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延伸成脈狀即為山脈。山脈構成中國地理、中國地形和中國地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區的分界,山脈延伸的方向稱作走向。
我國的主要山脈
(1)東西走向:天山—陰山;崑崙山—秦嶺;南嶺。
(2)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
(3)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
(4)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
(5)弧形:喜馬拉雅山脈。
我們接下來針對這一部分的重難點進行講解。
東西走向山脈是重點考察對象。
(1)天山山脈:天山山脈位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大致分成兩部分:南邊是塔裡木盆地,北邊是準噶爾盆地。託木爾峰是天山山脈的最高峰,海拔7443.8米。錫爾河、楚河和伊犁河都發源於天山。
(2)陰山:陰山山脈是我國季風與非季風區的北界,屬溫帶半乾旱與乾旱氣候的過渡帶。西部的狼山尤為乾旱,大青山較為溼潤。陰山以北養馬,在內蒙古大草原附近,畜牧業發達;陰山以南發展的是傳統農業、種植業,因此我國傳統農業和牧業的分界線是陰山。
(3)秦嶺。位於陝西省南部,秦嶺的東部有一條河——淮河,兩者合稱為秦嶺淮河一線。
【小貼士】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
①南北方分界線。
②1月份的零度等溫線。1月0℃等溫線就是指等溫圖上一月份溫度為0℃的各點的連線。中國1月份0℃等溫線東部大致與秦嶺—淮河一致。等溫線以北氣溫在0℃以下,等溫線以南氣溫在0℃以上。
③年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是:青藏高原東南沿線—秦嶺—淮河一線重合,是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線。
除此之外還是水田和旱地分布分界線,水稻和小麥種植分界線,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溼潤與半溼潤的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以及河流結冰與不結冰的分界線。
對於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我們要注意的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國二三階梯分界線。長白山在東北吉林省,武夷山在福建省。
【小貼士】長白山
長白山脈主峰位於吉林省東南部,是鴨綠江、松花江和圖們江的發源地。是中國滿族的發祥地和滿族文化聖山。長白山脈的「長白」二字還有一個美好的寓意,即為長相守,到白頭,代表著人們對忠貞與美滿愛情的嚮往與歌頌。長白山最早見於中國4000多年前的文字記載中,《山海經》稱「不鹹山」,北魏稱「徒太山」,唐稱「太白山」,金始稱「長白山」。
西北—東南走向的阿爾泰山位於新疆最北部,「阿爾泰」在哈薩克語中意味「六個月」,從漢朝就開始開採金礦,至清朝在山中淘金的人曾多達5萬多人。阿爾泰語系從阿爾泰山得名。祁連山脈,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是中國境內主要山脈之一。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祁連山素有「萬寶山」之稱,蘊藏著種類繁多、品質優良的礦藏,有石棉礦,黃鐵礦、鉻鐵礦及銅、鉛、鋅等多種礦產,八寶山的石棉為國內稀有的「溼紡」原料。祁連山區冷溼氣候,有利於牧草生長,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帶,分布有大片草原、為發展牧業提供了良好場所。2017年起,我國在祁連山地區開始創建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工作。
南北走向山脈中的六盤山是中國最年輕的山脈之一。六盤山山腰地帶降雨較多,氣候較為溼潤,宜於林木生長,有較繁茂的天然次生闊葉林,使六盤山成為黃土高原上一個「綠色島嶼」。
喜馬拉雅山脈是弧形山脈,「喜馬拉雅」藏語意為「雪的故鄉」。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是東亞大陸與南亞次大陸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國界。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塊仍在以每年大於5釐米的速度向北移動,喜馬拉雅山脈仍在不斷上升中,同時還處於板塊邊界碰撞型地震構造帶上。唐古拉山脈,被譽為「青藏分水嶺」,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北部,東段為西藏與青海的界山,東南部延伸接橫斷山脈的雲嶺和怒山。
例題
1. (單選題)下列山脈中,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差異最明顯的是( )
A. 太行山
B. 秦嶺
C. 祁連山
D. 大巴山
輕觸下方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自然地理。秦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秦嶺山地對氣流運行有明顯阻滯作用。夏季使溼潤的海洋氣流不易深入西北,使北方氣候乾燥;冬季阻滯寒潮南侵,使漢中盆地、四川盆地少受冷空氣侵襲。所以秦嶺成為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故B項正確。A項:太行山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400餘公裡。它是中國地形第二階梯的東緣,也是黃土高原的東部界線。太行山是中國東部的一條重要地理界線。東部的華北平原是落葉闊葉林地帶,西側的黃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帶和乾草原地帶,兩側的植被、土壤垂直帶特徵也存在明顯差異。太行山不是東西走向,不會呈現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差異。故A項錯誤。C項:祁連山位於中緯度北溫帶,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冬季長而寒冷乾燥,夏季短而溫涼溼潤,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本區由淺山地帶向深山地帶,氣溫遞減,雨量遞增,高山寒冷而陰溼,淺山地帶熱而乾燥。隨著山區海拔的升高,各氣候要素發生有規律自下而上的變化,呈明顯的山地垂直氣候帶。自下而上為:淺山荒漠草原氣候帶、淺山乾草原氣候帶、中山森林草原氣候帶、亞高山灌叢草甸氣候帶、高山冰雪植被氣候帶。祁連山垂直環境差異明顯,南北差異不明顯。故C項錯誤。D項:大巴山是四川盆地北部的天然屏障,阻滯或削弱了冬季北方冷空氣的南侵,對四川冬暖春早氣候的形成影響重大。大巴山南面的四川盆地為中亞熱帶,而北面的漢中盆地則屬於北亞熱帶。大巴山南北兩面均屬於亞熱帶,自然環境差異不大。故D項錯誤。因此,選擇B選項。
2.(單選題)喜馬拉雅山是由哪兩大板塊擠壓而成的褶皺山脈( )
A. 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
B.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C.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D. 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輕觸下方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自然地理。喜馬拉雅山脈,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是東亞大陸與南亞次大陸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國界,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高達8844.43米。根據板塊運動的觀點,喜馬拉雅山是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印度板塊仍在以每年大於5釐米的速度向北移動,喜馬拉雅山脈仍在不斷上升中,同時還處於板塊邊界碰撞型地震構造帶上。C項符合題意,當選。因此,選擇C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