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碟探索雜誌丨原創
「飛馬當空,銀河斜掛」,這是秋季星空的象徵。
11月的北半球已步入深秋。入夜後,火星閃耀在東方天空,明亮的木星和土星則位於夜空西南方,當空的「飛馬」(即飛馬座)帶著整齊的「秋季大四邊形」在南部夜空越升越高。
組成「秋季大四邊形」的4顆恆星橫跨兩個星座,它們是飛馬座的3顆亮星和仙女座的1顆亮星,中國古人稱它們為室宿一、室宿二、壁宿一、壁宿二。
在中國的古老傳統中,這4顆星被稱為「定星」,表示秋已至,天將寒,應在露重霜凍之前,修葺屋舍,以定心安居。
在越來越冷的北方秋夜,「北落師門」依然是南部夜空最孤獨、最明亮的恆星,它即將與我們共同迎接一場屬於深秋的流星雨和2020年的最後一次半影月食。
11月11日——水星西大距
11月13日——金星伴月
11月17日——獅子座流星雨
11月19日——木星、土星伴月
11月26日——火星伴月
11月30日——半影月食
11月13日
水星西大距
推薦:⭐⭐⭐
在「雙11」這天,水星將迎來2020年最後一次大距,亮度-0.6等,日出前出現在東南低空。
所謂」大距「,就是地內行星(水星和金星)從地球上看,離太陽最遠的時刻。這裡的「距」是角距的意思,即行星與太陽的角距離。從地球上看距離太陽最遠時,水星(金星)在太陽西面(在早晨出現,也稱為「晨星」),就是西大距。
水星的公轉周期僅為88天,因水星離太陽太近,經常淹沒在太陽的光輝中,因此堪稱難得一見。所以,大距(與太陽最大角距28°)時,是觀測它的最好時機。有時候雖然角距較大,但由於水星與太陽的赤緯比較近 (可理解為垂直的距離比較近),也不一定能都觀測到水星。
水星大距示意圖 圖/公共領域
11月13日
金星伴月
推薦:⭐⭐⭐⭐
今天,月亮再次來到金星附近。13日的黎明時分,在天空的東南方,可以看到明亮的金星相伴彎彎的月牙。
因為金星只能出現在日出前的東方天空或者日落後的西方天空,所以金星伴月往往比火星伴月、木星伴月、土星伴月的欣賞性和可拍攝性更高。一輪彎彎的月牙和明亮的金星相伴,有如星月神話。
11月17日
獅子座流星雨
推薦:⭐⭐
11月17日,獅子座流星雨將迎來極大值。
獅子座流星雨很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一般活躍在深秋時節,每年11月中旬迎來極大。2000年前後是獅子座流星雨33年周期的高峰期,目前流量屬於常態,只能算是年度中小型流星雨之一。
今年的11月17日23點多,輻射點(在獅子座的頭部)將從夜空東北方升起,5點天亮前到達天頂。因此,可以在17日、18日的清晨觀測流星雨。獅子座流星雨的流星速度極快,能達到71千米/秒,亮度中等。在城市中的後半夜,每小時可見大約 2 顆流星;在不受月光影響時,較少光汙染的地區,1小時約能見5~10顆流星。
當然,如果期待看到更精彩的流星雨,就要等12月的雙子座流星雨了。
11月19日
木星、土星伴月
推薦:⭐⭐⭐⭐
今年以來,每月一次的土木雙星伴月又來了。11月19日傍晚時,這一天象將出現在西南方天空。
11月19日這次的雙星伴月,三者看上去距離更近了,很引人注目。
日落後朝天空西南方向觀看,一彎新月懸掛在低空,明亮(-2等)的木星懸於月亮右上角,略暗一些(0.6等)的土星則伴於月亮左上角,形成「雙星拱月」的形態,如同深秋夜空的可愛笑臉。專家建議,最好天黑後儘早觀察,因為不久後,它們就會沒入地平線。
11月26日
火星伴月
推薦:⭐⭐⭐
進入11月,明亮的火星總是在日落後如約出現在東南方天空,熒熒似火、熠熠生輝,點綴了深秋的夜空。一直到今年年底,前半夜都是欣賞火星的好時機。
如果天氣晴好,本月25日晚至26日凌晨,夜空將再次上演「火星伴月」的天象。當天正是農曆十月十二,夜空一輪皎潔的盈凸月,將與明亮(-1.3等)的火星相伴,如同夜空中一對深情相望的愛侶。
火星是地球軌道外的第一顆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1/9,半徑僅為地球的約1/2,在許多方面與地球較為相象,是目前人類最有希望建立太空基地、前往移民的大行星。截至目前,人類已向火星發射了數十個探測器,其中就包括我國在今年發射的「天問一號」。它將在明年春節前後,抵達火星上空。
11月30日
半影月食
推薦:⭐⭐
「30日這一天,日落後,我們能看見月亮在東方(天空)出現。此時的滿月,其實正在發生不太明顯的半影月食,視力好(的裸眼觀測)或者用長焦鏡頭拍攝,會發現,月亮的左上角暗了一些。」國家天文臺科普主管袁鳳芳老師說。
半影月食,是月球移入地球的半影區,照射月面的部分太陽光被地球遮蔽,因此而形成,肉眼裸視不易察覺,只有食甚時,能夠觀察到月面靠近地影中心的部位較為暗淡。
半影月食示意圖 圖/公共領域
11月30日的半影月食,初虧在下午15點30分,食甚時間為傍晚17點42分,入夜後的19點55分復圓,最大半影食分為0.855,全部過程歷經4小時26分鐘。鑑於月亮將在月食開始後升起,我國大部分地區能見到月出後的部分月食過程。
以2012.11.28在北京地區觀察到的半影月食為例
可以看到月亮左上角略暗的樣子
圖/牧夫天文論壇
半影月食可見食分:
食分>0.7,肉眼可見
0.4<食分<0.7,肉眼難以看見
食分<0.4,肉眼不可見,須借用天文望遠鏡
資料來源:南鬥天文 中國新聞網 北京日報 新華網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文中圖片版權歸屬著作權方。任何形式的媒體或機構轉載和摘編,請聯繫「飛碟探索雜誌」公號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