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更輝煌——《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入選核心期刊...

2020-12-05 山東科技大學

 

今年9月,一紙承載著榮譽和希望的通知單,寄到了學報編輯部,《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7年版(即第8版)之「綜合性科學技術」類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中再次有了「科大聲音」。

消息傳來,全校無不歡欣鼓舞,為之振奮。「入選核心是幾代學報人多年為之奮鬥的必然結果」,學報編輯部主任傅遊堅定地說,它承載著全校教職員工對學報創辦「中文核心期刊」的殷切期望,更滲透著學報編輯人員付出的無數心血和辛勤汗水。

著名教育家王亞南曾說:「要辦好大學,必須抓好兩件事,一是教學,二是學報。」這說明了學報之於大學的重要性。而學報入選核心期刊,代表著學校的科學研究質量和學術影響力。多年來,學校狠抓學報建設,重質量、重特色、重成效;學報編輯人員肩負學校的重託,莊嚴承諾:一定要創辦核心期刊。

傳承學報精神 開拓進取之路

學報作為一所大學的代表性學術刊物,是教學科研人員發表科研成果的重要平臺和進行對外學術交流的主要窗口,同時也是扶植學術新人不斷成長的沃土和園地。

「學報是一所大學科研工作和學術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辦得好不好,事關一所大學的學術聲譽。」在一次學報編輯部內部交流活動中,每一名編輯都深深認同這句話。大家紛紛說,「創辦一流大學首先要有一流的學報」「我們要更加投入,為學校發展貢獻力量」「要再次把核心爭回來」……

說「再次」,是因為《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的前身《山東礦業學院學報》曾在1992年4月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1版)「煤炭開採類」核心期刊,由於當時這種社會性的評刊活動剛剛起步,多數辦刊人並未在意或者缺少一種品牌保護意識,所以不經意間這份榮譽便遠離而去。

幾年後,國內各種期刊評價機構不斷湧現,一些重要期刊評價體系和成果被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用於科研管理和評價,期刊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也導致一般期刊優質稿件越來越少,辦刊陷入日益困難的境地。學報與「核心」二字闊別了很久。

如何將學報辦成中文核心期刊,如一塊巨石壓在學報編輯人員心上,核心期刊也成為學報人不能捨棄的一種情結。

1999年學報創刊20周年之際,學報編輯部提出了「以一流的工作,辦一流刊物,創核心期刊」的目標,但由於沒有形成有力的辦刊體制與激勵機制,辦刊雖然略有起色但進步並不顯著。1999年底,學校更名為山東科技大學,特別是遷至青島以來,學校大建設、大發展的局面為學報的發展提出了新的任務,也提供了新的舞臺。

2006年,學校「十一五」發展規劃(2006-2010)提出了在建校70周年(2021)之際將學校初步建成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的綜合性、研究教學型高水平科技大學的奮鬥目標。學校的發展目標鼓舞激勵著學報全體編輯人員,「學校在發展,學報怎麼辦?」學報人苦苦思考,每個人在心中繪製著學報的發展藍圖。2007年,學校發布《關於加強學報建設爭創核心期刊的意見》,將進入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作為未來10年的奮鬥目標。這些都為學報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自此,學報人以「高水平科技大學必須要有高水平期刊相適應,以高水平的期刊促進高水平科技大學建設」的目標自我激勵,開始了10年爭創核心期刊的歷程。

服務學校建設 創新辦刊理念

回顧這些年學報的發展,既經歷過不少的困難和迷茫,也有許多的收穫。可用「艱辛備嘗,柳暗花明,揚帆起航,喜結碩果」十六字來概括這段特殊的發展過程。

有了明確的目標,學報人開始了具體細緻的工作。但在工作過程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沒有優秀稿源、沒有專業人員……多個難題迎面而來,編輯們皺起了眉。

該怎麼辦?經過一次又一次的交流討論,大家心中的烏雲漸漸散去,一致認為:「沒有條件,要創造條件;沒有專業能力,要提升專業能力……總之,必須克服一切困難。」

為了辦刊事業的發展,學報編輯部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明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大家紛紛投身於學報的改進和完善之中。這無疑是又一次的艱苦創業。

充足、優秀的稿源是學報發展的基礎和源泉。首先,要提高學報稿件的質量。「好稿件是約來的,不是等來的」。秉承這種觀念,學報責任編輯們走出辦公室,開始走訪約稿。由於之前學報(自科版)未入圍北大核心,約稿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不知多少次,剛開口約稿就被人拒絕;不知多少次,責任編輯花費大量心血修改到位準備見刊的稿件被作者撤稿改投他刊。但為了心中的目標,大家沒有放棄,堅持走訪學院和創新團隊,當面向各學科編委會委員、高水平SCI論文作者以及青年學者約稿,邀請他們主持專刊、專欄,請他們帶動團隊向學報投稿,爭取到一批具有很高學術水平和學術影響力的稿源。

這期間,學報得到了很多無私的幫助和支持。「科大學報科大人辦」「自己的學報一定支持」「我手裡剛好有一篇要投SCI三區的稿子,不投了,先支持學報」……學校很多學者紛紛將優質的稿件投到學報;有多位編委和專家主動為學報牽線搭橋,向國際、國內學術會議推薦學報,以組織專刊、專欄、專題的方式支持學報工作;還有幾位熟悉期刊發展的編委時常與學報負責人討論辦刊思路,為學報發展提供好的建議和意見。

一名好編輯首先必須是學術專家。有了「編輯學者化」這個認識,學報編輯部開始了「團隊」的建設工作。傅遊介紹說,「我們一定要打造一支學術化編輯團隊,成為學報發展的中堅力量。」

為此,4名編輯均加入學校相關學術團隊,積極參與學術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專業能力。目前1人為學院的教授、學術團隊帶頭人,3人為學院科研團隊的學術骨幹;要求編輯每年必須參加國內專業學術會議,與高水平團隊和作者進行深入交流,把握相關學科專業領域發展脈絡和前沿;鼓勵編輯人員積極開展期刊出版理論研究,掌握期刊發展規律,深入思考期刊發展的關鍵問題,撰寫發表研究論文,提高編輯理論能力;針對實際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定期組織編輯部專題討論,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積極參加期刊出版領域各類研討交流會議,與國內同行交流辦刊經驗,拓展辦刊思路……

隨著一系列具有實質作用的舉措落地生根,編輯團隊的期刊專業知識、編校技能、現代信息傳播手段的運用能力均得到提高,學報(自科版)現有編輯不僅大多取得了博士學位,而且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子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級課題2項,作為主要人員(前2位)參與國家級、省級項目4項。近三年,發表編輯出版相關領域論文6篇(其中CSSCI 3篇,SCD 1篇,中文核心1篇,普刊1篇);先後獲得全國理工農醫院校社科學報聯絡中心、青島科技編輯學會期刊編輯學研究項目5項;2人獲得山東省期刊學會優秀主編榮譽稱號;2人獲得山東省期刊學會優秀編輯榮譽稱號。

經過多年的負重前行和紮實的工作,學報終於告別困頓迎來新生。「現在看來,正是我們克服困難,堅持發展的不懈努力,為學報獲得核心期刊提供了不竭動力。」學報編輯部副主任李磊介紹道。

加強學報建設 突出辦刊特色

高校學報如何進入核心期刊?關鍵還是提高學術水平。

一份學報的辦刊方向、宗旨、性質、受眾,是學報編輯活動的靈魂。若想脫穎而出,就要有特色,有質量,有服務。

學報的特色化首先表現在學術導向方面要有特色。學報(自科版)立足校內高水平學科平臺和團隊等資源,創新學報發展理念,以校內優質學術資源作為學報發展的源泉;創辦院士論壇,邀請院士發表綜述類的學術論文;積極協助承辦國際國內會議,先後協辦「第十屆全國技術過程故障診斷與安全性學術會議」和「第四屆礦山災害預防控制國際學術會議」等會議,出版相關專刊4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緊緊圍繞提高學報論文質量這一中心,由作者、高水平專家群、審稿專家、責編、主編、審讀專家、讀者等組成期刊學術共同體,各司其職,相互促進,通過良好有效互動,實現稿件質量和學報出版質量的提高。

欄目是學報的窗口,也是辦刊宗旨和特色的具體表現。學報的特色化主要表現在欄目的特色化。學報(自科版)圍繞各學院的學科平臺和特色研究方向,先後推出「測繪·遙感·信息」「土木建築」「能源與環境材料」「計算機技術」「數學與系統科學」「交通工程」「物理與基礎科學」等欄目,精煉出版內容,逐步改變了大綜合現狀,凸顯了學校的學科優勢與辦學特色,同時,也讓學報有了自己的特色。

「我們的辦刊特色還表現在,編輯們不只是論文的經手者和見證者,更是論文研究的促進者和參與者。」傅遊告訴記者。

在稿件評審過程中,責編積極與審稿專家溝通,請審稿專家在評判論文研究方法的創新性、先進性、正確性、有效性等方面的基礎上,給出宏觀建議,提高論文層次和水平。

「本著為學報負責、為作者負責的精神,要求責編下深功夫研究每篇論文,對論文的學術水平和價值進行客觀評價,結合評審專家意見,從思路、方法、內容到格式對論文提出準確建議;在校稿過程中,嚴把出版質量關,確保學報出版質量。」傅遊介紹說。

有一次,一名編輯連續3天與作者詳細推敲論文中定理證明過程,最後發現其畢業論文理論體系缺陷,作者感激地一直說:「謝謝老師,幫我發現了錯誤,如果答辯環節才發現,我就無法準時畢業了。」還有很多學生作者來電話或電子郵件表示:「仔細比較初稿和最終定稿,發現從研究內容、水平到文字表達方面都有很大提高」「謝謝老師,您的建議啟發了我的研究思路,讓我的論文質量又上了一個層次」「您教給我的關於科技論文寫作和格式規範的東西太有用了,對我後面的論文寫作幫助很大」。

通過這些良性互動,極大提高了學報的學術水平和出版質量。

多措並舉向前進 學報順利入核心

學報入選核心期刊,是一條系統的、長期的發展之路。之中,學報編輯部做了大量工作,全校各單位也給予了鼎力支持。

一是注重學報業務信息化平臺和新媒體平臺的建設,加快稿件處理效率,實現數字優先出版,延長論文被引周期;二是將2013年以來出版的稿件製作成電子版專欄,並附以引用格式目錄和國際DOI號,通過採編系統、郵件、微信公眾號等有針對性地向相關專家學者進行推送,擴大學報影響力;注重研究科技期刊發展規律,對科技期刊的發展趨勢有一個準確、清晰的認識,為及時調整辦刊思路提供依據;了解期刊評價體系,準確把握科技期刊的關鍵指標,獲取各評刊機構發布的每年度期刊引證報告和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了解期刊最新評價體系和動態,為提升辦刊層次提供科學依據;了解學報指標數據和排名,尋找制約學報發展的短板因素,剖析問題,採取有力措施進行整改,求得實效……

學報還從校內外邀請了一批與學報主要欄目學科專業相關、熱心期刊事業、關心學報發展的專家學者充實到編委會隊伍中,制定了《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工作條例》,明確編委會委員的職責,踐行專家辦刊理念。一方面發揮編委會的指導和諮詢作用,不定期召開編委會會議,討論辦刊方針,聽取編委委員們的辦刊建議和意見,請編委結合當前學科熱點提出組稿建議。另一方面,發揮編委會委員的學術引領和示範作用,通過編委委員調動其所在科研團隊、課題組及周圍學者對學報關注和投稿,邀請編委會委員作為研究專欄、專題的主持人或向編輯部推薦研究專欄的欄目主持人,幫助學報進行組稿、約稿及傳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些努力帶來了碩果纍纍,有力地促進了學報(自科版)學術影響力和學術指標的穩步提升。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2015年,學報(自然科學版)被評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2017年,學報(自然科學版)成功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2017)數據顯示:《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期刊綜合影響因子為0.529,在423種綜合類期刊中排名第57位,比2016年上升71個位次,由前30.2%提高到前13.5%;期刊影響力指數(CI)236.422,在綜合類期刊中排名第80位,比2016年上升49個位次,首次進入中國學術期刊Q1區,並獲得2017年度山東省高校學報研究會優秀期刊榮譽稱號。有了大量的成績和經驗積累,終於在2018年,躋身於中文核心期刊的百花園,而且學術影響力仍在穩步提升,《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2018)數據顯示:《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繼續保持在Q1區,期刊綜合影響因子為0.979,在429種綜合類期刊中排名第30位;期刊影響力指數309.611,在綜合類期刊中排名39位。

「中文核心期刊」是塊品牌,全國所有期刊都想往裡擠,這項榮譽來之不易。要知道,中文核心期刊評審涉及期刊13953種,參加核心期刊評審的學科專家近8000位,僅評選出1981種核心期刊。這是一次歷經10年的徵程,而這10年的努力,為學報的發展爭取到了一席之地,學報從內容到質量實現了華麗轉身,也標誌著學報在多年積澱和幾代人奮力拼搏的基礎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揚帆起航。

「當前,全校正在積極弘揚學校傳統文化,一代又一代學報人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辦刊經驗,學校一大批知名學者教授本著奉獻、擔當和責任,關心支持學報,逐漸形成『辦好學報,人人有責』『科大學報自己辦,我為學報做貢獻』的良好辦刊氛圍」,傅遊介紹,「學報編輯部要不斷加強爭先創優意識和憂患意識教育,使大家樹立起『學報強,我光榮;學報弱,我恥辱』『聚精會神抓質量,一心一意創精品』的學報精神,凝心聚力,為學報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學報已朝著打造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談到未來的發展,傅遊告訴記者,隨著辦刊水平和期刊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將與學校的優勢學科發展互為促進,相輔相成,對提高學校學術影響力、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所以,學報的發展與進步,也可以歸結為一句話,那就是質量和特色是學報的生命。

有了信念,有了力量,任憑前路多艱難,亦無所畏懼。 (記者 韓洪爍)

相關焦點

  • 重慶大學6種學術期刊再次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近日,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採用線上形式召開2020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會議發布了《2020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  重慶大學6種學術期刊再次被「中國科技論文引文資料庫」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重慶大學學報》、《土木與環境工程學報(中英文)》、《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西部人居環境學刊》、《中國藥房》入選2020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自然科學卷);《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入選2020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社會科學卷)。
  • 2021年最新發布科技核心期刊目錄(自然科學卷)
    暴雨災害 N017 爆破 N012 爆破器材 N006 爆炸與衝擊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第 3 頁,共 41 頁 2020年12月29日發布2020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 (自然科學卷) code 期刊名稱 H128 北方水稻 A652 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002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A005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J030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 Y0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入選「2020年度中國高校百佳...
    近日,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根據北大核心數據、CSCD數據、科技核心數據等第三方數據,從研究會1000多種期刊中遴選出部分百佳期刊,《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入選「2020年度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 2018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自然科學卷-25個期刊被剔除!
    11月1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權威發布了《2018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自然科學卷》。2017年總被引頻次為1381次,影響因子為0.648,從2001年到2017年,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都是在逐步上升的。
  • 核心期刊 | 2020年科技核心期刊目錄(正式公布)
    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自然科學卷)code期刊名稱H128北方水稻A652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G002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A005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030北京工業大學學報Y001 4 頁,共 41 頁2020年12月29日發布2020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自然科學卷)code期刊名稱H001茶葉科學X036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N056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G992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 中國海洋大學自然科學類學術期刊全部入選中國科協高質量科技期刊...
    中國海洋大學自然科學類學術期刊全部入選中國科協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其中,海洋學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共46種,T1類學術期刊6種,T2類學術期刊15種,T3類學術期刊25種。
  • 2018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自然科學卷)2018年11月1號更新
    X029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N757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A512 重慶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第 4 頁,共 40 頁 2018年11月1日發布2018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
  • 海大學報英文版、學報自然版入選2013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海大學報英文版、學報自然版入選2013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http://www.huaue.com  2014年1月6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最新2021年完整版科技核心期刊目錄表
    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自然科學卷)code 期刊名稱H128 北方水稻A652 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G002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A005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030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Y0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T020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X014
  • 2020年科技核心期刊目錄自然科學卷
    2020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自然科學卷)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2020年12月29日發布F034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I059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C096ACTA
  • 2020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自然科學卷)
    2020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自然科學卷)code                     期刊名稱F034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I059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C096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B030ACTA MATHEMATICA
  • 《物理學報》和「ChinesePhysics」入選SCI核心期刊
    近日,美國科技信息所(ISI)期刊發展部Rodney Chonka教授通過電子郵件通知《物理學報》與「Chinese Physics」 編輯部,《物理學報》和「Chinese Physics」從2003年第1期開始,被接收為科學引文索引(SCI)核心期刊(光碟版),並仍保留SCI原有的網絡版及其它所有版本和資料庫。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份期刊分別獲評中國高校「百佳」「優秀」科技期刊
    近日,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第24次年會在重慶召開。會議期間,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高校傑出·百佳·優秀科技期刊」遴選結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主辦的《大氣科學學報》入選「2020年度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入選「2020年度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
  •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自科版)入選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
    日前,從《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第6版)獲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自科版)被評為電子與通信技術學科的權威學術期刊(A+等級),在該學科學術期刊中排名第7位。《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是由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武漢大學圖書館、中國科教評價網、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教評價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研發,根據各學術期刊的5年影響因子、2年影響因子、即年指標、總被引頻次、web即年下載率、基金論文比、二次文獻轉載、專家評審、量效指標JMI、年發文量等指標值進行遴選,是國內主流的七大期刊評價體系之一,現已有2000
  • 《科技通報》入選第七版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每日科技網】   日前,北京大學公布了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此次中文核心期刊評定涉及14700餘種期刊,最終僅有1983種能夠入選。《科技通報》繼2000年、2008年、2011年之後再次成功入選。
  • 我校學報編輯部兩本期刊入選中國高校傑出•百佳•優秀科技期刊
    本網訊 日前,「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第22次年會在重慶召開,我校學報編輯部主編的《中國農業大學學報》入選 「2018年度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農業科學與工程前沿》英文刊入選「2018年度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其中《中國農業大學學報》是連續入選。
  • 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報》核心影響因子上升同行業期刊第...
    中國高校之窗近日,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了2019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報》各項評價指標再創新高。在51份食品專業期刊中,核心影響因子由去年的第4名上升至第2名,擴展影響因子連續5年保持第1名,綜合得分保持第2名,其他各項指標穩居國內食品科學技術類期刊前列。
  • 科技核心期刊目錄
    2020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自然科學卷)代碼  期刊名稱F034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I059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C096 ACTA MATHEMATICA
  • 《氣象學報》入選全國百強科技期刊
    中國氣象報記者簡菊芳報導 9月15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2015年「百強報刊」推薦結果,《氣象學報》入選百強科技期刊。  據悉,「百強報刊」評選活動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組織舉辦,共有694家報刊參加評選。
  • 昆蟲分類學報再次入選《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英文期刊核心庫
    日前,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發布了2019-2020年度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收錄來源期刊名單,我校《Entomotaxonomia》(昆蟲分類學報)再次入選英文期刊核心庫。  《昆蟲分類學報》自創刊以來一直被美國生物學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美國昆蟲學文摘(Entomology Abstracts)、英國動物學記錄(Zoological Record)、國際大英國協農業文摘(CAB Abstracts)等國際著名文摘及資料庫收錄;還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資料庫等多家國內權威文摘期刊和資料庫轉載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