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華軒
"嚏噴"者,鼻黏膜受刺激而引起猛烈帶聲噴氣之現象也!若伴隨鼻涕連續流出,乃感冒之徵兆,不可小覷矣!
若只是單純的貿然的一個"嚏噴",那可就不簡單了,可以說道說道了,這裡面可是大有內容!
"嚏噴",本來就是一個人體自然現象,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然而,在我們神秘的東方文化中,被賦予了一個奇妙的說法。在民間很流行的說法是:但凡'打嚏噴',那就是有人正在思念你。不管兩個人相聚多遠,即便是十萬八千裡也無妨,只要一方有思念,這一方立馬接收到感應,馬上打個"嚏噴",這樣就把一個自然現象與意念聯繫到了一起,是一種超自然的現象,神神乎乎的。於是乎,人們打完嚏噴,就開始浮想聯翩。"啊-嚏!這是誰在想我呀。"
其實,這種說法也有好處。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外出的丈夫如果常年不歸,音訊皆無,就這麼一個"啊-嚏!"安慰了在家寂寞孤苦守空房的妻子,"夫哇,你還沒把小奴家忘了,……"不知是嚏噴的作用還是激動所致,晶瑩的淚水已經掛在了妻子的眼角。
在我們通訊發達的現代,也練就了張口就來"瞎話"。假如正在熱戀中的女子,"啊-嚏!"一聲,趕緊給男朋友打電話,"喂,親愛的,你剛才想我了嗎?"即便是不太機靈的小夥子也會馬上應答,"啊,啊,是啊,我正想你呢。"你看看,神神乎乎的"啊––––嚏!"得到了驗證。
民間那些光棍漢們,也靠此來慰藉自己。"啊--嚏!這是哪家的閨女想男人啦。"你看看,一個嚏噴給久旱燥熱的光棍,帶來了一絲清涼。
"打嚏噴預示有人思念"的習俗始於何年代?
近來讀《詩經》,有了重大發現。原來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打嚏噴預示有人思念的說法。《詩經》"終風"其中有一句,就道出了這個意思。
"終風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願言則嚏。
曀曀其陰,虺虺其雷,寤言不寐,願言則懷。"
這是一首,少婦思念情人的詩。
用白話來解釋就是:(其中"言"字為語氣組詞)
刮狂風雲蔽日,陰雲淹沒太陽,醒來難入睡,願他打嚏噴,知道我在想。
天空陰雲密布,雷聲轟鳴炸響,醒來難入睡,願他悔悟,能把我來想。
由此看來,打嚏噴表示有人思念的習俗由來已久。至少已經有三千年了。
這種超自然的說法,會不會將來被科學證實是真實存在的呢?也許吧!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也是一步步深入的,開始,人類把感覺到的東西,認為真實存在,感覺不到的東西,就認為是虛幻的不存在的,後來,X光等不可見光,電磁波,物質波等,被科學證實它們雖然人們感覺不到,但是,是真實存在的。
"啊––––嚏!"的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感應現象,會不會被證實是真實存在呢?也許"未來"會得到證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