冬天還能取暖,在野外過夜的時候,可以防止猛獸的侵害,真是一天也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不過,火雖然能給生活帶來便利,但也是容易釀成火災的危險隱患。所以古代人對取火的方式是很重視的,不僅需要安全,更需要便利。
  • 建築立面泛光照明需遵循哪些設計原則?
    建築泛光照明通常是指建築物的立面照明,這類照明不僅能夠使建築物在夜晚呈現出更美的姿態,還能給城市帶來色彩。泛光照明工程的效果,不僅取決於泛光燈具和建築物表面材質,還取決於設計人員的構思、經驗、藝術底蘊和欣賞能力。
  • 雷士照明 專注教育照明解決方案,雷士用光守護校園
    教育乃國之根本,少年乃國之未來,直接影響青少年視力健康和學習效果的學校光環境,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重視。那麼教育照明需要考慮哪些因素,才能為莘莘學子們提供舒適優質的視看環境呢?在教育照明的路上,雷士孜孜不倦,持續創新,以高品質的產品及健康照明解決方案躬耕專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