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錚錚!還記得10年前怒懟柴靜的丁仲禮嗎?他上了美國黑名單

2020-12-26 繆老師妙筆生花

丁仲禮院士,1957年出生於浙江紹興,48歲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0年前的2010年,因為與柴靜在訪談節目中的「爭執」為我們所熟知。2020年12月7日,他正式登上了美國的「黑名單」。

丁仲禮1982年從浙江大學地質系地球化學專業本科畢業,此後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讀研,並於1988年拿到博士學位。2005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2018年之前擔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如今,美國宣布制裁14名中國官員,他的名字赫然在列。

你還記得他為什麼在10年前怒懟柴靜嗎?你知道他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眾多看法嗎?曾經由他擔任校長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如今發展的怎麼樣?讓繆老師陪你說幾句吧。

一、丁仲禮的名場面

說起丁院士,在公眾印象中,他與記者柴靜在央視《面對面》欄目當中的一番談話,算是一段「名場面」。

200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當時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提出的多份減少排放的方案,被很多發展中國家質疑,其中就包括中國。當時,丁仲禮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也參加了那次會議。

在節目當中,丁仲禮提出了自己對於發達國家「減少排放」方案的看法。他認為,通過這種方案,發達國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比非發達國家擁有更多的人均排放權。長此以往,發展中國家無法與發達國家進行競爭,更沒有辦法在經濟上超越發達國家。客觀上拉大了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

根據丁仲禮的計算,按照中國當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速度,我們的碳排放空間只能支撐大約十年的時間。如果碳排放指標不夠,就需要花錢去買。由此,他提出了一個問題:「從2020年以後,中國每年花1萬億人民幣去買二氧化碳排放權,你會怎麼想?你覺得公平不公平?」

柴靜當時也提出了問題:「如果按照人均碳排放來計算,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均碳排放乘以人口基數,這個數字將相當驚人」。丁仲禮當時的回覆是:「那我就要問你了,中國人是不是人?為什麼同樣是人,中國人就應該少排放?」

在很多人眼裡,丁仲禮的這個回復直指問題核心。雖然採訪發生在十年前,但這段名場面依然不時被我們翻出來細細咀嚼和品味。

二、中國科學院大學現狀

丁仲禮院士在擔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期間,做了很多實事。在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之後,實行了小班制、導師制、學分制、三段式等綜合培養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中國科學院大學脫胎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擁有中國科學院豐富的師資和硬體資源,在基礎理學方面的綜合實力不亞於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系統科學、生態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資源與環境、環境科學與工程、水產和藥學全部排在A+。

三、丁仲禮的教育觀

與上面繆老師所講的那一段家喻戶曉的電視節目名場面不同,丁仲禮對於我國高等教育的貢獻很少有人知道。

他提出過「目前中國的科研評價體系需要改變」。

他提出過「我們的科研經費應該向一線和年輕的科研人員傾斜」。

他提出過「社會需要更多的研究生」。

丁仲禮認為,我們目前的科學評價體系就像是計工分,按照工分把你劃分一個等級,讓你的收入與這個等級掛鈎。在我們的科學研究很落後的時候,使用這種方式還可以理解。要讓科研持續發展甚至騰飛,這種評價體系就不能用。

看看時下充斥在網際網路上的科研人員對於目前評價體系的各種吐槽,就知道多年前丁仲禮的提法其實並沒有過時。我們現在的科研評價體系,包括整個高等教育,乃至基礎教育的評價體系,都已經沿用了很多年。想要在科研上有所突破,刺激年輕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產出更多領先世界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是必須要變革的。

丁仲禮認為,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碩士生、博士生收入太低,應該讓他們更多地參與到科學研究工作當中來,讓科研經費從「向物看齊」轉變為「向人看齊」。

縱觀國內研究生階段的教育,有相當比例的研究生,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很低。有不少對科研毫無興趣的人,想通過提升學歷增加自己的就業競爭力,他們並不幸福。同時有很多對科研滿懷熱情的人,卻因為科學研究工作晉級難、收入低,而紛紛打起了退堂鼓,他們也不幸福。研究生最主要的就業路徑無非是做科研和走應用。現狀是什麼?前者代表著「窮和窄」,後者才代表著「賺和寬」。

丁仲禮認為,美國擁有著世界最發達的高等教育,留下了世界各國大量的高端人才。它的信息產業、生物產業、人工智慧產業都是建築在這個基礎之上的。而我們的研究生教育還不夠。讓更多有才華、有想法的年輕人有機會接受到更專業的、更高層次的教育,才能形成國家競爭力。

11年前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丁仲禮曾經批駁過發達國家提出的方案,他說:「如果這些方案成為了國際協議,那將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平等條約,在道德上是邪惡的。」

11年過去了,有人說,美國的制裁名單讓我們明白,誰才是中國的「無雙國士」。對此,你怎麼看?丁仲禮院士算不算「無雙國士」?你認為還有哪些人當得起「無雙國士」的稱號?來評論區聊聊吧。

為你帶來教育觀點,幫你規劃升學路徑。點擊頭像關注我,精彩不容錯過。

相關焦點

  • 怒懟柴靜「中國人是不是人」的丁仲禮院士被美國制裁:校長好棒!
    在這14位被制裁的人大副委員長中,有一位被大家所熟知: 他就是丁仲禮院士——我的老校長! 丁校長之所以為大家所熟知,是因為他當年接受柴靜採訪時,怒懟柴靜: 「中國人是不是人?」 如果你能耐著性子看完這段採訪,你就會理解丁校長為何會憤怒的反問柴靜: 「中國人是不是人?」 我們央視的大記者呀,屁股死死地坐在西方人的立場,質問我們的科學家,你們為什麼不按照美國人的要求辦?為什麼不配合美國人?
  • 中國院士上美國黑名單!警惕,別讓伊朗科學家的厄運在國內重演
    中國2位頂級院士上美國「黑名單」!近年來,美國為了遏制我國科技發展,一直小動作不斷,從制裁中興、華為等專心科研的企業到把我國13所高校列入『黑名單』,如今更是宣布制裁我國2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要把我國正在崛起的科學事業扼殺在搖籃中。今天,霸姐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兩位科學大拿、國之棟梁。
  • 被美國「制裁」的丁院士,才代表真正的中國脊梁
    那一次,丁仲禮趴在病床上整整5個星期就不要報考國科大」怒懟柴靜讓他在氣候變化的問題上有著更加深刻的見解《面對面》節目採訪在節目上,他與主持人柴靜都代表了中國最先進了技術和科研而這一次被美國財政部制裁的丁仲禮院士
  • 繼黃渤怒懟蔡康永馬騎人,黃耀慶怒懟「為什麼是半個」
    導讀:謝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來閱讀「繼黃渤怒懟蔡康永馬騎人,黃耀慶怒懟」為什麼是半個」這篇文章,喜歡請點讚、分享及關注,小編會持續更新。黃渤老師大家應該都再熟悉不過了,雖然上天沒有給他一個帥氣的臉龐,卻給了他一個聰慧的大腦,看{極限挑戰}的人都應該知道,在裡面他有一個外號「壞叔叔」,這可不是白叫的,一般人要是想套路他,往往都是會反套路,黃老師一般是不吃氣的,反應能力極強,記得一次在臺灣做節目,他和蔡康永怒懟起來了,蔡康永說:「這是我家,不是你家」,黃渤老師說:「都是人騎馬,哪有馬騎人的」,當時我這看節目的相當激動
  • 怒懟D&G辱華廣告的美國小哥更新啦 這次炮轟《紐約時報》
    還記得那位因「秒對秒diss Dolce&Gabbana辱華視頻」走紅的YouTube網紅「火鍋大王」嗎?這位本名內森·裡奇(Nathan Rich)的小哥是一位長期生活在中國的美國人,從事電影特效製作,其企業還參與了《流浪地球》的部分特效製作。
  • 女子在地鐵內扔瓜子殼,還用英文回懟勸阻者!網友怒了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廣州地鐵四號線上,一名女子在車廂內吃瓜子亂扔瓜子殼,經旁人提醒後,她用英文回懟勸阻者。據目擊者@Tusedad 稱,事件發生在10月31日下午廣州地鐵四號線上,在大學城北站到萬勝圍站之間。
  • 川普怒懟鮑威爾,自揭老底:「洗衣粉」實錘了!
    美國國防部長公開反對出動軍隊應對抗議,甚至還宣布撤出部署在華盛頓的士兵,面對越來越多的批評和抗議浪潮,川普也不得不發聲宣布不會派軍隊,並且下令美國國民警衛隊開始從華盛頓特區撤出。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川普本來想著高高興興的連任,但是萬萬沒想到現在出了岔子,許多前任和現任的官員、軍方人士甚至前幾任總統都出來指責他濫用權力瞎指揮。面對危機,川普發揮了他的優勢——「推特治國平天下」,來反擊批評,爭取選票。
  • 周立波發「諄諄教誨」怒懟黑粉,言語犀利,似與唐爽事件相關?
    9月1日,周立波突然在社交平臺上發文怒懟黑粉,言語也是字字犀利,讓「黑子們」不要輕易相信實錘,要學會做一個聰明人。其實這也不是周立波第一次這樣口無遮攔了,之前他在一檔節目上戲仿趙本山的小品,而他卻在其中有意暗諷小品很低俗。
  • 柴靜對話羅永浩
    然後查了半天,集中在幾條意見上,其實主要就兩條,第一條認為我們封皮設計的不好,從美術的角度設計的不好,大家覺得設計的怎麼樣?實際上這個確實設計的好,我覺得很多人認為這個設計的不好,這個數量還不少,我覺得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國家整體的國民審美水平還有很大的改進餘地。這個實際上設計的是非常講究的一本書,坦率的講是我們抄襲了一個美國著名設計師Patrice Sheridan的獲獎作品。
  • 黃秋生無腦誣陷鍾南山,臺灣歌手怒懟黃秋生,我是獸醫罵你是對症下藥
    最近黃秋生又公開發言,怒懟醫療專家鍾南山,這一次黃秋生真的惹眾怒了。除此之外,他還指責鍾老的行為不是尋找科學事實,而且玩弄話術,不僅學術水平不好,人格上面也有問題。結果黃秋生他就來了一句「有證據不一定於武漢嗎?既然不一定於武漢,亦不一定不是源於武漢,在沒有確實證據前,這樣的觀點是武斷的」,非常可笑。這就好比一個好人,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不能說他是壞人,到了黃秋生那,就變成了既然不一定是壞人,也不一定不是壞人,所以可以叫他「壞人」。又好比你黃秋生不一定是XX,也不一定不是XX,所以是可以叫XX的?
  • 用事實怒懟美國名嘴,直言:笑死我了
    用事實怒懟美國名嘴,直言:笑死我了北京時間9月18日,目前NBA西部決賽已經成為定局,備受青睞的快船在喬治和倫納德的帶領下,竟然以3-1的大優勢被掘金逆轉。作為美國名嘴主持人的史蒂芬-A-史密斯在節目中,用霍華德來評價喬治,並且表示喬治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霍華德。
  • 大族雷射董事長怒懟央視記者 誰給他的勇氣?
    ,你有什麼資格問我」8月1日下午,一段大族雷射董事長高雲峰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怒懟記者的視頻,將大族雷射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隨後當天下午,大族雷射就收到了深圳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在8月1日深夜,大族雷射又發布了關於公司回應相關媒體過程中不當言論的致歉公告。
  • 員工怒懟,很是霸氣
    大家好,我是小鄧,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記得點下屏幕右上方,關注下我,我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些職場上的東西,希望能幫助大家,感謝大家關注!今天我們來談一個在休息日接領導電話的問題!一、遭老闆怒懟小芳雖然很介意這些,但俗話說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為了生存,小芳只能向現實低頭,只能一直忍著,當她習慣公司的節奏後也就不當回事兒了。然而近段時間來發生的事情讓小芳非常抓狂。
  • 《明日之子4》選手張暘怒懟節目組,疑似節目賽制不公,厚此薄彼
    #明日之子4#5日,《明日之子4》站姐發聲,稱被節目組工作人員暴力對待,並發了一則錄音,錄音中選手張暘怒懟節目工作人員,一時間「張暘」的名字還掛上了熱搜。以下是張暘的錄音:「我們沒說過嗎?從來沒提過嗎?我們反覆說反覆說克制克制音樂為主,到底有人認真聽過我們三個哪怕任何一個人說話嗎?你說不行他憋著,他憋著,幾個人TM三個大老爺們兒xxx四天?不用負任何責任是嗎?還理直氣壯,你們怎麼突然這麼低落?我們怎麼突然這麼低落?還不是陪你們玩過家家嗎?你看把小智玩成什麼樣子了!」「給楊潤澤剪他的那一part,我都哭了我都沒讓他們發現。
  • 柴靜:喜歡做新聞背後的人 我幸好沒對生命就範
    若干年後,散去的聽眾仍記得那個清冷的開場白:「我是柴靜。火柴的柴,安靜的靜。」柴靜至今還記得有聽眾給她寫信,一個湖南大學的女孩說,有一天自己去打水,邊走邊聽柴靜的節目,發現平時特別討厭的一個女孩也在聽。那一瞬,女孩忽然理解:原來每個人都有相似的部分。柴靜想,她應該抓住的,是不是就是這個相似的部分?
  • 小夥相親失敗差評餐廳,老闆貼海報怒懟
    氣憤的小夥就將怒氣撒在店家身上給了店家差評,沒想到老闆竟然貼出海報怒懟,引網友紛紛叫好。事情是這樣的,這個小夥通過熟人介紹來見相親女生,於是就請這個女生一起吃了晚飯,因為第一次吃飯心想不用吃太好於是就去店裡點了兩道特價菜,結果姑娘認為小夥太摳門於是拒絕了交往。
  • 又一華人科學家離開美國,比爾蓋茨「怒懟」川普:愚蠢的決定!
    此前,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的離職回國,就讓美國創投界與科技界炸鍋,作為有才華有思想的天才,李開復的離開不僅會讓美國市場損失千億,也讓比爾蓋茨感到難過。回國後的李開復隨即創立了創新工場,開始自己在國內的事業發展。可這並不是華人科學家離開的第一步,前段時間一位叫沈向洋的華人天才也宣布,自己將辭去微軟副總裁一職,並於2020年2月1日正式離職。
  • 在韓發展泰國明星Lisa被網友怒懟,無辜躺槍,招惹誰了?
    最近一件事情讓Lisa很苦惱,那就是泰國許多網友在網上怒懟Lisa,弄得Lisa也非常尷尬。難道Lisa做了什麼錯事才導致泰國網友怒懟嗎?其實Lisa什麼事情都沒做,但終究避不開泰國網友的怒懟。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Lisa作為泰國明星,為了尋求事業的發展,到韓國去參加綜藝。而在去泰國之前Lisa在泰國就已經比較出名了,這樣一來Lisa就成為了公眾人物。
  • 被方舟子打假,柴靜從女神、公知變為群嘲對象,最後移居美國
    柴靜的節目受到了業內外的一致好評,好多人甚至將柴靜的節目當作教科書學習,認為她在節目中的每一句話都如此得體,讓人聽著舒服,將來的前途不可估量,很快就能成為央視一姐,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柴靜女神跌落神壇的速度如此之快。
  • 有誰還記得,他是46億票房電影的男主角?
    有誰還記得,他是46億票房電影的男主角?還記得《流浪地球》剛上映的時候,大家那是把屈楚蕭捧得高啊。畢竟這樣不走「小鮮肉」類型的男演員,不多了。在這之前,也有網友控訴屈楚蕭對自己使用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