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江津臨峰山附近的一戶農家,49歲的陳月(化名)正在和丈夫準備過端午節的東西,這是她患癌以後,在家過的第一個節日。
陳月拉開自己眼皮,指著眼瞼對著丈夫老龔比劃。老龔明白了妻子的意思,「我感覺沒有前幾天那麼難受了,你看我的眼瞼,是紅色的。」陳月是聾啞人,而且不會手語也不會寫字,兩個月前,她剛剛經歷了乳腺癌手術。過完端午節,她又要去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化療了。雖然剛從醫院出院才幾天就又要回去,但比起剛生病時的害怕,現在的她很輕鬆,因為醫院裡有一群「唇語醫護」。
為了安撫她 他們冒險拉下口罩對口型
在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腫瘤中心,陳月是一位特殊的病人,今年4月22日,因為乳腺癌入院以後,陳月就一直是大家的重點關注對象,她不會說話,很多東西都需要丈夫來幫忙轉達。但是很多時候,病人自己的感受很重要,家裡人不一定能幫忙表達。
大家在病房裡都戴著口罩,但遮住了半張臉,護士們沒法看清陳月的表情,手術後她的身體感受也無從探查。陳月不會手語,也不會寫字,但能通過人的口型,能明白別人的意思。
雖然大部分時候,醫護們會和陳月的丈夫溝通,但為了了解到陳月的真實感受,每天,她的主管護師都會站在陳月的床前,拉下口罩,一個字一個字地用口型和肢體語言和她溝通。
「輸了液,有沒有癢?胸口會不會難受?」乳腺腫瘤中心護士王力一邊竭力張大嘴讓自己的口型明顯一線,一邊指了指輸入化療藥物用的輸液管,抓了抓自己的胳膊,又做了一個胸口難受的動作。這期間,陳月一直盯著她,等到王力比劃完,她搖了搖頭。王力又開始下一個問題。這樣的詢問,時常在病房中出現。
鄭曉東給陳月(化名)比劃貧血的表現
怎麼讓她理解「貧血」 醫生拉自己的眼瞼
雖然溝通有障礙,但是讓醫護們感到高興的是,陳月很聰明,也很配合醫生們的治療,在兩個多月的治療中,醫生們很多時候都像在解腦筋急轉彎。
剛剛做完手術的時候,陳月的情況並不算好,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她貧血,需要大量補充營養,但因為化療藥物引起腸胃不適,讓她對吃東西很牴觸。怎麼讓她知道自己身體貧血的嚴重性呢?醫生們反覆和她的丈夫溝通,但陳月仍舊覺得不吃東西沒什麼大不了的。
一天早上,主任醫師鄭曉東帶著醫生們例行查房,走到陳月病床前,大家又說起了她貧血的問題。「我說了,她不聽啊!」丈夫老龔一臉無奈。鄭曉東想了想,他靠近陳月,拉下了自己的眼瞼,「你看,是紅色的。」鄭曉東說,陳月的丈夫把這句話又說給了陳月,看著丈夫的口型和醫生下拉的眼瞼,陳月點了點頭。
他又拉下陳月的眼瞼,「你的是白色的,之所以是白色的,是因為貧血,身體太差了。」說完,鄭曉東拿起了身邊同事的紅色手機殼,又指了指病床的白色床單,「顏色的差異就像這兩個這麼明顯,我身體健康,但你身體內缺少營養,貧血才會這樣。」陳月隨後用鏡子看了看自己的眼瞼,發現真的是白色的,沒有一絲血色,才明白了自己的身體貧血的嚴重性。
從那天以後,陳月開始強制自己好好吃飯,慢慢補充營養,身體也慢慢地恢復了。目前,陳月的身體狀況良好,正處於第四次化療後的休息期,7月初,她將回到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進行下一次的化療,「她們很耐心,我相信她們。」老龔說,妻子一直以來都很排斥陌生人的接觸,但陳月並不排斥回醫院,「她知道誰對她好。」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石亨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