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小夥伴們。歲月如水,走過才知深淺;時光若歌,唱過方品心音。愛情因珍惜而美好;友情因真誠而長久;親情因相依而溫暖。人與人間,就是一份緣;情與情中,就是一顆心。情再濃,時間久了也會淡忘;愛再深,回應少了亦會心涼;心再熱,冷漠慣了只會冷卻;人再好,疲憊累了定會離開。珍惜每一次的相遇或際會。你們能與與這篇文章相遇便是緣分,希望你們讀過之後中有溫暖的感覺。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得過金曲獎的七位臺語男歌手。
《釘子花》,將A f r o b eat元素融入臺語搖滾中的嘗試,並不是一種純粹表象的形式套用,而是內化後與臺語歌曲美感共冶一爐的完美展現,作品中那些渾圓飽滿的節奏聲響與臺語詞曲韻味絲絲入扣而來的呈現手法,就是那樣地獨樹一幟且散發著伍佰詮釋臺語歌曲的專屬美學。反正小編是非常喜歡這首歌的,你們喜歡嗎?
《樹枝孤鳥》,第一次聽到樹枝孤鳥時,是從廣播節目裡聽到的。一開頭迷幻而尖銳的keyboard音效將我的情緒整個拉入音樂中。強烈激昂的節奏和伍佰嘶喊的聲音造成了整首歌令人目眩神迷的效果。緊湊而撼人的旋律讓人沒有喘息的機會。整首歌如狂浪般席捲而來,瞬間淹沒了無數來不及抵抗的人們的心。由它來擔任主打歌真是再適合也不過了!它絕對是一首和其他歌曲相較也絲毫不遜色的歌曲。
《熱淚暗班車》,描述的不是返鄉的遊子,而是從父母的家返回到自己在外地打拼的另外一個家。如同歌詞所說的:「到底進前是真正欲返去,或是這馬才是真正欲返去。」(究竟之前是真正要回家,還是現在才是真正要回家。)每個人都有兩種型,活在兩個家,雛鳥總是要離巢,20歲就離開家鄉北上打拼的伍佰新歌《熱淚暗班車》,深刻的描述了異鄉遊子或是成家立業的成年人,對於故鄉與他鄉的心境轉換與掙扎、不舍與留戀
《淚橋》,這張專輯製作想要追求溫暖的、人性的音色,於是伍佰搬出大家已棄之不用的24軌盤帶錄音機,更遠赴美國混音,要讓"歌曲是溫暖的"這件事更表現出來。一個下午伍佰從南部開重回臺北,經過一座大橋,被陽光的耀眼燦爛吸引而為的,是一次伍佰對自然的感動記錄。(伍佰)"淚橋"的語法比較好玩,我把一些我認為不必要、我免得可以省略的字省去,有些主詞我覺得可以省去就拿掉,把重點的字湊在一起,看看會變成什麼樣子;就算不懂我意圖的人光看字眼,也會感受到有種似懂非懂的氣氛就夠了。我寫"淚橋"這首歌時,我並沒有想要去做一首什麼樣的創作,只是想做一首可以唱得很開心、一堆人可以圍在一起唱的歌而已。
《街角的薔薇》,我不喜歡用刻板的社會印象看事情,我會把社會的濾鏡拿掉來看事情。"檳榔西施"這個concept讓我很開心,因為它讓我想到美的事情,如此而已。感覺這首歌裡面有故事一樣以真誠的聲音,請大家感受他內心的告白。有網友說這首歌感覺像是在講社會邊緣的女性。其實每個任由每個人的理解。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活下去》,主歌一直在提出疑問,副歌則回以一連串的答;兩首歌都是描述這個世界的真實狀態,"活下去"則多了一份理解、包容、接受的溫暖。這首歌既可以讓人聽得淚流滿面,又能治癒人們內心的悲傷。似乎戴上耳機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一個伍佰給廣大歌迷創造的溫暖的,治癒的世界。這首歌就像早春的一陣暖風,捲起你心裡的一陣漣漪。
《白鴿》,加入了對整個社會、人民的關懷,希望能讓大家從專輯中深刻感受到他內心的想法、他的音樂理念。這首歌講述的是關於自由的故事,是說即使受了傷、流著血,還是可以繼續堅強的飛下去。伍佰認為,挫折是無時無刻都在發生的,重要的是如何尋求心靈的自由而再度展翅高飛。看似非常伍佰個人自我世界的'白鴿',其實包含很多人生的探討。對伍佰來說,'白鴿'是他多年來歷練的心情,是旅程中的一個階段(不是終站);因為還在飛,是一張在"飛行中"的唱片。
好了,這些歌中有你們喜歡的嗎?你們認為哪首最好聽呢?如果文章喜歡的話,麻煩動動小手收藏或轉發一下吧。小編這廂有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