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誕生的五大"瘋狂"猜想:月球曾經繞著金星轉?

2020-11-25 cnBeta

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經過26天,600多小時的飛行,完成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壯舉,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嫦娥奔月」的故事歷來讓人嚮往,而人類探月的腳步也從未停止。

關於月球誕生的五大「瘋狂」猜想,你更相信哪一個呢?

數千年以來,人類對月球的神秘十分敬畏,但更多的是好奇。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開始探索這顆衛星,揭曉它的形成之謎。目前,科學家提出了關於月球形成理論的大膽設想:

1、捕獲理論

部分研究人員認為,月球最初是在其它區域形成的,甚至它之前環繞另一顆行星(可能是金星)轉,之後被地球引力牽引最終進入地球軌道。其它一些行星也以這種方式捕獲衛星,例如:火衛一和火衛二,這是火星的兩顆微型衛星,被認為是捕獲的小行星。

「捕獲理論」並非真實的月球起源理論,當然,它只關心月球如何進入地球軌道。地球和月球的化學元素相似性,這兩顆天體的氧同位素比率幾乎相同,從而表明它們的形成基於相同的原料物質。

2、裂變假說

19世紀,達爾文的兒子喬治提出月球起源於裂變。他認為,太陽系最早期快速旋轉融化的地球向太空噴射的物質,最終聚集形成現今的月球。

許多科學家並不認可月球「裂變假說」,他們表示,地球旋轉速度不可能快到將表面一塊巖石拋擲太空中,畢竟地球擁有強大的引力束縛。2010年一項研究表明,放射性元素含量過高引起的自然核爆炸,可能會促使早期地球分裂一個月球大小的天體進入軌道。

3、共同形成

很可能在45億年前,月球和地球一起形成,它們是在太陽系原行星盤中的氣體灰塵中結合形成。

雖然這種假說可以解釋地球和月球同位素相似性,但仍無法解釋其他問題。例如:無法解釋地月系統的高角動量,也無法解釋為什麼月球鐵核比地球小。

4、微行星碰撞

一些科學家認為,月球在微行星碰撞過程中逐漸質量累積,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微行星成為地球、火星和其它成熟行星的質量來源。

但是科學家很難找到相關證據支持微行星碰撞理論,同時,也不能解釋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化學成分相似性。

5、大型碰撞事件

月球形成的主流理論認為,大約44億年前,一顆行星大小的天體碰撞剛形成不久的地球,碰撞濺射至太空的殘骸物質逐漸聚集,最終形成月球。

他們將行星大小的碰撞天體稱為「忒伊亞(Theia)」,它的體積與火星相近。2012年科學家提出一個觀點稱,撞擊天體和原始地球,它們的質量都是現今地球質量的50%。

科學家稱,大型碰撞事件假說不斷地被修正和完善,它能夠很好地解釋月球成分和軌道特徵。例如:該理論預測月球有一個小型鐵元素內核,因為它主要是碰撞天體和早期地球的地幔形成的(這兩個天體表面缺少鐵元素,但在內核卻聚集大量鐵元素)。


月球溫度低至-153℃,表面腳印幾百年不會消失

月球是夜空中最容易看到的天體,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相規律已經引導人類幾千年時間,中國的農曆就是依據月相來確定時間的。

對於許多人而言,月相和月球軌道是非常神秘的。例如:我們總是看到月球相同的「面孔」。這主要是因為月球繞地球旋轉需要27.3個地球日,從而我們基於月球反射光線變化,可以看到滿月、半月或者新月。我們觀測到的月相主要取決於月球相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位置。

雖然月球是地球的一顆衛星,但是它的直徑大約是3475公裡,甚至超過了冥王星的直徑。月球的體積略大於地球體積四分之一(27%),而太陽系其它行星和衛星體積比通常低於4:1。這意味著月球對地球具有較大的影響,也很可能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月球是如何形成的?

月球如何形成有多種解釋理論,但最新證據表明,它可能是在一次巨大碰撞事件中形成的。

月球形成的主流解釋是一次巨大撞擊事件將月球原始成分從融化地球中剝離出來,進入現在的地月軌道。科學家認為,此次碰撞天體的質量相當於地球的10%,體積接近於火星,由於地球和月球的成分非常相似,研究人員推斷稱,此次碰撞事件發生在太陽系形成之後的9500萬年,前後誤差大約3200萬年(太陽系已有大約46億年歷史)。

2015年,科學家基於對早期太陽系行星軌道的模擬分析,以及在地球和月球上最新發現鎢-182元素豐度差異,在最新研究中進一步證實了該理論。

雖然大碰撞理論主導了科學界關於月球形成的討論,但是部分科學家認為月球形成源自其他過程和事件,例如:地球引力俘獲月球、月球是從地球分裂出來的,以及地球從金星系統中「偷走」月球。

月球內部結構

月球很可能擁有一個非常小的內核,只有月球質量的1-2%,直徑大約680公裡。它很可能包含鐵元素,但也可能包含大量的硫和其它元素。

它的巖石月幔厚度大約1330公裡,是由富含鐵和鎂的緻密巖石構成。遠古時期月幔中的巖漿滲到月球表面,火山在10億多年時間裡不斷地噴發,大約是在40億年前至30億年前噴發。

月殼平均厚度為70公裡,月殼最外層由於受到巨大碰撞而出現斷裂和斷層,月殼表面之下9.6公裡深處是完整物質區域。

月球表面成分

月球是一顆巖石衛星,它的表面遍布無數隕坑,這是數百萬年以來小行星碰撞所致,由於沒有氣候變化,隕坑未被侵蝕過。

按重量計算月球表面平均成分是:氧佔43%、矽佔20%、鐵佔10%、鈣佔3%、鋁佔3%、鉻佔0.42%、鈦佔0.18%,錳佔0.12%。

目前軌道飛行器發現月球表面有水的痕跡,它們可能來自於月球表面之下。他們還發現了數百個深坑,可供人類登月者長期居住。月球勘測軌道器(LRO)觀測顯示,月球南極斜坡上存在大量水,儘管科學家評估稱該區域水資源相當於極其乾燥沙漠中的水量。此外,2017年,一項研究表明,月球內部也存在大量水分。

月球大氣層

月球擁有稀薄大氣層,因此一層灰塵或者一個腳印可在月球表面保存幾百年時間。由於沒有太多的大氣層,月球表面附近沒有熱量,因此溫度變化很大。月球白天表面溫度達到134攝氏度,而陰暗一側半球的溫度則低至零下153攝氏度。

月球軌道特徵

以下是來自美國宇航局的觀測數據:

與地球的平均距離:384400公裡;

近地點:363300公裡;

遠地點:405500公裡;

軌道周長:2413402公裡;

平均軌道速度:3680.5公裡/小時。

軌道/地球關係

月球引力作用於地球,導致地球海平面可預測性漲落,即潮汐現象。潮汐也可能出現在湖泊、大氣層和地殼內部。

高潮汐作用下可使海水漲潮,低潮汐作用下可使海水退潮。由於引力作用,地球距離月球最近的半球出現了漲潮,而離月球較遠的半球由於水的慣性也出現了漲潮。

同時,月球引力也緩慢了地球旋轉速度,這種效應被稱為「潮汐剎車」,使得地球每個世紀平均每天時間延長2.3毫秒,地球失去的能量將被月球吸收,增大了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這意味著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每年增加3.8釐米。

月球引力可能是使地球成為宜居行星的關鍵因素,它可以適度調節地球軸傾角傾斜度,使得地球在數十億年時間裡保持相對穩定的氣候狀況,地球生命能夠繁衍生息。

但是受地球引力作用,月球也無法擺脫地球的引力束縛,並深受其影響。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在月球形成早期,地球引力將月球運行軌道拉伸成一個奇特外形。

月食

在月食期間,月球、地球和太陽排成一線,或者幾乎如此。當地球直接或者幾乎直接到達太陽和月球之間的時候,地球陰影會落在月球上,就產生月食現象,通常月食僅出現在滿月。

日食發生的時候,當月球直接或者幾乎直接到達太陽和地球之間,月球陰影會落在地球表面,日食只能在新月的時候出現。由於月球陰影在地球表面很小,因此只有特定的區域才能觀看到日食現象。近年來,美國最近一次日全食發生在2017年8月,下一次日全食將發生在2024年4月。

月球季節

地球旋轉軸相對於黃道平面是傾斜的,黃道平面是一個地球環繞太陽運行軌道的假想平面。這意味著在一年不同時期內,北半球和南半球有時會指向或者遠離太陽,改變他們接收光線的數量,從而形成相應的季節。

地軸傾斜度為23.5度,但是月球軸傾斜度僅約1.5度。因此,月球實際上沒有季節。這意味著月球有些地方總是被陽光照亮,而其他地方則永遠籠罩在陰影之中。

相關焦點

  • 其實,月球並沒有繞著地球轉
    傳統觀念中,人們認為「月球圍繞地球轉,是地球的衛星」。但現代天文學家的研究事實都證明月球是地球的伴星,是太陽系的第十六大行星。
  • 看了地球和月球的運動軌跡,你還認為月球繞著地球轉嗎?
    地球繞著太陽轉,月球繞著地球轉,這是在小學階段就能學到的知識。很多人也是據此構想出太陽系中月球繞地球轉和地球繞太陽轉的軌跡,就像以下兩圖,很多人不會覺得其中有問題。其實這兩幅圖中都存在著嚴重的錯誤,因為以太陽為參考系看月球的運動軌跡,月球的軌跡幾乎就是和地球的軌跡重合,完全可以說月球也是在繞著太陽轉動。為什麼在太陽系中月球的運動軌跡幾乎能夠和地球的軌跡重合呢?可以先做一下估算,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大約是1.5億千米,也就是15000萬千米,而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大約只有38萬千米。
  • 為什麼「地球繞著太陽轉,月球繞著地球轉」?——多虧了希爾球!
    在這個區域內,中心天體對區域內天體的引力相比於一個更大更重更遠的天體對區域內的天體的引力佔據主導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 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但是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太陽也在圍繞著一些東西旋轉。事實上,不只是太陽,我們的太陽系也在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
  • 月球為何繞著地球轉?牛頓毫無頭緒,愛因斯坦一語道破天機!
    在他那個時代裡一次大膽的猜想中,牛頓聲稱將蘋果拉向地面的力,與使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的力,實際上是同一種力。一下子,牛頓將天堂與凡間統一在了一起,並為之命名為——引力。這種法則將天上與地下統一在一起,也是這同一種法則,統治著行星的運動,潮漲潮落以及我們身邊,蘋果的落下。雖然牛頓發現引力的法則,遠在300多年前,但他用來描述這種力的公式,預言是如此之精準,時至今日,我們仍在沿用。
  • 月球上的五大謎團
    月球,俗稱月亮,古稱太陰,它是環繞地球運行的唯一一顆衛星。這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也是被咱們研究得最徹底的天體。但即便如此,在美麗的月球身上,除了它的起源之謎,依然有很多讓人琢磨不透的謎團,甚至還有「月球真是地球的衛星嗎?」
  • 月球上的五大謎團
    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地球人。問題四:月球的磁場?月球上沒有磁場,可對月球巖石的分析卻表明這裡曾經有過強大的磁場。這一現象令科學家大惑不解。如果月球曾經有過磁場,那麼它就應該有個鐵質的核心。
  • 未解之謎:月球其實並沒有繞著地球轉,天文學家公布最新發現
    如今,更有一個發現可能震驚世人:月球其實並沒有繞著地球轉。對於月球繞地球而轉,一直以來都沒有被懷疑,但如今,許多科學家依據觀察的結果表明,月球繞地球轉是一個假象。首先,從質量等方面比較,月球和地球相差不大,月亮的直徑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這樣大的天體是不可能被地球捕獲成為衛星的。
  • 月球為何會繞著地球轉?引力的本質是什麼?
    月球為何會繞著地球轉?引力的本質是什麼?宇宙中有四大基本力,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以及萬有引力。萬有引力也是四種力中最弱的一種力,關於這些力的本質曾困擾了幾代的科學家,幸運的是關於這些力的本質已經有了基本統一的解釋,為何會產生引力,月球為什麼會繞著地球旋轉?讓我們一起去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吧!物體的質量越大,產生的引力就越強,人類對於引力的真正認知是始於牛頓時期。
  • 月球曝出驚悚發現:並沒有繞著地球轉
    傳統觀念中,人們認為「月球圍繞地球轉,是地球的衛星」。但現代天文學家經過研究卻有了另一驚人的發現:事實證明月球實際上是地球的伴星,是太陽系的第十六大行星!這一理論有著眾多證據的支持:地球與月球的直徑和質量比相差不大。
  • 月球竟然可能是人造物?關於月球,無法解釋的離奇現象
    ,在經過地球的時候,被地球的引力捕獲住了,並且一直繞著地球轉。在太陽系裡面來看的話,月球在所有衛星中排到第五大。這麼大的一顆衛星竟然被這麼小的質量這麼小的地球給俘獲了,而且一直圍著地球轉,地球和月球之間,無論是體積比還是質量比,連100比1都不到,從現有的物理學和天文學知識來看的話,這是不成立的。所以說這個意外捕獲的說法,聽起來也是不太合理的。
  • 是什麼原因造成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而地球卻有月球呢?
    是什麼原因造成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而地球卻有月球呢?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只有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他們如同「單身狗」一般,只有不停的圍著太陽轉,像土星有60多顆衛星,木星更狠足足有79顆「妻妾」,地球作為金星的「姊妹星」,不多不少就月球一顆,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呢?
  • 月球竟然是人造星球,以後你還敢直視月球嗎?
    那覺得他如果是真是一個小行星撞地球,然後撞出來的一塊,然後突然繞著這個地球轉的話,它兩個應該是差不多的,但是非常非常不一樣。還有一種猜測是什麼呢?就是他突然就飛到咱們太陽系了,經過地球的時候呢被地球的引力給拽住了,拽住以後呢它就繞著地球轉,這樣一直轉一直轉。你覺得這個有沒有可能呢?外來天體呢就是說變相承認它不是太陽系的東西,不是地球上的東西。那具體它是不是能被地球的引力所捕獲呢?
  • 我們不止一個月球,「第二月球」圍著轉我們三年,剛被發現
    真實的月球表面只是一片灰暗,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月球作為地球的一個衛星,始終圍著我們轉。雖然其貌不揚,可是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月亮在繞著地球公轉時,吸引著我們地球上的大海,所以有了潮汐。地球早期出現的水生生物,之所以可以走上陸地,和潮汐有直接的關係。
  • 月球是外星人的宇宙飛船的五大證據!
    五大證據TOP1     NASA解密檔案證明月球「空心說」一  1970年4月,「阿波羅」13號飛船服務艙裡的液氧貯箱突然過熱導致爆炸根據以上事實,月球是外星人製造的顯而易見。我們猜想下這艘太空船的結構。
  • 太陽繞著銀河系轉,銀河系繞著質心轉,那麼宇宙繞著什麼轉?
    在138億年前,一個奇點發生了大爆炸,隨之宇宙誕生。宇宙大爆炸發生的同時也誕生了各種基本物質,基本宇宙法則。而力是這個宇宙最基本的一種法則,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法則,而宇宙中的力又分為四個基本力,分別是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和重力。
  • 月球不為什麼不饒太陽公轉?而是繞著地球
    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亮圍繞地球公轉,而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是地球對月球的引力,的2.54倍,那為什麼月球不直接圍繞太陽公轉?
  • 月球是怎樣圍繞地球轉的?
    月球是怎樣圍繞地球轉的?月球自西向東繞地球公轉,就是從地球的北極上空看,月球是逆時針繞地球旋轉;從地球的南極上空看,月球是順時針繞地球旋轉。除了公轉,月球還在自轉,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也就是說月球的自轉和公轉方向是一致的。這樣的話,月球就老是以一面來對著地球,月球如同地球的一顆同步衛星。
  • 月球從哪裡來?那麼多個,為什麼只有一個那麼月亮?其他的是星星
    我們通常認為月球是唯一的。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月球只是宇宙中成千上萬顆「月球」之一。我們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而月球又繞著地球轉。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也就是說,月球是地球公轉旅途中的伴侶。太陽系中,只有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與我們熟悉的月球不同的是,許多外太陽系的衛星表面不是乾燥堅硬的石頭,而是液態冰。木衛二的表面像桌球一樣光滑,人完全可以在上面溜冰。所有衛星,包括我們的月球在內,都是在40多億年前與眾多行星同時形成的。
  • 宇宙星球為何漂浮在空中,月球為何老是繞著地球轉?
    宇宙星球為何漂浮在空中,月球為何老是繞著地球轉?今天周末,不談股市,看到篇天體的文章,分享給朋友們。現代科學已經證明,所有的星系都在相互遠離之中,就像空中綻放的禮花一樣。整個宇宙迄今為止,仍在不斷的膨脹,這就是宇宙大爆炸學說的由來。就以我們銀河係為例,銀河系擁有數以億計的恆星,但是他們並不凌亂。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繞著地球轉的迷你月球,直徑3.5米
    「2020 CD3」認為可能在2016年至2017年間被地球捕獲,持續繞著地球約3年,在2020年5月逃離地球,天文學家透過逆向計算該物體在時間上的路徑,發現它曾是繞著地球轉的一顆「迷你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