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動物,已經「真實」到這地步了?

2020-12-03 秒聞視頻

從小我們就聽說過「仿生學」,就是借鑑動植物來研發新科技。比如說,蜂窩煤、蛤蟆鏡、蝙蝠俠……好吧,正經例子還是不少的,比如模仿蒼耳的尼龍搭扣、模仿荷葉的自潔材料等等。要說最早的仿生學使用者,很有可能就是咱們古代的魯班,他從有著鋸齒的樹葉上得到啟發,發明了最常用的伐木工具——鋸子。魯班可能沒想過,自己開創性使用的仿生學,能被2000多年後的人們,對此依舊樂此不疲。

把攝像機棒在雞頭上 你是認真的嗎?

戴夫,一名來自美國的攝影師,入行多年的他一直在尋找更好的方法,來提升自己的攝影技術。

雖然戴夫做了很多嘗試,但是他依然沒辦法攻克攝像機防抖這個難題。知道他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個視頻:

「挖掘」到這段寶藏視頻以後,戴夫立馬按照網友的說法,用自家的雞試了試:

這隻名叫利茲的雞沒想到,它的噩夢才剛剛開始。戴夫先是設計了一些既靈活又輕便的穩定器樣機,然後把挑選出來的樣機,綁在了利茲的腦袋上。

小試牛刀後,戴夫發現這套攝像裝備的穩定性奇佳。隨後利茲就開始了走南闖北的生活。

為什麼雞頭能防抖呢?一種觀點認為,這都是為了維持視線穩定,人類和大部的哺乳動物,主要依靠眼睛的移動來調節視線,而對鳥類來說,這招可不太好使。為了更好的飛翔,鳥類演化出了比例大得出奇的眼睛,眼球的轉動也因此受到限制,於是維持視線穩定的重任,只好轉交給脖子和腦袋上的肌肉了,所以那些善於飛翔的鳥類,往往也用擁有最佳防抖性能。就連人類研發的例如斯坦尼康這樣的防抖穩定器,也要甘拜下風。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由於人類無法控制鳥類往哪邊看,成了這套設備的硬傷,所以雞頭防抖拍攝法並沒有廣泛應用開來,充其量只是在手機、相機等廣告中出現而已。

仿生既可以給人類帶來靈感 還可以現學現用

但是,人類從動物身上學到的東西,遠不止於此。從達文西開始,人類就想像著自己能真正翱翔於天際,但是隨後的幾百年內,依然沒有人能夠擺脫陸地的束縛。直到一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奧託·李林塔爾的德國工程師,通過長時間觀察鳥類的飛行後,製造出了仿生的滑翔機,還真的飛上了天空,當然,這樣的飛翔,是短暫的。

雖然李林塔爾在1896年的時候,因為滑翔機意外墜落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這些開拓性的飛行經歷,依然為美國萊特兄弟的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駕駛飛機進行動力飛行。

雖然這次飛行的留空時間只有短短的12秒,飛行距離只有微不足道的36米,但它卻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動力、載人、持續、穩定和可操縱的重於空氣飛行器的首次成功升空並飛行,標誌著人類徵服天空的夢想開始變為現實。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人類飛行器經過不停的革新迭代,不僅大大提到了人們的出行效率,而且還把太空人送上了月球,把探測器送上了火星。

這一切都源自於地球上第一隻學會飛行的鳥!

飛行的難題解決後,人們又將目光轉向了水中。雖然鯊魚並不是世界上遊泳最快的魚類,但是說到節能,似乎鯊魚更勝一籌,因為它總是能做到事半功倍。為了找到其中的原因,人們將鯊魚表面放大幾百倍後,發現鯊魚皮的表面中央部位有脊狀突起,這些突起的部位,鎖住了皮膚表面的一層水,減少了鯊魚遊泳時的阻力。

換句話說,遊同樣的距離,鯊魚只要費別的魚一半的力氣就行了。

基於這個發現,泳衣製造商已經設計出了仿生泳衣,表面附著鯊魚皮般的微小突起,另外,他們還分析了遊泳運動員的體形,然後像鯊魚一樣,在最有效的位置設置了脊狀突起,理論上,這種設計可以減少4%的阻力,雖然數據看起來不顯眼,但是在頂級運動員的競爭中,卻意義非凡。從2000年問世以來,運動員穿著這款泳衣打破了多項世界紀錄,到2009年7月,國際泳聯決定於2010年5月起,全球禁用這款高科技泳衣。

逼真的仿真機器人 真的只屬於看著炫酷系列嗎?

科學家們最大的樂趣,就是製造各種仿生機器人。木蟻是一種大規模群居動物,它們正在對巢穴周圍的森林地表,進行大掃蕩,尋找各種微小的食物。一旦它們找到特別滿意的食物來源,就會召集更多的工蟻來幫忙。

而來自西英格蘭大學的科學家們,卻把普通人眼中的神奇,變成了現實。他們設計出了一群能移動圓盤的機器人,給它們植入了一些簡單的規則。第一,如果碰到圓盤,撿起它,第二,如果碰到牆壁或者是其他機器人,轉身,第三,如果手中有圓盤的時候,碰到另一張圓盤,然後放下它。就這個,沒過多久,這群機器人就把散落在各地的圓盤,整齊地摞在了一起。

在德國,有一家名為費斯託(Festo)的公司,專門製造各種炫酷的仿生機器人,從天山飛的地上跑的到水裡遊的,這家公司把各種動物都模仿了個遍。

雖然就目前來看,費斯託公司研製出來的仿生機器人,大部分都屬於看著很牛卻實際作用不明顯的系列,但這些機器人中用到的各種高端工藝、自動化驅動、機械臂、模塊、人工智慧等技術,卻能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當中。對此,我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詞語就是:厚積薄發,說不定哪一天仿生機器人的春天就悄然到來了,如果等到那一天再開始研發,豈不是已經晚了幾個世紀?

相關焦點

  • 看完才知道,機械仿生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
    這款仿生蜻蜓不但可以實現減速和急轉彎,還能做到懸停和倒退。而這隻仿生袋鼠卻能夠完成連續跳躍甚至可以跳過40公分高的障礙物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最讓人瞠目的還是這群3D列印的 仿生螞蟻 這隻仿生章魚觸手和真的章魚觸手一樣附有吸盤,整體採用可氣動驅動的柔軟矽膠結構。
  • 這些優秀的仿生機器人,有些已經開始應用
    而現在,人類開始進一步對大自然探索,我們需要擁有其他生物的能力,仿生機器人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類的世界裡,它們像真實的動物一樣,擁有特殊的能力,用於從事人類無法勝任的工作!上周我曾做過一期類人機器人的節目,在節目裡說,類人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遠不如仿生機器人有優勢,那麼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無看看這些優秀的仿生機器人。
  • 仿生技術發展,仿生機器鳥
    仿生技術已經不陌生了,從模仿動物鱗片的屋頂瓦楞,到利用蝙蝠回聲定位系統的雷達。 在科技上動物們一直在給我們人類一些啟示,而現在隨著仿生科技的發展。讓一隻小鳥進入了我們生活當中,進行科學研究和作為孩子互動娛樂帶來了新的體驗。
  • 世界上最醜的十種動物,幾乎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
    雖然長相醜陋,但這種物種已經瀕臨滅絕,已經被劃為重點保護動物。9.疣豬這是一種醜到天際的豬,相貌極其醜陋,醜到慘不忍睹的局面。扁長的鼻子使它們看起來就像個窩瓜一樣,這就是正宗的鞋拔子臉。它那下垂的皮膚,就像個小老頭一樣,而且專門吃動物腐壞的屍體。6.星鼻痣這是一種無法描述的動物,已經醜到面目全非的地步,因為你根本分辨不出來它的五官長在哪裡。
  • 「動物」也要逆天 這些仿生機器人會讓你目瞪口呆
    在如今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中,常常能看到生物學的身影,因為仿生能夠幫助機器人更好地適應自然。近年來仿生機器人的發展也催生了許多有趣、創意十足的發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鴕鳥Cassie   以人類為靈感的雙足機器人已經很常見了。而研究人員受到鴕鳥這樣大型雙足動物的啟發,創造了仿生機器人Cassie,它跑起來速度非常快,而且無頭的設計能避免摔倒。
  • 人工眼球仿生腿?這不是科幻片這是當前的真實世界
    EC-EYE目前正在計劃進行動物和臨床試驗,如果順利的話這項由麻省理工大學生物機電一體化研究室研發的「仿生腿技術」,幫助越來越多殘障人士能獨立行走,跟正常人一樣奔跑跳躍。這不是編劇們天馬行空憑空想像,在機器人身體裡植入高精度相機模擬人類眼睛的案例比比皆是。
  • 德國逆天的仿生機械,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20世紀50年代Festo 最先認識到氣動對工業自動化的重要性,並成為了世界氣動自動化領域的領導者。仿生機械就是模仿生物的形態、結構和控制原理設計製造出的功能更集中、效率更高並具有生物特徵的機械。研究仿生機械的學科稱為仿生機械學,它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由生物學、生物力學、醫學、機械工程、控制論和電子技術等學科相互滲透、結合而形成的一門邊緣學科。
  • 【仿生科普】仿生科技,即將顛覆自然
    這家逆天的公司以採用大自然的靈感來設計動物機器人而聞名,種類多到足以開動物園了。 神秘的Festo實驗室Festo每年都會推出一些令人嘆為觀止的仿生機器人,確切的說是動物機器人,該項目今年的主題是「加入該網絡」。想像一下,一群機器人可以分工合作、團隊合作,太可怕了。。。
  • 動物家具創意:仿生設計 潮爆眼球
    個性創意 要愉悅感  如今人們在追求簡約時尚風格的同時還會把自然元素融到一起,尤其是一些新銳設計師會把動物形態與人們的生活相連,並且設計出一系列與動物相關主題的家具,給人一種新穎的視覺感受。這類動物家具的出現,折射出家具設計和製造者們正努力打造釋放自我、與自然零距離接觸的生活森林,為日漸麻木的心靈注入一份清靈。  仿生設計 歷史悠久  野性不羈的大自然為設計師帶來靈感的原始素材,家具設計演繹仿生的概念歷史悠久。
  • 逆天的仿生科技,機器人界的動物世界!
    它是一家來自德國的專門生產黑科技的自動化公司:Festo 這家公司的獨門絕活是:以大自然為靈感,設計生產各種仿生動物機器人,並且異常逼真!它發布的仿生機器人涉及海豚、袋鼠、螞蟻、海鷗、水母、企鵝、蝴蝶等,每一隻都模仿的惟妙惟肖,美到驚豔。
  • 非晶合金材料在仿生領域中能否「展翅高翔」?看德國仿生機械
    Festo最初的仿生動物是一條名叫Airacuda的仿生魚。初期的仿生動物機器人從外形看還是有些粗糙。這條機器仿生魚依靠氣動肌腱,可以生動地遊來遊去,它的頭部有一個真空氣倉,使它不僅能夠實現靈活擺尾,還可以上浮和下沉。後來Festo又做了一條仿生比目魚,這條魚的外形已經相當逼真了。
  • 當含羞草遇上變色龍,仿生材料學已經不再局限於模仿
    然而我們可能想不到的是,這在仿生科學家的眼裡就是生物到材料的轉化!科學家從含羞草和變色龍中獲得靈感,並造出「會捲起來」的人工血管、能為青光眼患者監測眼壓的美瞳……出品:"SELF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以下內容為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杜學敏演講實錄:每天午飯後,我都會和同事在我們研究院裡面溜達一圈,去挑逗挑逗院裡面的花草。
  • 這些仿生機器人真是逆天了
    一談到仿生技術,就不得不說起德國一家著名的氣動元件和系統的製造商--Festo。這家逆天的公司以採用大自然的靈感來設計動物機器人而聞名,種類多到足以開動物園了。。 神秘的Festo實驗室Festo每年都會推出一些令人嘆為觀止的仿生機器人,確切的說是動物機器人,該項目今年的主題是「加入該網絡」。想像一下,一群機器人可以分工合作、團隊合作,太可怕了。。。
  • 全球八大最「噁心」的仿生動物機器人
    「仿生機器人」是指模仿生物、從事生物特點工作的機器人。目前在西方國家,機械寵物十分流行,另外,仿麻雀機器人可以擔任環境監測的任務,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二十一世紀人類將進入老齡化社會,發展「仿人機器人」將彌補年輕勞動力的嚴重不足,解決老齡化社會的家庭服務和醫療等社會問題,並能開闢新的產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 4種十分先進的仿生機器人,原來人類的科技已經這麼發達了
    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人類有很多發明都是受到動物的啟發才研製成功的,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仿生學機器人。仿生機器狗這是波士頓機器人公司設計的一款新型機器人,它身體中安裝了一套平衡系統,可以在四條腿做出靈活動作的同時頭部保持平衡。機器人的頭部也是一隻十分靈活的機械手,可以模仿人類的手臂做出各種動作,因此可以幫助人類做很多簡單的家務。
  • 仿生AI「黑科技」 漢王仿生撲翼鳥Go Go Bird1000亮相上海玩博會
    展廳內,出頭鳥201和Go Go Bird 1000系列仿生撲翼鳥亮相,這也標誌著漢王科技在開發仿生撲翼飛行器領域翻開了新篇章,進一步推進撲翼飛行器創新,走向消費市場,持續增強在撲翼飛行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 透過原子隧道:進入微觀層面的軍事仿生技術
    (來源:NASA)堅過金石,輕比鴻毛:各式各樣的仿生材料時至今日,「蛛絲強過鋼絲」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難免有讀者要問:蛛絲的神話始終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到底有沒有這回事呢?當然有,蛛絲作為「高層次的複合材料」,幾乎達到了組分材料配比最優化的地步,只不過由於過分複雜,現在還無法進入量產。
  • 透過原子隧道——進入微觀層面的軍事仿生技術
    【解讀軍事仿生技術④】在電子顯微鏡,乃至於更精進的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誕生和普及之前,人類的仿生學其實還都停留在比較「宏觀」的地步:生物的細胞和細胞之間、分子和分子之間到底有些什麼奧秘,唯有這些看得到微觀世界的「小人國之門」才能解明。而顛覆傳統意義上「仿生學」含義的變革,就正是自微觀世界中迎來發端。
  • 研究顯示,格陵蘭島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人類之所以一直談論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命安全。在2020年,地球各地都出現了歷史高溫的現象,在這樣的高溫環境下,地球的冰川也在加速融化。
  • 這款仿生機器人手指,完美複製了人手的關節骨骼結構
    近些年來,仿生機器人手是一個研究熱點,雖然靈活是他們的優點,但畢竟不是真實的人手,無法比擬一系列真人手可以做到的事情。靈活的機器人手無法處理重物,可以處理重物的剛性機器人手卻需要複雜的製造或控制才能靈活一點,那麼我們自然想把兩者合二為一,最近就有科學家完成了這樣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