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儲備土地違規融資新增超700億元 自然資源部下令整肅

2020-12-04 東方財富網

摘要

【全國儲備土地違規融資新增超700億元 自然資源部下令整肅】儘管已經被中央政府命令叫停兩年有餘,但是地方政府以收儲的儲備土地抵押融資的情況,卻仍未禁絕,在叫停的兩年多時間中,全國範圍內,仍有新增以儲備土地抵押進行融資的情況,總額度甚至超過700億元。(中國經營網)

  儘管已經被中央政府命令叫停兩年有餘,但是地方政府以收儲的儲備土地抵押融資的情況,卻仍未禁絕,在叫停的兩年多時間中,全國範圍內,仍有新增以儲備土地抵押進行融資的情況,總額度甚至超過700億元。

  對此,自然資源部日前已經下發通知,要求嚴禁以新增政府儲備土地為抵押進行融資,並且加快存量儲備土地抵押融資的解押工作。同時,也嚴禁將儲備土地作為資產注入國有企業。這一通知,已經傳達到各省廳一級。

  此舉既有規範地方政府融資行為之意,又有加快化解「批而未供」土地處置進度、科學有效組織土地供應的作用。而按照自然資源部的要求,土地儲備狀況將納入地方政府向同級人大報告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情況之中。

  新增716億元

  「部裡面對這個數據也很重視,我們看到總數也有點意外,畢竟已經叫停兩年多時間了。」1月23日,東部某省自然資源廳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自然資源部近日以適當形式,在全國自然資源系統內部通報了2016年1月以來,全國範圍內新增的政府以儲備土地抵押融資的概要情況。

  自然資源部採用的數據,來源於《關於2018年上半年國家土地督察工作情況的報告》(自然資發〔2018〕66號)(以下簡稱66號文件)。66號文件顯示,「2016年1月1日後違規以儲備土地抵押融資,涉及金額716.18億元」。

  2016年,財政部下發4號文件,即《關於規範土地儲備和資金管理等相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4號文件),對地方政府土地儲備和資金管理使用問題進行規範。4號文件提出,2016年1月1日起,各地不得再向銀行業金融機構舉借土地儲備貸款。

  「4號文件主要的意思是,土地儲備機構不得在預算之外違法違規舉借債務,實際上是對地方政府舉債行為的一種規範,但是,這種行為目前來看,在2016年1月以後,並未完全停止,仍然有新增的情況。」前述東部某省自然資源廳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66號文件所統計的數據,目前還不包括2018年下半年的數據與信息。這引發了作為全國土地資源主管部門自然資源部的高度重視,在下發給地方政府的通知中,自然資源部使用了「堅決杜絕以政府儲備土地違規抵押融資」的表述。

  目前,該通知已經下發到地方自然資源職能部門以及派駐各地的自然資源督察局。

  自然資源督察局的前身,是土地督察局。目前自然資源督察系統,以垂直方式管理運行,其人員開支、工作經費等均由中央財政撥付。這一通知的下發方式,意味著自然資源督察局將對該項工作進行監督,並有權在必要時發起督察。

  何以難「禁」

  土地儲備制度是在國有建設用地全面實施招拍掛制度的同時,建立起的一套土地整理、收儲制度。其基本的運行方式是,由政府或合法委託的企業實體,對土地進行一級開發,達到收儲標準後,收歸土地儲備,再按照土地利用規劃、城市發展規劃等,確定用途、規劃指標等後,通過招拍掛方式,向市場出讓。

  「收儲的過程其實是比較複雜的,涉及徵地拆遷、基礎設施施工等,核心問題是錢的問題。」一位地方土地儲備職能部門人士告訴記者,如果完全按照合規的方式進行,那麼,這些資金就只能來源於財政預算內的資金,但這部分資金畢竟相對有限。

  目前,全國各地雖然情況不同,但各地方一般均設有土地儲備中心或類似機構,一般為事業單位性質,基本為全額撥付的事業單位。但是,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事業單位不能作為貸款主體進行貸款融資行為,所以,從法律層面上,土地儲備機構不具備貸款融資的資質。

  一位國有大行高管告訴記者,土地儲備機構在財務上實際上是採用收支兩條線管理,即土地出讓收入在進入土地儲備中心帳戶後,最終的去向在於財政帳戶。因此,如果銀行向其發放貸款,那麼還款來源的資金,從銀行的風控角度而言,將難以得到保障。所以,從技術層面上,銀行也無法對土地儲備機構進行貸款或者融資。

  「但是,如果只靠預算內資金進行土地整理,那麼土地整理的速度、土地出讓的速度,都將受到影響,所以,一些地方政府就採用把儲備土地作為資產,注入一些國有企業或者平臺性質的公司的方式,由這些國有企業或平臺公司出面融資,從而充裕資金,加快收儲速度,從銀行角度而言,並非不知情,但是在地方,有時是地方政府出面協調,所以,就出現了在2016年1月以後,仍有儲備土地抵押融資的情況。」該國有大行高管說。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責任編輯:DF207)

相關焦點

  • 自然資源部部署全國圍填海現狀調查
    自然資源部海域海島管理工作小組成員古嫵26日表示,今年下半年將部署開展全國圍填海現狀調查,掌握圍填海的審批情況、用海主體、用海面積、利用現狀等信息,重點查明違法違規圍填海和圍而未填、填而不用情況,分析評價圍填海總體規模、空間分布和開發利用現狀,為制定圍填海管控政策、妥善處理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提供決策依據
  • ...舉措;自然資源部:預計2020年前全面查清全國土地資源和利用狀況
    每經編輯:張弩1丨《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影人次超《流浪地球》據貓眼數據,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影總人次達1.06億,超《流浪地球》(總人次1.05億),成為中國內地有數據統計以來電影市場觀影人次第二高的電影
  • 《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發布 2019年全國新增煤炭探明可採儲量...
    自然資源部日前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披露,2019年,全國地質勘查投資993.4億元,其中,油氣地質勘查投資821.29億元,增長29%;非油氣地質勘查投資172.11億元,下降0.9%。全國新發現礦產地79處,其中大中型55處。截至2019年底,天然氣、錳、鋁土等34種重要礦產資源儲量增長。
  • 四川南充「河灘地」違規確權始末:40多名官員被問責
    江畔的川東北金融中心是南充市「100件大事」之一,計劃總投資200億元。主體建築已經封頂,220米的高度刷新了當時四川地級市所有高樓的高度。金融中心身後,是正在建設或者已經建成的連片小區。這些新建小區的賣點之一,就是能俯瞰嘉陵江景。從2011年第一宗地塊出讓至今,下中壩使南充的發展不再囿於老城區的山川地貌。然而,這個片區在今年7月,出現在自然資源部的土地違法通報之中。
  • 5省6市縣違規變相舉債154億!都有哪些省份上黑名單?
    經審計發現,5個省的6個市縣通過違規出具承諾函、融資租賃、籤訂工程類政府購買服務協議等方式變相舉債,形成政府隱性債務154.22億元。4土地/公益性資產融資2016年7月,洪澤縣城市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採用土地使用權抵押擔保方式,根據上級政府批覆的規劃用地性質,發行人用於抵押的土地中,發行「16洪澤債」募資10億元。
  • 前兩月50大城市賣地超5000億 一二線再現「虹吸效應」
    前兩月50大城市賣地超5000億 一二線再現「虹吸效應」  在春節後疫情蔓延、樓市銷售慘澹的映襯下,土地市場弄潮兒的身影顯得異常醒目。  中原地產統計顯示,1-2月份50大城市合計賣地5180億,同比上漲4.1%。其中,香港置地聯合體以310.5億元拍下上海新「地王」。
  • 自然資源部掛牌出讓6個貴州頁巖氣探礦權勘查區塊
    國內自然資源部掛牌出讓6個貴州頁巖氣探礦權勘查區塊為貫徹落實《自然資源部關於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積極推進油氣探礦權競爭出讓,近日,自然資源部通過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出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註冊,淨資產不低於3億元人民幣的內外資公司均可參與本次頁巖氣探礦權出讓。2020中國國際珠寶展在京開幕11月19日,2020中國國際珠寶展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展現出全國珠寶首飾行業走出疫情影響、逐漸回暖的整體態勢。
  • 全國連續6天治癒出院超千人!湖北:一線醫務...
    新增確診病例總數已連續14天下降。與高點相比,2月17日,全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首次降至2000例以內,湖北省外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首次降至100例以內,全國單日新增死亡病例首次降至100例以內,實現了"3個首次",疫情形勢進一步出現向好變化。
  • 新美光完成超1.5億元A+輪融資,加快半導體級單晶矽棒的國產替代
    關注商道創投網,創投路上不迷茫↑↑↑ 商道創投網1月12日官方獲悉:新美光近日宣布完成超1.5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是由中信建投資本領投,元禾重元、三花弘道、大來資本等跟投,老股東繼續追資組成的。據悉,新美光在一年內已經連續完成三輪融資,累計融資規模超過2億元。
  • 國家知識產權局:一季度全國新增專利和商標質押貸款337億元 同比...
    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雲在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一大批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通過質押登記綠色通道快速獲得融資支持。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新增專利和商標質押貸款337億元,同比增長15.5%,質押項目數1633項,同比增長13.8%。
  • 自然資源部:2019年全國石油產量1.91億噸,同比增1.1%
    來源:中國能源報點擊藍字關注我們7月29日,自然資源部發布2019年度全國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查開採通報。通報顯示,2019年,我國油氣勘查開採投資大幅增長,勘查投資達到歷史最高。油氣勘查發現勢頭良好,找礦取得多項重要突破,油氣探明儲量大幅增加。
  • 瘋狂的半導體2020,總融資超500億元
    瘋狂的半導體產業半導體行業觀察整理了今年以來(截止到12月31日)的半導體廠商融資情況,發現今年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堪稱瘋狂的一年。首先看去年的融資情況,報導顯示,去年整年獲得新一輪融資的晶片企業預計超過80家,最高融資額達數億美元,總融資額超130億元。
  • 【芯融資】超60家企業融資額或超80億元,Q4融資「聚焦」四大熱門領域
    集微網報導,據公開信息統計,2020年第四季度獲得新一輪融資的半導體相關企業超60家,芯融資規模或超80億元,第三代半導體、傳感器、存儲、射頻依然是熱門領域。    2020年第四季度獲得新一輪融資的企業中(除未披露具體融資金額的企業),28家企業融資金額達近億元或超億元。其中,思特威、億咖通融資金額超10億元。
  • [分享]全國2017土地開發整理資料下載
    全國2017土地開發整理專題為您提供全國2017土地開發整理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全國2017土地開發整理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海利爾:北京土地為研發儲備用地
    我們的疑問1公司剛上市一年多就花超過淨資產20%的資金購買一塊遠在北京的地,公司發展一直在青島為主,一年多過去了,公司公告購買目的為未來研發儲備土地,但該資產一直閒置,未有任何進展。且未經股東會就直接購買,損害中小股東權力,目前公司又籌劃可轉債融資在青島建設項目。
  • 12月25日:1-11月軟體業務收入73142億元,今年新增 58 萬 5G 基站
    數據顯示,截至 9 月底,全國開通 5G 基站 69 萬個,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實現 5G 網絡城區連片覆蓋。截至 9 月下旬,全國 5G 用戶不斷增長,累計終端連接數已超過 1 億。·產品技術中國聯通成功完成量子通信+區塊鏈應用測試驗證
  • 聚土網完成億元B+輪融資,青桐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原標題:聚土網完成億元B+輪融資,青桐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 基因工程蛋白藥物研發商耀海生物完成超1億元B輪融資
    【獵雲網北京】11月19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基因工程蛋白藥物研發商「耀海生物」宣布完成超1億元人民幣B輪股權融資,投資方為荷塘創投(啟迪創投)、杭州賽盈、盛世金財。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能擴建,擴建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項目建成後將新增三條原液生產線、一條預灌封生產線、一個現代化的質量檢測與研究中心以及一個專業的CDO服務中心。
  • 全國上半年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苑)稅務總局減稅辦常務副主任、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23日在稅務總局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其中減稅10387億元。據悉,新增減稅主要包括增值稅改革減稅4369億元(其中調整增值稅稅率翹尾減稅1184億元,深化增值稅改革減稅3185億元),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減稅1164億元,個人所得稅兩步改革疊加減稅3077億元。他表示,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讓企業和人民過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短期看,減稅直接體現為政府減收,隨著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上半年稅收收入增速明顯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