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返回地球時,為何都要抬著走?這兩點原因或是關鍵!
人們總說太空人是國家的英雄,甚至是人類的英雄,因為他們為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不惜冒著危險前往太空執行任務。小時候,很多人認為成為一名太空人,進入太空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畢竟可以藉此目睹地球以外的星球、探索神秘的太空領域。至此,你是否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人類稱呼太空人為英雄,英雄這名角色是輕易就能擔任的嗎?你知道嗎?太空人上天之前,需要進行長時間的失重訓練和知識儲備。因為前往太空後,他要行意義非凡的事,完成太空訓練後,他還需要乘坐返回艙回到地球。 其實即便回到地球,此時的太空人也還未完成所有任務,人們必須對他進行一段時間的隔離。而後,太空人才能與家人團聚。
或許你會好奇,我們在銀屏上看到,太空人從太空回到地球後,他們在出艙時,無一例外的都需要別人攙扶。有些太空人在出來後,甚至需要使用輪椅或是被他人抬著走,這究竟是怎樣回事?這是因為太空人在太空停留期間不受地球引力的影響,該過程中,他們不需要用自己的雙腳支持自身的重量,鑑於太空人在太空待的時間過長,身體也就逐漸地適應了微重力環境,可能會出現肌肉萎縮、定位耐力下降等情況。
另一個原因是,從太空返回地球時,太空人的身體和心理無疑都是非常緊張、有著巨大壓力的。從而導致回到地面後,他們無法立即適應地球的重力作用,重新適應這一環境還需花費一定的時間,就像長期臥病在床的人突然可以下地走路般,貿然行動會讓他的生命面臨危險,為了保護剛執行完任務回來的太空人,故而不能讓太空人們立即自行活動。
如此看來,抬著走是一種保護措施,畢竟航天員在太空中往往要經歷一個星期到數個月的時間,身體會長期處在一個失重的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想要順利完成任務,需要面臨多方面的困難,就連吃飯、睡覺、行走,這些在地面上很自然的事,在太空中都會變得異常艱難。沒有重力,他們就像水中漂浮的魚,這意味著必須有一個支撐點加上外力,太空人才能行動。
事實上,除了體位耐力下降這些影響外,太空飛行還會影響太空人的身體健康,比如骨丟失、肌肉萎縮等。所以太空人回到地球後都要接受系統且專業的恢復調理,這個調理期一般分為隔離期、療養期和恢復期,時長約為4個月,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經過悉心的調理,太空人受到的一些身體損害也無法恢復。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隔離太空人,是因為太空中有諸多太空衣也無法隔絕的射線,一般來說,隔離的時間約為兩周,整個康復周期為兩個月,而後是3個月的療養,期間會儘量將他們的身體狀況恢復到上太空以前。倘若是女性太空人前往太空回到地球後,這說明她至少在3年的時間裡不允許懷孕,可見這份工作十分的不易。
可以說太空人這樣的重要級人物,不僅背負著研究太空的責任,他們所做的事同時也值得人類去敬佩,因為他們將人生中最美好、最強壯的時刻,都獻給了祖國的航天探索事業,對此,小夥們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