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請留意:本文所述的「重量」是自然科學中的「質量」,是描述物體慣性的性質,也可以表示物體蘊含物質的多少,常用的公制單位為公斤或千克(kg)。在日常生活中,「重量」和「質量」兩者經常被混餚而被統稱為「重量」,有關兩者的區別不在本文贅述,請自行查閱相關資料。
計量單位制
目前世界上主要廣泛使用兩種計量單位制,國際單位制和英制單位制。
國際單位制,亦稱為SI單位制(SI是法語 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 的縮寫),其源於基於十進位計數的公制單位制(亦稱為米制單位制),是世界上最普遍採用的標準度量系統。國際單位制起源於十八世紀末的法國,並於1960年的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正式通過並推薦使用,並隨著科技進步和精確度的提高而補充修訂,比如2018年第二十六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了新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定義的提案,於2019年5月20日生效,其中就包括停止使用「國際千克原器」來定義一千克而改為基於「普朗克常數」更為精確的計量方法。
英制單位制是源自於羅馬的度量衡單位,是以農業生產為基準的單位制,是無法精確定義計量的,因此是一種必須與國際單位制相掛鈎的單位制。英國於1995年完成了從英制單位到國際單位制的轉換,但直至今天,依然有個別國家和專業領域仍然沿用英制單位,如我們常見的手機屏幕尺寸。
我國制定了有關量和單位的一系列國家標準,等效採用了國際標準ISO 31(ISO/IEC 80000),如現行的強制性標準GB 3100-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推薦性標準GB/T 3101-1993《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等。在日常生活中,仍有少量的市制計量單位,如市場常見的重量單位「斤」。
常用重量單位的名稱與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