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帶你去旅行,今天我們一起去成都大熊貓繁殖研究基地。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四川是我國「野生大熊貓」主要棲息地,前往成都旅遊最重要的一個旅遊目的地就是看「大熊貓」,當然自然保護區內一般不會對外開放的,所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為了遊客們與大熊貓親近的最佳好去處。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位於成都北郊三環路外,可以乘坐熊貓二號專線直達終點就到了。基地大門(檢票處),是一座抽象熊貓造型、非常具有現代感的白色建築體。整個基地建在一處山坡上,可以乘坐遊覽車也可以自己步行上山,總之根據自己體力量力而行吧。
想與大熊貓有更多的接觸,是需要早一點前往的,大熊貓的早餐一般是 八點半至九點半這段時間,去晚了熊貓們可能吃完早餐又去休息了。基地的內容相當豐富 有大熊貓博物館、熊貓科學探秘館、熊貓產房、熊貓醫院等設施,其它地方基本上都是大熊貓住所了,它們是按照不同的年齡分為成年、亞成年不同階段分別飼養。
景區的最高點就是「月亮產房」,在這裡可以到有的大熊貓還懶在宿舍內,有的 已經在園子內開始吃早餐了,它們吃起竹子來似乎非常專注,慢悠悠的一點一點的,總是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偶爾會有一些幼年熊貓笨拙的在樹上爬上爬下,獨自享受著快樂。月亮產房下面就是大熊貓別墅,裡邊的大熊貓大都吃的吃睡的睡,幾乎都是懶洋洋的的神態,據介紹大熊貓的主食是竹子營養成分較少,所以大熊貓的懶惰少動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是為了保存體力。
沿著觀景道下行,是要經過小熊貓產房的,小熊貓雖然與大熊貓只有一字之差,但它們的屬科是截然不同的,小熊貓體態較小不到兩尺,毛髮呈紅棕色,尾巴似乎能夠抵得上身體長度了,小熊貓身體行動敏捷與大熊貓是不一樣的。
太陽產房內有一張木質大床,周邊是圍欄,躺在床上的熊貓寶寶簡直是萌呆了,或仰臥或趴著,熊貓寶寶的毛髮與成年熊貓也是不同的,顯得非常柔軟,就像一個個熊貓玩具似的。
沿著下山道路,會經過許多熊貓別墅,成年大熊貓們或懶洋洋地坐在木床上吃著小竹筍或爬上大樹,或坐在矮樹叢中逗人快樂,一路可謂是樂趣叢生。位於山腳下的「大熊貓科學探秘館」內容還是非常豐富的,用文字與視頻的方式,向遊客們介紹大熊貓繁殖、遺傳、營養、基因等內容,能讓遊客們獲得更多有關大熊貓的知識。
與其相鄰的「大熊貓博物館」是了解認識大熊貓的最佳場所,近千平方米的展廳向人們展示大熊貓的歷史、生活、保護、前景等內容,同時還分別設有大熊貓館、蝴蝶館、脊椎動物館等,讓遊客觀看大熊貓之餘,還能學到不少知識。
朋友們你有對大熊貓不同的理解與感受,可以評論區留言,期待你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