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地球上,藍鯨是最大的生物,只不過它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巨獸,在海洋裡生存,本身就具有著先天的優勢,因為它的脊椎不需要承受那麼大的重量,在陸地上就不行了,所有的重量都要壓在脊椎上,如果重量太大,站都站不起來。
回顧歷史,在4億年以前,地球上是海生無脊椎動物的時代,那個時候的地球上,沒有多麼複雜的生物,生物絕大多數都在海洋中,陸地上只有一些花花草草什麼的。3.3億-4億年以前,這個時候的地球上是魚類的時代,海洋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史前魚類,魚類時代過去之後,地球迎來了兩棲動物的時代,陸地上有了動物了。之後就是大家知道的爬行動物時代、哺乳動物時代了。
對於史前巨獸,史前巨獸多出現在爬行動物時代,恐龍就是爬行動物中的典型,體型巨大,堪稱史前巨獸。在恐龍中,體型巨大的很多,比如長頸巨龍、富塔隆柯龍、腕龍、波塞東龍、普爾塔龍、阿根廷龍等等,它們都可以稱之為地球上的巨無霸。除了這些恐龍類,還有蟒蛇類、昆蟲類都能排出來幾個較大體型的代表,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裡,生物的體型都是如此的巨大,下面來介紹幾種最具代表性的史前巨獸。
首先說目前發現的最大的恐龍之一——阿根廷龍
從名字上就可以知道,這是在阿根廷發現的恐龍化石,從化石拼湊來看,阿根廷龍體長達到了35米以上,身高可達12米,體重可達90噸以上,可超過100噸,在地面上行走可聽到「隆隆」的腳步聲,它是植食性的恐龍,沒錯,一般體型巨大的恐龍都是植食性的恐龍。阿根廷龍生活在約1億年以前,喜吃樹上的葉子。
如果你覺得阿根廷龍已經很大了,那當你看到易碎雙腔龍的時候,肯定會被再次驚住,易碎雙腔龍可以稱得上是體型最大的恐龍,平均體長40-60米,體重超過100噸,身高10-15米,最大個體的易碎雙腔龍體長將超過60米,體重超過200噸,堪稱恐龍之最。
植食性恐龍中,體型巨大的很多,比如腕龍、梁龍、波塞東龍、富塔隆柯龍等等,實在是太多了,如果一一例舉的話,估計可以說上個一晚上。
除了這些巨大的恐龍類,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蛇類,你知道是什麼嗎?
科學家在哥倫比亞的塞雷洪煤礦場發現了巨型蟒蛇的化石,研究人員將化石一一與現代蟒蛇的標本進行比對,發現雖然在結構上與現代蟒蛇很相似,但是在大小上比現代蟒蛇大太多了。他們花了2年的時間來研究所發現的化石,利用計算機構建出模型,這是一個體長可達15米,體重可達1.1噸的大怪物,沒錯,它正是蟒蛇,不是別的,研究人員將它命名為「泰坦巨蟒」,它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蛇類,堪稱蛇類中的王者。
除了這些,還有史上最大的蜻蜓、最大的蜈蚣、最大的馬陸、最大的蠍子、最大的蜘蛛,好像史前的動物們體型都很巨大。比如巨脈蜻蜓,翼展超過65釐米,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飛行的小型無人機了。巨大的節胸馬陸體長可以達到2.6米,馬陸又被稱為千足蟲,如果你看到一個這麼大的馬陸在那裡爬行,別提多驚悚了。還有3米長的史前蜈蚣,2米長的蠍子,1.5米的蜘蛛,這簡直是巨蟲的時代。
為什麼史前的生物,體型都如此巨大呢?
一個原因是當時的植物比較繁盛,對於植食性的動物來說,它們根本不擔心食物來源,那麼肉食性的動物也不需要擔心了,所以一般來講,植食性的恐龍體型很大。對於史前那些蜻蜓、馬陸、蜈蚣來說,它們之所以可以長到那麼大,與所處的時代空氣中含氧量高有關係,富氧的環境使它們得以擁有更大的體型。
然而大體型對於生物演化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受環境氣候的影響太大了,你看它們都從地球上消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