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剋星際飛船爆炸試驗中止!不鏽鋼「高壓鍋」再次全身而退

2020-09-22 DeepTech深科技

為了給星際飛船測試材料性能,SpaceX 連續 4 次嘗試把原型機加壓至爆炸,還是未能成功。

北京時間 9 月 22 日 18 時 30 分,SpaceX 對飛船原型機 SN7.1 最近的一次加壓測試宣告中止。來自全球數以十萬計的航天愛好者蹲守在直播間坐等爆炸發生,最終失望而歸。

在此之前,飛船經歷了持續八個半小時的連續加壓,依然穩穩矗立在 SpaceX 飛船工廠的架子上。這已經是 SpaceX 第四次嘗試把原型機加壓至爆炸。

對於星際飛船材料性能的測試而言,未爆炸或許象徵著更大的成功。在此之前,SpaceX 對飛船的材料進行了大範圍更換,而近期一系列的測試就是驗證新的不鏽鋼材料能夠承受飛船飛行過程中的高壓。在本月 14、15 日進行的測試中,飛船原型機 SN7.1 已經圓滿完成了預期的壓力測試。那之後,SpaceX 嘗試對 SN7.1 進行更大壓力的測試,直至其爆炸,以給出飛船的極限能力。

圖 | 加壓測試

以不鏽鋼顛覆航天材料

2019 年 9 月,一場關於星際旅行的發布會在 SpaceX 位於德克薩斯的總部召開,當時最新的原型機 MK1 正式亮相,從那時開始,一系列密集的測試展開。

也是從那時開始,到本月初的原型機 SN6 進行低空飛行,SpaceX 都採用了 301 不鏽鋼。

目前,SpaceX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生產飛船原型機,同時 SpaceX 嘗試在飛船結構材料上進行替換,將原本的 301 不鏽鋼替換成 304L 不鏽鋼。304L 不鏽鋼的碳含量更少,在部分性能上也更好,因此廣泛地用於製作綜合性能(耐腐蝕和可塑性)要求更高的設備和機件。

但這僅是一個理論結果,在星際飛船這樣的大工程上,用實際測試來檢驗材料性能才是王道。因此才有了主動爆破一臺飛船原型機的一幕。

測試成功之後,後續的測試原型機以及最終的 Starship 飛船,都將改用 304L 不鏽鋼。

馬斯克曾發文表示,Starship 拋棄航天領域更加常用的碳纖維,採用不鏽鋼材料製造,這是 SpaceX 又一個另闢蹊徑的做法。

馬斯克作為 SpaceX 的首席「工程師」,在這個重大路線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正是馬斯克的堅持,Starship 用上了不鏽鋼——這種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材料。

(來源:淘寶)

這個做法也不難理解,按馬斯克的介紹,碳纖維的價格是每公斤 135 美元,其中由於裁剪加工的原因,35% 的碳纖維都將成為廢料,因而材料成本達到了每公斤近 200 美元;而不鏽鋼的價格則遠遠低於前者,僅為每公斤 3 美元,堪比白菜價。

在 Starship 的早期研發中,SpaceX 曾經鎖定一種先進的碳纖維結構,但進展非常緩慢。於是,馬斯克決定用不鏽鋼替換碳纖維。這有點反直覺,但 SpaceX 的工程師團隊最終還是被馬斯克說服。

不鏽鋼最大的優點在於便宜,且易於製造。但在通常耗資以億計的航天任務中,這兩個優點並沒有多大的吸引力。而阻礙不鏽鋼在航天領域應用的重要原因,則是材料本身比較重。在 「斤斤計較」 的航天發射中,每降低一公斤的重量,都意味著荷載能力的提升,意義重大。

更致命的原因,是不鏽鋼的材料性質問題。我們知道飛船在高速穿過大氣層時,表層溫度能夠達到上千攝氏度;另一方面,火箭、飛船攜帶的燃料(其中有液氧),溫度卻低至 - 180°C。極端的溫度對太空飛行器材料提出了極端的要求。

高溫問題尚可通過隔熱層進行保護,但多數不鏽鋼在低溫情況下會變脆,比如典型的碳鋼,經過液氮冷卻後,用錘子一敲打,會像玻璃一樣變得粉碎。

不鏽鋼的這一特性並非不可改變:提升其中的鎳、鉻含量可以大幅提高材料的延展性,即使在零下 165 攝氏度條件下,鎳鉻含量較高的不鏽鋼仍能表現得韌性十足,沒有斷裂的問題。

其實,美國在幾十年前就曾在早期的 Atlas 項目上使用過不鏽鋼材料。但當時的缺陷在於,不鏽鋼材料太薄,導致支撐性嚴重不足,甚至在自重作用下就會發生坍塌。用馬斯克的話說,當時的不鏽鋼就像一個鋼鐵氣球,承受非常小的有效荷載仍然容易坍塌。

而 SpaceX 的做法是,將飛船用的不鏽鋼做成雙層結構,中間設計了特殊的微孔,再用特殊的材料像做三明治一樣將不鏽鋼粘合起來。這樣首先解決了材料的強度問題,雙層不鏽鋼讓艦體強度得以加強,解決了自重坍塌的問題。

不僅如此,不鏽鋼之間的微孔能夠在飛船數倍於音速的速度下,慢慢釋放水或燃料,這一過程在飛船飛行中能夠通過蒸發冷卻的原理,降低表面的溫度。

這是一個創新設計。馬斯克表示,雖然不鏽鋼不算是最輕的,但已經是最合適的材料選擇,如果再考慮到碳纖維所需要的特殊粘合手段,以及粘合劑本身的重量,採用不鏽鋼成了一個更加經濟且成熟的方案。

把工業器件送上太空

不管是 301 不鏽鋼,還是 304L 不鏽鋼,本質上都是用成熟的工業級原材料替代宇航級原材料,原因只有一個:便宜。實際上,SpaceX 在宇航替代的路上,已經走得相當遠了。

以電子器件為例,宇航級元器件是一種貴族般的存在。國內頭部民營衛星公司九天微星曾發文介紹,太空飛行器中的元器件需要經歷苛刻的環境,除了發射時要禁得住劇烈的抖動和很高的溫度,在繞地球飛行時,太空飛行器還要經歷高達 270°C 的溫差。一隻二極體只要上天驗證成功,身價可以飆升上百倍甚至上萬倍。

(來源:SpaceX)

而對於電子器件來說,太空中的輻射可能更加致命,來自太空中的多種粒子都可能引起電子器件的異常,導致計算錯誤,嚴重的甚至可以毀掉整個太空飛行器。

但 SpaceX 出於成本的考量,沒有依賴昂貴的宇航級器件,而是儘量採用工業級元器件。

以過往載人飛船搭載的星載計算機和控制器舉例,單個控制器價格約為 500 萬元人民幣,一共 14 個系統,為了追求高可靠性,每個系統 1+1 備份,一共 28 個控制器,成本總計約 1.4 億人民幣!

而 SpaceX 用工業級器件替代,將龍飛船主控晶片的總價降至約 2.7 萬人民幣。成本相差約 5000 倍。

那麼是如何實現的?據 SpaceX 前火箭總師 John Muratore 透露,龍飛船一共有 18 個系統,每個系統配置了 3 塊 X86 晶片,單價僅為 500 元左右。

與此同時,SpaceX 把雙核拆成了兩個單核,分別計算同樣的數據。出於冗餘的考量,每個系統配置 3 塊晶片共 6 個核做計算。

如果其中 1 個核的數據和其他 5 個核不同,那麼主控系統會告訴這個核重新啟動,再把其他 5 個核的數據拷貝給重啟的核,從而達到數據一直同步。周而復始,不讓一個核掉隊,確保計算結果的準確。

事實上,用成熟的工業器件代替傳統的太空飛行器件,已經成為一個成本壓力之下的聰明選擇。SpaceX 如此,其他民營航天公司也是如此。

而如何才能實現更多的替代,同時保證太空飛行器可靠性,對民營航天公司來說已經是航天商業化趨勢下的必然要求。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用實際的測試、飛行任務來驗證器件的可靠性,已是所有民營航天公司的一大必修課。

遠期目標:火星

在大筆投入人才、資金的情況下,SpaceX 正走著一條不斷改進、不斷測試的路線。而支持 SpaceX 這麼做的一個重大原因,則是工廠裡產能的提升。

馬斯克說,如果你只是想造出一件東西,那可以由工程團隊來完成。但如果數量更多的時候,就必須造出製造機器的機器。這也就是他所說的飛船產線。

事實上,特斯拉的量產經歷讓馬斯克獲得了不少擴大產線的經驗,他將特斯拉產能爬坡時的經驗也放到 Starship 生產線的建設當中。通過挑戰工作安排,SpaceX 的得州工廠開始了 7x24 小時滿負荷運轉。

要讓這樣一個超大型飛行器脫離地球引力、進入軌道,未來在火星著陸,然後返回地球,馬斯克當然知道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很長時間裡,他都相信,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現實方法是通過反覆試驗,不斷接近正確的設計。

「提升產量會解決許多問題,」馬斯克說,「如果生產率高,產品迭代率就高。幾乎所有的技術進展都取決於迭代次數,以及每次迭代之間所取得的進展。只有生產能力足夠強,SpaceX 才能完成更多的迭代,同時在迭代中不斷進步。」

他表示,目前 SpaceX 正試圖打造一支龐大的艦隊,讓火星適合居住,使生命遍布多個行星。要實現這一目標,SpaceX 大概需要造出 1000 艘飛船,每艘飛船的有效載荷甚至比土星五型更大,更重要的是可以重複使用。

依然靜靜矗立在壓力測試現場、等待下一次爆炸試驗的飛船原型機 SN7.1,也許正是馬斯克邁向這一宏偉計劃的一小步。

相關焦點

  • 美國馬斯剋星際飛船爆炸試驗中止!不鏽鋼「高壓鍋」再次全身而退
    為了給星際飛船測試材料性能,SpaceX 連續 4 次嘗試把原型機加壓至爆炸,還是未能成功。  北京時間 9 月 22 日 18 時 30 分,SpaceX 對飛船原型機 SN7.1 最近的一次加壓測試宣告中止。
  • 馬斯剋星際飛船爆炸試驗中止!"高壓鍋"再次全身而退
    為了給星際飛船測試材料性能,SpaceX 連續4次嘗試把原型機加壓至爆炸,還是未能成功。北京時間9月22日18時30分,SpaceX 對飛船原型機 SN7.1最近的一次加壓測試宣告中止。來自全球數以十萬計的航天愛好者蹲守在直播間坐等爆炸發生,最終失望而歸。
  • 星際飛船爆炸試驗中止!不鏽鋼材料成香餑餑,火星計劃還能實現嗎
    據媒體報導,9月22日晚間,SpaceX SN7.1的飛船原型機加壓測試被宣告終止。據了解,在本月中旬時,SpaceX曾順利完成了SN7.1飛船原型機的壓力測試,測試結果完全符合預期,對飛船的極限能力進行了一個基本的估計。但讓人意外的是,此次對飛船原型機SN7.1的加壓測試卻並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效果。
  • 美國本土劇烈爆炸,星際飛船被大火吞噬,數百億資金打水漂
    視頻畫面5月30日,據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9日,美國德本土克薩斯州的一處基地內發生了劇烈的爆炸,此次爆炸是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X)旗下的「星際飛船」四號原型機導致的。該原型機在靜態發動機點火測試時發生了劇烈的爆炸,通過公布的視頻可以看到,爆炸瞬間燃起了巨大的火球。
  • 美國本土劇烈爆炸,星際飛船被大火吞噬,數百億資金打水漂
    ,此次爆炸是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X)旗下的「星際飛船」四號原型機導致的。實際上這並非是太空技術探索公司星際飛船原型機的首次爆炸事故,就在2020年2月份,在一號原型機的液氮壓力測試中,原型機發生了猛烈的爆炸,不過由於是物理爆炸,除了原型機本體損毀以外,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
  • SpaceX星際飛船試驗再次爆炸!現場視頻曝光!
    ,發生爆炸。△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SN9爆炸這一幕,很多人會似曾相識,這是因為去年12月試飛的SN8,也是在最後著陸階段,發生了爆炸。雖然SN9已經在SN8的失敗基礎上,做了一些調整,包括更改加壓方式以及降低了飛行高度等,但從結果來看,如SpaceX首席集成工程師John Insprucker在直播中所言:「我們還需要在著陸方面下功夫」。
  • 試驗再次以失敗告終,美國「星艦」飛船發生爆炸,現場一片火海
    根據媒體報導,在當地時間29日,美國SpaceX公司的「星艦」飛船原型機在德克薩斯州進行測試的過程中發生了劇烈爆炸,現場濃煙滾滾,成了一片火海。據悉,本次測試活動還專門安排了美國宇航局過來直播,沒想到記錄的卻是失敗的一幕,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 又出故障了,SpaceX星際飛船首次升空,在最後一秒被猛禽引擎中止
    SpaceX的全尺寸」星際飛船」NS5首次短距離飛行在最後一秒被中止,該公司不得不在明天再次嘗試。在此之前,NS5星艦原型在包括靜態點火在內的各項試驗都已經通過。星際飛船原型SN5在發射前幾毫秒被迫自動中止首次升空測試
  • 高壓鍋為什麼爆炸?經久不衰的廚房慘案破解了
    它就是——高壓鍋。之所以能快速出菜,是因為高壓鍋通過密封水汽的方式,讓蒸汽聚集,形成了一個高壓環境。升高的氣壓提高了鍋內水的沸點,鍋內加熱溫度的上限也就提高了。在更高的溫度下,食物熟得更快。如果以把食物做熟為標準,用高壓鍋加熱時間更短,對食物營養的損失也更小。
  • 來看火箭爆炸!SpaceX計劃下周直播火箭爆炸
    SpaceX預定將於下周,再次進行火箭爆炸試驗,與以前的測試時無意造成爆炸不一樣的是,這次就是為了測試爆炸。SpaceX計劃1月18日進行一次飛行中止試驗,屆時將有一枚獵鷹9火箭在大西洋上空安全引爆(獵鷹9單次發射成本4300萬美元左右,約合2.97億元)。
  • 星際飛船SN5原型機跳躍測試,不鏽鋼大桶飛上150米天空
    在今年5月20日的靜態熱試驗中,SN4原型機底部起火燃燒導致試驗失敗,預計進行的約150米高度「跳躍測試」也因此延後。當地時間8月4白天,美國SpaceX的星際飛船第5艘全尺寸原型機(SN5),在位於德克薩斯州南部博卡奇卡村的試驗場成功的進行了動態熱試驗,SN5原型機在這次動態熱試驗中順利完成了約150米高度的「跳躍測試」。
  • 美國新型飛船再次爆炸,凌晨控制中心已一片沮喪,俄羅斯笑而不語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在2020年4月2日當地時間凌晨2點,位於德克薩斯州的一個試驗基地傳來一陣猛烈的爆炸聲,轟隆一聲巨響,美國SpaceX公司研製的星際飛船發生了爆炸,控制中心已經是一片沮喪,這個是該公司在星際飛船項目上的第三次失敗。
  • 星際飛船SN7燃料箱測試時爆破,暴露出一個棘手問題
    趣味探索訊 盼星星,盼月亮,讓我們期盼已久的SpaceX星際飛船測試已經開始了,新一輪低溫壓力測試。美國東部時間6月23日,當我們還在睡夢中時,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南部的SpaceX工廠對星際飛船原型SN7燃料箱進行了一次液氮低溫壓力測試,據說這是一次特意爆炸試驗,用以了解和研究304L不鏽鋼燃料箱所能承受的壓力極限。
  • 美載人龍飛船試驗:離不開NASA幫助,在近地軌道任務執行拔得頭籌
    而所有上述內容都助力了載人龍飛船2019年開始的飛行試驗和後續飛行任務,讓美國再次擁有了使用美國製造的火箭和飛船從美國本土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美國太空人的能力,也成就了SpaceX商業載人航天的領軍地位。、飛行中止(IFA)試驗裡程碑分別於2015年5月、2020年3月完成。)
  • SpaceX星際飛船SN1原型再次發生爆炸 事發後仍在組裝SN2原型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王楠】進入太空是困難的,隨著Starship SN1的再次爆炸,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希望開發下一代星際飛船並最終能把大批人類送去火星的夢想似乎又受到了一個打擊。
  • SpaceX星際飛船SN8試飛,6分鐘後著陸發生爆炸,成為一團大火球
    據CNBC報導,當地時間12月9日,SpaceX星艦原型機SN8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再次進行試飛,此次高度約為4萬英尺(約1.2萬米)。報導稱,其在飛行六分鐘後試圖著陸時因撞擊發生爆炸,瞬間變成一團大火球。《獨立報》稱,飛船在火球中墜毀。此前一天,SN8挑戰12.5千米高空試飛。在發射前1.3秒,SN8自檢系統檢測到三臺猛禽發動機的一臺或多臺出現異常,自動中止了發射,SN8首次高空試飛被迫推延。來源:環球網
  • SpaceX星際飛船原型正在快速迭代 人類登陸火星指日可待
    在SN5進行首次全尺寸星際飛船原型跳躍測試短短幾周後,SN6也成功取得了同樣的成就。 現在,當星際飛船原型SN5正準備進行另一次跳躍時,SN8正在接近其處女航,後者配備了三臺猛禽發動機,並安裝了整流罩和飛行表面。當然,這次測試很可能是SN7.1儲罐進行「爆炸測試」並收集到更多數據之後。
  • SpaceX星際飛船原型正在快速迭代,人類登陸火星指日可待
    當然,這次測試很可能是SN7.1儲罐進行「爆炸測試」並收集到更多數據之後。SN7.1是個更大的測試儲罐,由304L系列不鏽鋼(或至少是該合金的變種)製成。 304L系列不鏽鋼雖然不是SpaceX希望在較長期的未來用於星際飛船和超重型飛船的「最後」合金,但之前所有的星際飛船原型都是用301系列合金製造的,而SN7、SN7.1以及近期內所有的未來星際飛船原型都將用304L合金製造。
  • SpaceX星際飛船原型機測試時爆炸,龍飛船也遭遇延遲
    5月30日消息,來自俄羅斯衛星新聞的報導,埃隆•馬斯克旗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研製的用於星際飛行的今年第三艘「星際飛船」(Starship)原型機於當地時間周五下午在德克薩斯州的測試中發生爆炸。
  • SpaceX設計的新星際飛船原型爆炸
    1月28日在周二,在博卡奇卡村附近的德克薩斯州南部工廠進行低溫強度試驗時,突然「砰」的一聲,SpaceX設計的星際飛船一個原型爆炸了。SpaceX設計的星際飛船一個原型爆炸了這次不是出現意外,是一次破壞性試驗,以證明燃料箱能夠承受未來人類登月和火星任務所承受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