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肉,努比亞智慧型手機官微發文稱:手機的進化史經歷了功能機、iPhone3/4、大屏、全面屏四個時代,操控盲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單手操作難度越來越大!
換句話說,努比亞所說的四個時代,分別就是功能機時代、智能機時代、大屏幕手機時代和全面屏手機時代。賈伯斯的iPhone3/4代表手機從功能機進入智能機階段,但大屏手機時代是怎麼劃分的呢?而且,全面屏真的足以撐起手機的一個時代嗎?
的確,現下智慧型手機最熱的概念就是「全面屏」,從小米MIX到iPhone X,國內國外各大手機廠商爭相推出旗下的全面屏手機,就連深圳華強北的企業,都模仿小米MIX 2做了一款全面屏山寨機。2017年可算是全面屏手機元年,正是在今年,全面屏手機全面爆發。
但是,全面屏真的是手機發展的一個時代嗎?我們為什麼要全面屏?估計手機廠商和用戶都沒有搞清楚這個問題,只是簡單地知道,全面屏可以在手機本身大小沒有擴大的情況下擁有更大的屏幕。
但現在的各家產商的技術實現了真正的全面屏嗎?要不是有劉海就是有美人尖,還有的要麼有額頭要麼有下巴,連無邊框都未實現,竟然厚著臉皮說是全面屏?
現在熱炒的全面屏和當年的無邊框一樣,沒有太多的交互體驗的改變。「全面屏」宛如一針興奮劑,讓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為之亢奮,卻不足以支撐起一個時代,在短暫的興奮期過後,市場便會重新回到對「破壞性創新」的期望中。這個「破壞性創新」就像屏幕取代物理鍵盤一般的變革。
就像在2012年左右,智慧型手機剛剛起步的階段,Sony推出了Xperia Z系列智慧型手機,主打高像素、防水一樣,很多人就覺得,手機要防水幹嘛,但現在旗艦不防水的(那些個防水濺的我也當你防水了)恐怕不多了。
所以說,明晞君是不同意努比亞這種表述的,全面屏不足以稱之為一個時代。
手機本身作為實用工具,讓人更方便當數第一要務,大屏手機的出現使得單手觸控越來越難實現,實用性在向外觀妥協,這有點本末倒置了。比如,蘋果iPhone 7取消耳機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