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世紀開始,人們就發現大熊座上的ζ星,也就是北鬥七星中的開陽星是一個雙星系統,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發現的雙星系統,是近世紀來天文學上的重大發現,隨後天文界又陸陸續續地發現三星,六星和七星系統。說明宇宙間有很多的星體並不是單個存在,有很多是2個或者以上一起運行在一個系統中的多星系統。那麼黑洞作為宇宙間天體的特殊存在,是否也存在雙星或者多星系統呢?最近科學家對這個答案有了重大發現。
雙黑洞的發現
雙黑洞的發現是由我國天文臺研究員和美國天文研究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的,他們發現在距離地球最近的類星體Markarian231中心的黑洞吸積盤輻射突然減弱。而且這種減弱程度呈現規律性,這顯然是不符合一個正常黑洞的表現,一個正常的黑洞的吸積盤會一直發射高強度的紫外射線,突然減弱說明這個類星體的中心應該存在著兩個質量相等的黑洞在相互纏繞的過程中,它們的吸積盤也會相互作用而導致紫外線減弱。從我們地球上看,又很像兩個黑洞在手牽手地跳交誼舞。研究表明,兩個黑洞較大的黑洞的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1.5億倍,較小的黑洞質量也相當於400萬個太陽的質量,相互環繞周期為1.2年,環繞會相互發出引力波和射線,最終幾十年後,大黑洞會將小黑洞吞噬。
雙黑洞形成的條件
我們都知道黑洞是超大質量恆星演化而來的,關於雙黑洞的形成科學家們依照現在的科技水平還沒有辦法進行解釋。但是在天文界中存在兩種假說,一是雙星系統或多星系統恆星演化末期由於和形成黑洞質量相當,一起變成黑洞後繼續相互環繞,不過這種說法站不住腳,雙星系統或者多星系統無論裡面的2顆或者多顆恆星的質量或者其他條件如何相當,必先有一個會先形成黑洞,先形成黑洞的那個會吞噬掉未形成的那個。有人說可能兩顆恆星一起變成黑洞的時間也相當,或許有這樣的可能,但是機率很小。第二種說法是兩個黑洞是偶然遇到後相互作用在一起的,這種說法的可能性會比較大,因為黑洞是宇宙間著名的貪吃鬼,在宇宙中到處蠶食著星體,只有遇到能力相當的對手之後,才會纏繞在一起,想盡一切辦法,吞噬對方。
雙黑洞的演變結果
我們知道恆星演化後的三種結果,小的會變成白矮星後變成暗淡無光的黑矮星。大的則會變成中子星乃至黑洞。那麼雙黑洞會變成什麼?根據相關專家表明,雙黑洞只是一種平衡狀態,因為兩個黑洞的一方還沒有能力將對方吞噬掉。即使是兩個質量和體積以及各方麵條件相當的黑洞環繞在一起,天長日久,總會被兩者之間,較強的一方吞噬,只是這種過程的較量會很長,他們會一直相互纏繞,在一起跳很久舞。然後被對方吞噬後形成更大質量的黑洞
直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多對雙黑洞,所幸的是它們都離我們非常遙遠。暫時對我們太陽系和地球構不成威脅。就連黑洞都有雙星系統,那我們的太陽會不會也有那顆存在已經的伴星——傳說中復仇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