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20年的第一場流星雨將於1月4日上演,它是全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象限儀流星雨。據預測,這場流星雨極大期可能出現在1月4日16時左右。
據北京天文館高級工程師寇文介紹,象限儀流星雨與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被並稱為全球三大流星雨,每小時天頂流量(ZHR)都會達到100顆以上。象限儀座是一個古老的星座,目前已經廢棄不用了。1922年,它和其他一些星座一起被國際天文聯合會從擁擠的星空中排除,但這場流星雨的名字仍保留為象限儀。象限儀流星雨於每年1月3日至4日發生,但其他特點是極大期持續時間相對較短,一般只有一兩個小時左右。
他說,流星雨的每小時天頂流量(ZHR)是指在最理想條件下出現的流星數量。理想的條件一是需要天空中不能有城市燈光、月光等幹擾,肉眼可以看到6.5等星(最暗的星);二是觀測時不能有雲朵、大樹、高樓等遮擋物;同時輻射點要正好位於仰角90度的天頂(流星雨看起來都是從天空中同一個點發射出來的,這個點就叫做輻射點)。
因此,ZHR是理論計算出來的數值,最理想條件下,象限儀流星雨每小時流星出現數量會達到120顆。但真正觀賞時,看到的可能只有20幾顆。寇文稱,今年的觀測條件並不是很合適。按照預報,今年象限儀流星雨極大值預計出現在4日16時左右。
「此時天還亮著,需要在天黑時觀看,只能往前推到4日凌晨,雖錯過了極大值,但凌晨幾乎不受月光影響,且輻射點較高。4日晚上天黑後觀測的話,流星雨極大期已過,流量會迅速下降,而且此時流星雨輻射點太低,還有月光幹擾。」寇文說。
不過,寇文也表示,與日食預報精確到具體的幾時幾分幾秒不同,目前流星雨的預報尚不百分之百精確,實際情況可能和預報有出入,有時候也可能會超出想像。「這也是觀賞流星的魅力,因為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他說,天文愛好者可以按照科學的觀測方法觀看並記錄上報,更多準確的數據對今後流星的預報和研究也將起到幫助,改進原來的推算模型。
流星划過天際的「長短」也各不相同。寇文說,雙子座流星雨的速度很慢,約為30千米/秒,獅子座流星雨則為70千米/秒,速度較快,瞬間在天空划過。明天即將出現的象限儀流星雨速度是41千米/秒,相對還是較慢的。有興趣的市民可以選擇在空曠的地方肉眼觀測。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