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汙幹管超期服役 蘭州城下埋巨大隱患
來源:央視財經
【一次水汙染,再次對我們進行全民「科普」,百度百科,我們知道苯是一種致癌物,而且具有「魔鬼」般的氣質——芳香氣味。而當蘭州水汙染悄然來襲,全民搶水上演的時候,我們忽然發現,這種甜味在我們心中竟然如此苦澀。當石油管網和輸水管網「糾纏」不清,水務廠和石化廠做慣了親密鄰居,一瓶乾淨的水離我們會有多遠?】4月11日,蘭州市政府發布官方消息,蘭州市自來水發生苯指標超標,全市啟動應急預案,全市部分地區停止供水,一時間這座240萬人口的城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經過持續四天的努力,4月14日7時開始,蘭州市宣布,全市自來水恢復正常供水,蘭州自來水汙染危機告一段落,然而,記者在對這起事件進行深入調查採訪後卻發現,這起事件的諸多謎團遠沒有解開,隱藏在事件背後的危機有的才剛剛浮出水面。
當汙染驟然來襲,搶水成為市民的本能選擇
4月11日下午兩點,蘭州市發布官方消息,當地水務公司檢出出廠水苯含量78微克每升,超過國家10微克每升的限制標準,全市啟動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市區降壓供水,部分地區停水,未來24小時,自來水不宜飲用。蘭州市立即引發搶水熱潮,而就在此之前,由於3月初蘭州也傳出水中有異味的傳聞,面對恐慌,一些政府工作人員還試圖進行解釋和控制。
政府工作人員:大家不要相信謠言,造謠,水好著呢。
11日下午四點,蘭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水汙染情況。搶購潮越演越烈,在市內的超市商場,都出現了排隊搶購的情況,人們甚至是幾十瓶幾十瓶搶購,很多超市純淨水貨架被一掃而空,晚來的消費者甚至根本買不到水。
售貨員:這個就剩一箱了 只有蘇打水了。
市民: 聽說水出現問題了,蘭州市的水。
記者:誰說的啊?
市民:我通過家屬,在城裡邊,打的電話,說的到處搶水呢 ,趕快讓我回到家,撈一點水。
面對搶購,連銷售人員都對記者的採訪表現出不耐煩,有些商家也趁機漲價。
在蘭州街頭,隨處可見市民大批量整箱購買瓶裝水,有媒體報導說,有的市民甚至到附近城市採購飲用水,持續的恐慌也讓市民們怨聲載道。
蘭州市颳起「搶水風暴」
與此同時,蘭州市在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後,持續發布自來水實時監測報告,11天當天就接連發布了四份報告,報告高效務實,11日晚23時的報告顯示,水務集團自來水廠泵房和蘭州市西固區、安寧區取樣點苯持續超標。蘭州市調動所有力量為市民集中定點供水,當地消防車也被調動,人們為了取水拿來了所有能用得上的容器,在這座黃河穿城而過的城市,人們第一次發覺,一瓶乾淨的水是如此寶貴。
4月12日,蘭州市政府發布告市民書,要求蘭州市部分城區市民打開自家水龍頭排水15至30分鐘,排出自來水管中苯超標的積存水,讓水管內形成自體清洗。當日,蘭州市還連續發布14份自來水實時監測公告,對市內居民的定時定點供水也在持續進行當中,在一些送水點,人們要排上一兩個小時等水,隊伍有的長達上百米。
12日晚18時,在緊急應對一天一夜以後,蘭州市對水質穩定的城關區,七裡河區解除應急措施,13日17時開始,對安寧區解除應急措施,停止應該拉運送水和瓶裝水灌裝水的免費發放。14日7時,對最後一個存在汙染風險的城區西固區解除應急措施,全市自來水全部恢復正常供水。
蘭州市政府新聞辦主任 王檸:從今天上午7點開始 對西固區解除應急措施,停止應急拉運送水和瓶裝水、罐裝水的免費發放,市民可以放心安全飲用自來水,截至今天上午七點全市已陸續解除應急措施,全市自來水全部恢復正常供水,經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及專家研判 全市自來水已穩定達到國家標準,預解除應急。
然而,雖然蘭州市官方宣布全市自來水全部恢復正常供水,但記者14號下午,在蘭州市自來水公司,也就是本次發生事故的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附近,依然拍下了這樣的畫面,當地街道工作人員正在組織人員,對當地常住人員、暫住人員免費發放瓶裝飲用水,對水質安全,民眾依然存有疑慮。
記者:下一步呢,準備吃這個礦泉水,吃到什麼時候?
市民:不知道。
一級水源地保護區周邊,化工廠林立, 油汙滲漏由來已久
苯是一種石油化工產品,公認的致癌物,無色,透明,長期大劑量吸入和皮膚接觸都會對人體的造血系統產生損害,苯中毒則容易引發白血病,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多,對於蘭州這次水汙染,當地政府定性為局部自來水苯指標超標事件,那麼本應該含在石油中的苯怎麼會進入自來水中的呢?
4月14號,記者來到了蘭州市西固區桃園村賈家堡,自來水出現苯汙染的現場就在這裡,眼前這條正在開挖的溝渠就是導致水汙染的關鍵節點,溝渠呈東西走向,連接的是蘭州市唯一的城市供水企業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的一分廠和二分廠,上面雜亂不堪,居民住房,管線密布,而根據蘭州市411局部自來水苯指標超標事件調查小組發布的初步調查結果,苯汙染就出現在這裡。
事故調查組副組長 鄭志強:爆炸事件一個是1987年12月8號上午8點50分,有一個叫「205」號罐體發生了物理爆破。當時這個罐體裡頭有90立方的渣油,那麼在事故處理的過程中,有34噸,因為當時的條件限制,沒有回收得完的,那麼就應該就滲入到地下去。然後呢,同樣是在這個地方,它過去叫原料動力廠,有個叫B-113的泵,它的總出口在2002年4月3號又發生了破裂著火,著火以後,也有渣油洩漏,但是呢,我們初步查閱有關資料的話,當時渣油洩漏的量,沒有明確的記載。究竟是多少,不像第一次34噸很明確,另外,當時消防的廢水,也一併滲入到地下去了,所以根據我們的判斷,這個主要是從那兩次事故中產生的油體長期積澱沉澱的這個地底下。
臨近自來水輸水溝,地下水含油
順著鄭志強所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在連接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一分廠和二分廠的這條溝渠,也就是自流溝的南側,不到二三十米就是一片罐體、管道林立的廠區,工廠門口戒備森嚴,甚至連記者從馬路外向廠區內拍攝都受到阻止,廠區門口名稱顯示,這裡是蘭州石化石油化工廠,鄭志強介紹說,蘭州市的供水公司,也就是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的前身成立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水源主要取自黃河,首先由威利雅集團下屬的一水廠進行第一次初步處理後,經過這條溝渠,也就是輸水自流溝,輸入到二水廠,經過精細化處理後,達到飲用水標準,最後再經過管網送到居民家中,這一次受汙染的區域出現在連接一水廠和二水廠之間的北線輸水自流溝的中段。這條深埋在地下的自流溝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初步調查顯示,造成汙染的主要原因是兩次爆炸後,含油的地下水長期腐蝕溝體,致使含苯物質滲入。
事故調查組副組長鄭志強:通過開挖和實地查看,也更進一步證明,我們4月11號下午的判斷,是正確的。有油汙滲進來,滲進來以後,因為含油汙水裡頭,它就含有苯的成分。
眼前這條自流溝輸送著水務公司所有取自黃河加工過的原水,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城市生命線。而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和汙染防治辦法明確指出,這條自流溝及邊側兩側各寬25米的陸域是一級保護區,為什麼這樣的一級保護區也自身難保呢,記者在已經開挖的現場觀察到,這條自流溝實際只是一條混凝土溝,進入還沒開挖的溝內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這條混凝土溝在底部、側面及頂蓋部門用類似塑料的材質進行了防護,但在有些區域,防護材料連接的地方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滲漏,裡面是一些黑乎乎的水,有的伸縮縫甚至可以放進去一個手指。
事故調查組副組長鄭志強說,自流溝總長在三公裡左右,建於1955年,按照國家相應規範,使用年限為50年,已經是在超期服役,上世紀就曾發生過滲漏,水務公司後來進行了維修密封,密封時由於距離過長防止熱脹冷縮,每隔一段距離都設置了伸縮縫,就是這樣的伸縮縫破損導致了汙染。而根據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和汙染防治辦法第二十五條,自流溝由取水單位負責建設和管理。也就是說,應該由威立雅水務負責。
事故調查組副組長鄭志強:就這種伸縮縫。他們是定期要進行保養和維護的。 記者:多長時間保養一次? 事故調查組副組長鄭志強:第一次掌握的是1989年,我們現在掌握的再往前倒推,1989年那次根據工程資料的顯示。他的有限期或安全期是15年。這個期滿以後第二次(維護)是2004年,2004年他們又做了第二次處理,那麼這次我們也要進一步調查。
那麼這些伸縮縫在遇到含油類汙水後,真的會出現滲漏麼,現場工作人員經過檢測,做出了這樣的回答。
專家:這個伸縮縫,我們用的材料就是瀝青馬蹄脂,做密封。這個東西,實際上是融於油的,所以它碰到油,那它就會互相融解,融解掉以後,浮在地下水上面的這些汙染物會順著縫隙進入到我的這個輸水溝裡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