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最短只需2天就接受的SCI,發文量近2000篇,影響因子又漲了:馬上3分!

2021-02-21 招博後
如何選擇SCI期刊,也是一門技巧。「51選刊」應此而建,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51選刊」 (ID:  woyaoxuankan)!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BBRC)。從現有的記錄來看,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BBRC)的2020年最新影響因子(JCR2019)是2.985,2019年最新影響因子(JCR2018)是2.705,JCR2017的2.559,馬上到3分

關於此刊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research-communications/about/aims-and-scope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BBRC) 一直在2~3分徘徊。我們看看近二十年來,BBRC的IF情況:除去JCR1999、JCR2000、JCR2005,其餘時間的IF都在2~3分之間。那麼,它為何深受大家喜歡?我們之前在去年也曾寫過這篇文章:這本SCI期刊雖然 IF 一直在2~3分徘徊,卻最短只需2天就接受

我們私自認為,BBRC深受歡迎,緣在「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所有人都會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儘快接受!我們來看看BBRC最近接受的部分文章:大家可以看到,最少的2天,很多文章都是在一周內接受!這樣的期刊,你不喜歡?

只需6天就接受



看到上述結果,或許有人為,是不是國人的文章,接受時間會長一些?其實,國人的與國外的是一樣的。大家可以自行前往下載幾篇看看。

網址如下: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research-communications/issues。

到此,有人會問,他們為何這麼快?這裡,請大家看看他們的審稿策略:通常是編輯直接決定是否接受!編輯部也說了,最多會在兩周內給與接受或拒稿的答覆

Type of Peer Review 

BBRC is a rapid communications journal. As such, the decision to publish an article rests entirely with the handling Editor. There is no need for authors to suggest an Editor. Manuscripts are assigned to members of the Editorial Board based on expertise. This Editor may accept the manuscript as it is, send it to a colleague for review, or reject it. Requests for revisions are rare. Should the Editor request revisions, the manuscript will be treated as a new submission.

How long does the review process take? 

Authors of manuscripts can expect an accept or reject decision normally within 2 weeks of receipt. Publication will then take place immediately unless the author has, upon submission, requested an embargo.

那麼,什麼情況,編輯才能直接接受呢?首先就是語言問題,如果語言不過關,編輯是不會讓你兩三天就接受的。那語言問題如何解決呢?BBRC已經給了大家策略:

Language (usage and editing services) 

Please write your text in good English (American or British usage is accepted, but not a mixture of these). Authors who feel their English language manuscript may require editing to eliminate possible grammatical or spelling errors and to conform to correct scientific English may wish to use the English Language Editing service available from Elsevier's WebShop.

然後,大家會問發文量的問題,我們看看WOS上的結果:只看article和review的文章,近二十年來,一直在2000篇左右。2018年是2500多篇,2019年是1800多篇

希望儘快接受paper的朋友們,來吧,BBRC在等你!


如何選擇SCI期刊,也是一門技巧。「51選刊」應此而建,目的主要是幫助大家選擇擬投稿的SCI期刊!「51選刊」目前已經開通了:SCI期刊自引率版面費是否屬於OA期刊、年發文量投稿難度投稿網址、中科院分區等功能!歡迎大家關注!

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51選刊」 (ID:  woyaoxuankan)!

相關焦點

  • 這本5分+的SCI期刊,年發文1000篇,2個月接受
    從現有的記錄來看,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JMR&T 的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5.289。  對於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JMR&T 的接受時間,我們看了幾篇新近發表的:竟然只需要1~3個月就可以接受!
  • 這本SCI接受率超30%,年發文超2000篇
    從現有的記錄來看,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的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2.276。 的接受時間,我們看了幾篇新近發表的:平均只需2個月!對於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的發文量,2017年發文2050多篇,2018年發文2170多篇,2019年發文1840多篇,2020年截至10月份已經發文1940多篇,預計2020年總發文超2000篇。
  • 這本SCI期刊對國人友好,發文量2000+,影響因子10+
    年度刊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比較大,近三年呈上升趨勢,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說,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會更加有利於文章的接收。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雜誌的影響因子一直在穩定增長,從最開始的0.5一路到今天的10+,可以說是勵志的典範,尤其是近13年一直在漲沒跌過。
  • 這本期刊發文量巨大,影響因子維持在3分上下,自引率高
    JCP期刊歷史悠久,由美國物理聯合會(AIP)出版,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2.991。材料,表面和界面的結構,動力學,特性和化學反應性的基本理解方面的重要進展;聚合物和軟物質納米和微米級結構的系統的化學物理方面發表了重大進展;生物分子與網絡分子,細胞和有機體規模的系統的生物化學物理學和生物物理學方面發表了重要進展2發文量趨勢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突破5分,發文量突破2千,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JML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5.065。1期刊信息主編信息:W. Schrer (University of Bremen Faculty 2 Biology Chemistry, Leobener Str.
  • 這本期刊更名後影響因子保持在3分+,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JIR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並於2018年被SCI收錄,2019年影響因子為3.327。期刊年發文量基本保持在200-350篇範圍內,近幾年發文量相差不大,2020年目前已有150篇,預計會維持往年水平。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中國發文量排名第一,達283篇。美國162篇排名第二,數量相差不大。後面依次是義大利(69)、巴西(47)、墨西哥(46)。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長期保持在3分以上,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二
    CI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3.368。1期刊信息主編信息:G.10年前這本CI期刊年發文量基本在600-700篇,最多時達到1000篇。但近10年年發文量基本在150篇上下,發文量劇減目的應該是為了提升影響因子水平。2020年目前已有182篇。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美國發文量排名第一,有176篇,中國發文量90,排名第二,和美國數量相差不大。
  • 這本影響因子不斷上漲的5分+SCI期刊正在徵稿
    2018年和2019年的發文量有所增加,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講,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2020年截止現在已發表296篇,預計2020年發表將不低於600篇。從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國人在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期刊的發文比例佔44.496 %,排名第一,期刊對國人非常友好,排名第二、三的分別是義大利、美國。
  • 影響因子穩定,連續多年3分,這本SCI最快兩個月接受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本文為「51選刊」原創,轉載請標註來源~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Journal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 這本國產期刊2020年發文量大增,影響因子連續9年保持快速增長
    CMI期刊是國內第一本英文免疫學期刊,由中國免疫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同主辦,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8.484。期刊專注在細胞和分子免疫學的所有領域發表研究文章,評論,綜述和簡要報告,包括但不限於:臨床免疫學比較免疫學免疫生物學免疫遺傳學免疫學技術免疫病理學免疫藥理學感染免疫學神經免疫學移植免疫學腫瘤免疫學獸醫免疫學2發文量趨勢2019 (131) 2018 (158) 2017 (134) 2016 (87) 2015 (94) 2014 (78)CMI期刊目前為月刊
  • 這本2分但位居Q2區的SCI,影響因子穩定,年發文量穩定,可關注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Physical Review Fluids。從現有的記錄來看,Physical Review Fluids 的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2.512。期刊接受時間對於Physical Review Fluids 的接受時間,我們看了幾篇新近發表的:竟然平均只需要3個月就可以接受!
  • 這本生物材料領域影響因子排名第一的期刊,國人發文量最高!
    2發文量趨勢期刊近十年發文量逐漸下降,年總量從前些年1000篇左右降到近幾年600篇左右。2019年總量為542篇,2020年已有514篇。3影響因子趨勢3個月左右接受,最慢在7個月左右,平均下來基本在5個月左右接收,總的來說這樣的周期速度算比較慢了。
  • 這本川大院士主編的SCI,收錄2年,影響因子超13分!力薦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川大院士主編的SCI——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簡稱STTT。2016年創刊,2019年被收錄SCI,當年影響因子就超過了5分,今年是雜誌收錄的第二年,影響因子更是達到了13.493分!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4分左右水平,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CCC期刊由歐洲化學學會舉辦出版,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4.853。創刊以來年發文量每年持續上升,到2019年總量達到歷史最高,為856篇。2020年目前已有448篇,預計總量和過去年相差不會太大。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中國大陸,數量達700多篇,遠超排名第二的德國(261),可見CCC期刊對國人很友好。後面依次是美國(212)、法國(140)、西班牙(131)。
  • 這本Q1區的SCI,影響因子持續增加,年發文1000多篇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本文為「51選刊」原創,轉載請標註來源~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從現有的記錄來看,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 的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4.594。
  • 這本老牌期刊實力不俗,發文量大,影響因子高,自引率低
    期刊的主題類別如下:人為因素對大氣的影響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水生和陸地環境中的汙染物數據科學生態毒理學與公共衛生能源與氣候可持續系統處理和資源回收2發文量趨勢2019 (1,548) 2018 (1,586) 2017 (1,631) 2016 (1,569) 2015
  • 這本4分+的SCI年刊量大,半個月可接收
    近五年影響因子穩中有進,2015年-2017年一直穩定在3分,2018年有新突破,晉升為4分+,即時影響因子為4.556,在中科院分區大類為生物2區,小類化學綜合與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均為3區。Maurizio Battino審 稿 周 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官網表明一審周期為13.4天,接受發表時間為2.2天;通過對已發表文章審稿速度的統計,投稿到接受一般為1個月左右,且大部分在一個月以內,最快的的半個月即可接受,速度屬於非常快的!
  • 這本期刊發文量穩定,對國人友好,無版面費 今年影響因子突破3分
    TCHOUNWOU教授,最新影響因子3.118。JCR分區中科院分區刊載範圍該期刊關注空氣,灰塵,沉積物,土壤和水等環境中的自然毒素和環境汙染物的毒理學研究。年度發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並不大,最高時也不過200多篇,雖然有所起伏,但整體發文量還是比較穩定,2020年截止上個月已發表154篇。
  • 這本國產SCI,今年影響因子超16分,連續兩年超10+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NSR 的最新影響因子為13.222,位列全球多學科綜合類期刊的第3名(4%,Q1),進入中科院分區綜合性期刊1區。NSR的最新影響因子(JCR2019)是16.693。
  • 這本老牌SCI期刊,發文量穩定,對國人友好今年影響因子9分+
    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近幾年比較穩定,沒有多大變化。Water Research 雜誌的影響因子近年來一直在穩定增長,2015-2019年的SCI影響因子分別為5.991、6.942、7.051、7.913、9.130,增長趨勢穩定,明年影響因子預計將會有進一步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