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超與PPTV的解約風波引發廣泛關注。
△ 英超官方發布聲明稱,已經終止與中國地區轉播商PPTV的合約,援引的理由是PPTV拖欠首年1.6億英鎊的版權費達半年之久。
△ 然而PPTV卻給出了不同的故事版本。聲明稱,終止與英超的合作是因為在版權價值方面存在分歧,而非拖欠版權費。兩方各執一詞,但卻讓喜愛英超的眾多中國球迷扼腕。PPTV和英超官方的轉播合約籤訂於2016年,2019年至2022年這三年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轉播權以5.64億英鎊的總價被PPTV購得,沒想到這一備受矚目的合約卻被提前解除。針對此次解約風波,媒體給出了不同解讀,甚至有英媒暗示這與中英關係的緊張氛圍有關。
然而,總的來看,此次PPTV與英超的解約更像商業爭端,與疫情衝擊有關,而無明顯理由相信這次風波牽涉到中英兩國關係。
商業行為被賦予政治解讀
由英超引發的關於兩國關係的猜測已不是第一次。今年7月23日,央視對英超部分場次進行直播,但對最後兩輪比賽停播,引起外界廣泛猜測,亦有英國媒體在中國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就此詢問,但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並不掌握具體情況。此番PPTV與英超的解約再次引發輿論對中英關係的猜測,也說明了當前中英關係確實存在一定問題。
今年以來,英國政府改變了此前對華為5G問題的立場,一變再變、日漸強硬,最後要求限期排除所有華為5G設備。
△ 7月14日,英國政府正式宣布,自2020年12月31日以後,英國將禁止購買任何全新的華為5G設備。不僅如此,華為還將被徹底從英國的5G網絡中移除,最終時間是在2027年年底。
很顯然,英國在華為問題上的決策並非根據市場原則,也未拿出所謂安全漏洞的依據,而是在美國施壓下的政治決定。這不僅與其自稱的自由主義開放經濟立場嚴重不符,也在事實上引發了西方國家的效仿。華為5G問題的國家安全化和嚴重政治化,使這一國際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此外,英國在香港問題上多次幹涉中國內政,毫無依據地反對香港國安法,改變BNO政策,暫停對港引渡條約……這不僅對香港繁榮穩定無益,也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
不僅如此,英國內部的一部分反華分子迫不及待跳上美國「新冷戰」的戰車,大肆歪曲攻擊中國的抗疫成就,鼓譟「全面重置對華政策」,實際上是想推動英國政府與川普政府徹底捆綁,對中國「政治清算」「經濟脫鉤」。
儘管英國政府並未接受這一論調,但英國執政黨內的反華潮流對中英關係的氛圍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正是因為中英關係當前的問題,才使得英超與PPTV正常的商業行為被草木皆兵地賦予了國家層面的政治解讀。
中英關係處在十字路口
從另一個角度看,先前英超與其中國夥伴的合作恰好說明了中英合作的互補性。PPTV與英超的轉播合約絕對是雙贏合作。作為英超聯賽最值錢的一份海外轉播合約,它不僅在短期內讓英超賺得盆滿缽滿,長期來看也會為英超佔據中國這一龐大市場打下基礎。
而作為世界最好的聯賽之一,英超強隊眾多、球星雲集,比賽節奏快、競爭激烈,極大地滿足了中國球迷觀賞和競技的需求,也為國內激烈競爭的網絡播放平臺添了一把火。
英超與國內轉播商的契合正是中國龐大市場和英國專業產品的高度契合,是中英務實合作內在生命力的一種體現。
就連鼓譟對華脫鉤的英國反華分子和「冷戰分子」都抱怨中英經貿過於緊密導致「牽絆太多」,而中英之間千絲萬縷的經貿人文紐帶正是說明了中英關係的內生動力。
但這股強韌的力量目前在英國受到不少幹擾,使得中英關係走到了十字路口。
中英合作不應該如英超與PPTV合作一般,備受期待卻因故早夭。
兩國需要保持理性
對英國而言,中國始終是機遇而不是威脅,是增量而不是減量,是解決方案而不是挑戰和風險。無論是雙邊經貿合作還是國際事務協調,作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力的兩個國家,中英之間的巨大合作空間和潛力不容否認。
英國國內一些人絲毫不顧中英合作的內在合理性,試圖將中英合作推倒重來,這只會使中英關係走進死胡同。
當前中英關係遇到一些挑戰,但這不應成為中英關係的全部,兩國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不同,難免存在分歧,因而更要加強接觸和溝通,推動相互「掛鈎」。
英國不應忘記與中國成為夥伴時的「初心」,中方也希望和英方繼續做朋友而非對手,兌現中英合作的潛力,釋放中英合作的生命力。
站在中英關係的十字路口,中英兩國應保持理性,以智慧之道化解分歧與矛盾,避免政治裂痕加深。
撰文 / 張蓓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 助理研究員)
編輯 / 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