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公司
12月14日,中來股份(300393)再度報漲8.99%。而自12月9日披露控股子公司取得重大技術進展的公告後,該公司近三個交易日股價累計漲幅已超30%。
稱技術進展對利潤影響有限
12月9日,中來股份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泰州中來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泰州中來」)生產的TOPCon電池量產轉換效率已達到24.5%,是國內最高的量產效率。公司運用了新一代J-TOPCon 2.0技術,該技術使用了全球領先的POPAID工藝技術,相較於採用LPCVD的TOPCon1.0技術,J-TOPCon2.0技術工序少、無繞鍍、鍍膜厚度可實現±0.1納米可控,可獲得更高的轉換效率和良率。
據稱,該轉換效率的突破是公司在N型單晶領域長期堅持自主創新的結果,也為公司下一步實現轉換效率25%的目標和產能擴張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進一步提升公司內在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將有力推動光伏行業技術的持續進步,推進光伏行業整體持續發展。
受此消息影響,中來股份12月10日股價暴漲20%,隨後兩個交易日也相繼上漲3.67%、8.99%。
對此,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曾對中來股份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量產轉換效率」的具體含義,並結合測試批次產品中轉換效率達到24.5%的具體比例及變動情況說明採用「量產轉換效率」進行描述是否符合行業慣例,能否準確合理反映公司的技術水平。
此外,關注函要求公司核實說明《技術進展公告》披露前你公司對外發布相關技術進展信息的情況,包括但不限於時間、場合、知情人員範圍、披露的具體信息等,是否存在違反信息披露公平性原則的情形等。
雖然尚未對關注函進行回復,但中來股份在12月14日晚間披露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特別提示稱,泰州中來本次生產TOPCon電池(實現轉換效率最高達24.5%)的產線系公司在現有的一條TOPCon電池產線上使用新型POPAID技術創新工藝升級而成,該條產線目前產能僅100MW左右,約佔公司電池總產能2.1GW的4.76%,測試結果顯示,轉換效率達到24.5%的產品在該測試批次中佔比較低,本次技術進展對公司未來的利潤影響有限,短期內將不會對公司形成業績貢獻。
高效電池組件項目持續推進
2019年中來股份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1000萬張,每張面值100元,募集資金總額1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9.9億元。為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加快公司在高效電池組件領域的產能和技術布局,公司將部分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用途變更為「N型雙面高效電池配套2GW組件項目」和「高效電池關鍵技術研發項目」。
12月14日晚間中來股份公告稱,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到帳後,公司和募投項目實施主體中來光能科技(衢州)有限公司積極協調推進項目建設,但因外部環境變化,配套條件未達到項目啟動要求。同時,為保持公司在N型單晶電池領域持續的領先地位,公司啟動了N-TOPCon2.0技術的研發,並已經實現中試線小規模量產,單晶電池的轉換效率逐步提升,但工藝和定製設備仍需要時間來優化和穩定;此外,電池重要的原材料-矽片正經歷第3次尺寸變革,矽片大型化成為未來趨勢,矽片尺寸的增大直接影響項目的設備選型和工藝優化安排,尺寸線路尚未統一,相關設備仍未完全成熟。經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和第三屆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延期的議案》,同意對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進度進行優化調整,將「年產1.5GW N型單晶雙面TOPCon電池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延長至2021年3月31日。
截至公告披露日,項目的可行性未發生變化,公司將綜合考慮市場及公司自身情況,在新生產工藝穩定達到量產標準以及矽片尺寸相對明朗之後,迅速啟動「年產1.5GW N型單晶雙面TOPCon電池項目」進行投資建設。
中來股份公告,公司已於2020年第一季度末開始實施N型雙面高效電池配套2GW組件項目,項目共四條產線,截至2020年9月30日,三條產線已建成投產,累計實現效益2596.64萬元。
此外,公司高效電池關鍵技術研發項目已於2020年4月完成高效電池關鍵技術研發項目立項,研發項目包含四個子項目,分別為效率>25%的n型鈍化接觸雙面太陽電池的研發、效率>25%的IBC太陽電池關鍵技術研發、效率>26%的TBC太陽電池關鍵技術研發、效率>26%的疊層太陽電池關鍵技術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