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丸子在jiujiu那裡的信譽度降到了負數?
大概是從第三次安利她買福袋,
結果連坑她三次之後吧...
說到福袋,
需要先跟大家簡單科普一下
什麼叫做「福袋文化」
福袋文化在日本由來已久,每到新年前後,日本商家就會把各種商品放到一個袋子裡封好,然後以大大低於商品標價的價格出售,這種袋子或者紙盒就稱為「福袋」。
每當春節過後或店鋪開張吉日,日本的各商店、百貨公司都會出售福袋。由於必須付錢後才能打開袋子,所以在購買前,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裡面究竟是何許物也。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許多人一再解囊購買,因此「福袋」的生意總是非常好,有些百貨公司甚至一口氣推出了幾十萬個「福袋」,賺足了錢。
由於丸子是一個對於
「神秘感」&「拼運氣」
完全沒有抵抗力的人,
所以一旦遇到心儀的「福袋」,
都會出手嘗試一番!
記得第一次接觸福袋,
是在若干年前的一個夏日,
丸子偶然間看到有人推薦一個衣服的福袋:
只需要花十幾塊錢,
就能得到一個裝有n件衣服的包裹!
本著好事情一定要跟塑料姐妹花分享的原則,
丸子把這個福袋第一時間推薦給了jiujiu,
記得當時的對話大概是這樣的
▼
「買吧買吧!」
「十幾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有一件也能穿就是賺了!」
「只要搭配的好,普通的衣服也能穿出彩!」
「你看商家發的圖,這些衣服還都挺好看的!」
.......
於是jiujiu被成功說動併購入福袋,
收貨之後,衣服大概是這樣的
(風格大家自行腦補一下,
原福袋已被連夜丟棄)
↓
當jiu想去給店家個差評的時候
↓
...
...
...
諸如此類的事情
在發生到第三次的時候,
丸子成功get了「絕世坑王」的稱號,
並從此被關進了小黑屋,
再也沒有成功說動任何一個朋友,
購買任何一樣東西...
但是!
丸子仍然相信以上都是
個例!偶然!湊巧!
為了洗清自己「坑王」的稱號,
趁著雙十一,
丸子親自購入了
三個價位&三種不同類型的
「福袋」!
(能不能翻身就看這一把了!)
此次購入的「福袋」分別是——
價值3.99元的超值神秘福袋
價值18.11元的神秘文具禮包
價值299元的「失心瘋」盲盒福袋
接下來就是見證「翻身仗」的時刻!
▼3.99元神秘福袋
購於某二手交易平臺,
3.99元包郵!
賣家介紹裡稱,
福袋裡可能涵蓋的物品,
從男裝女裝到寵物用品一應俱全,
乍看之下,
這個福袋似乎沒有什麼「雷區」
▼
拍下之後,
賣家還貼心詢問了我的信息,
為了讓賣家發揮最大的自由度,
丸子只透露了基本信息
▼
沒幾天,
神秘的3塊9毛9就寄到了,
個頭小重量輕,
首先排除掉女裝的可能性
拆盒後
▼
是一個色彩鮮豔的盆、
以及一包泥土、
還有被層層包裹的多肉植物一株...
挖個坑,
埋點土,
數個一二三四五...
賜名「醜醜」,希望它能茁壯成長...
18.11元文具福袋
接下來到貨的,
是價值18.11元的文具福袋,
裡邊包含各種本子的隨機搭配,
店家還提供了18.11-188元的各種價位,
給大家選擇的自由度很高
▼
提交訂單之後,
晚報菌還在訂單備註裡「許了願」:
期待能收到一個
帶有柴犬圖案的小本子!
接下來是收貨時間!
不得不說,
18塊1毛1到貨後,
僅僅是重量就勝了3塊9毛9好幾倍,
沉甸甸的至少有兩三斤!
打開之後,
是滿滿一盒各種各樣的本子
▼
經過清點後,
福袋裡有
共計1張貼紙+9個本子,
不過,
丸子「許願」想要的柴犬本子並沒有出現,
只有一個二哈的本子,
勉強算是同類型的替代品吧!
總的來說,
用18.11元買到了10樣東西,
平均一件不到兩塊錢的價格,
這個福袋的表現還是很優秀的!
299元玩具盲盒福袋
最後一樣斥巨資購入的,
是一款價值299的「失心瘋」玩具盲盒福袋,
所謂盲盒,就是在不拆封之前,
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會抽到什麼樣的玩具...
(沒錯,玩的就是心跳)
299的價格不算低,
也配得上它「失心瘋」的稱號,
不過究竟是店家失心瘋,
還是買家們失心瘋就不一定了...
雖然還沒收到這款福袋,
但是今天丸子已經見證了
它的「大型翻車現場」,
評論裡一片差評
▼
emmm...
利用新款玩具做宣傳,
藉機出清舊款玩具,
賣家這樣的行為,
消耗掉了買家的信任度和期待值,
贏了成交量,卻失了人心。
三款不同類型的福袋體驗下來之後,
除了文具福袋比較滿意,
另外兩樣都只能用一言難盡來形容,
在這裡,
丸子只想對之前「坑」過的朋友們說
▼
為什麼會購買「福袋」
對於消費者而言,福袋相當於商場的打折優惠,福袋裡商品的總價值,是遠遠超於通過正常途徑來購買這些商品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福袋的存在,恰恰是迎合了許多消費者「貪圖便宜」的心態;
除此之外,消費者在購買時,對於福袋內商品的期待感也非常有吸引力。因為充滿未知,所以會帶著「中彩票」的心理買下來。
事實證明,部分消費者也許會因為得到意料中的商品而滿意而歸,但也有部分消費者會因為拿到根本不需要的商品而懊喪。而所有的滿意與不滿意,商家都可以用「運氣」來解釋。
福袋怎麼盈利?
在網購平臺上,動輒就會看到「1元包郵」之類的福袋,那麼賣價這麼便宜的福袋,是如何盈利的呢?
需要明白的是,不少商家的目的,在於通過銷售所謂福袋,達到「清庫存」的目的。
福袋本身是一種以抽獎為樂趣的一種營銷方式,刺激買家對未知的東西的一種期待感,也抱有中大獎的僥倖心理。商家通過福袋去吸引顧客的購物慾望,也會對買家做一些抽獎的獎勵設定。所以如果商家合規的去使用福袋,買家與賣家差不多雙贏。
但如果賣家以福袋的方式故意去清理堆積庫存,清理次品,清理過季產品,清理斷碼產品與走不動的商品。那麼買家幾乎是全部掉進坑內,而賣家能順勢回籠資金解決這些有問題的商品。不過,現在很多商家都有設定福袋的玩法,其主要目的大多是為了清理舊款或者庫存之類,少部分是為了推廣或者為了回饋老顧客,買家本應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
「福袋」帶給你什麼體驗?
不少網友都分享過自己購買福袋的體驗——
@翠華:
年輕的時候出於好奇心在一家賣軟妹衣服的店買過50元福袋,自費了6元郵費。
其實本來也沒有抱有很大希望,畢竟才50塊錢東西再好也好不到哪去,但是收到快遞的那一刻我真心覺得遇上了個騙錢的奸商,打開快遞收到了一條xxl碼破破爛爛還泛著黃的牛仔褲,帶著一股汗漬和泥土的味道。
本來想立馬扔掉的但畢竟花錢買的,想著要不洗乾淨捐給環保局作衣物回收,結果牛仔褲洗出了三盆髒水還是沒洗乾淨,最後拖著疲憊身體的我擦乾了帶著肥皂泡起皺的雙手把褲子扔進了垃圾桶。
正打算去商家頁面給個差評,結果發現該商品已下架,憋了一肚子氣的我只能默默咽下這口惡氣,賣家肯定覺得騙傻子賺夠錢了可以收手了,當年懵懂的自己還不懂維權,就這麼默默當了受氣包,反正經過這件事以後就再也不敢亂買福袋了,就醬。
@少女小綠:
價值15元的女裝福袋,店家的關鍵字都是學生、雪紡、春夏、雪紡之類的字眼,買家秀也都是一些看起來不貴的半袖小雪紡,估計買單品也就是十幾二十。
拆開福袋的一瞬間,感覺自己的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
給大家發圖感受一下↓
是不是和農村大媽趕集時在大集上買的10塊錢一件同款?春夏款?不存在的。長袖,線衣。
更受不了的是那打開包裝時的一股黴味。媽呀,直通心靈。摸一下,手感粘膩。標籤都磨沒了,脖領也起球了。我猜這衣服被穿過,你們說呢?微笑臉。
看完衣服我馬上聯繫了這家店。結果商品下線,店鋪也沒了。發了好幾條消息罵賣家,也不知道賣家能不能看見。
總結:以後不會再瞎買福袋了。
@花開一夏:
室友買過一個很便宜的,我們稱之為垃圾袋~五塊錢,店家說隨機發送的。然後到了,是一瓶泥白沐浴露,室友不敢用。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室友接到一個電話,說在他家買了泥白,好評返10.8(原價10.9還包郵)。哎喲我去,套路深啊。
二手平臺上的「無人認領包裹」可信嗎?
近日,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上,不少賣家公開出售「快遞丟失件」,有些還打出了「雙十一快遞處理」的旗號。
這些賣家稱,售賣的包裹要麼是無人認領失效的,要麼是倉庫數據丟失、微商倒閉庫存件,有一些還打出了「超值神秘福袋包裹」的宣傳語。
這些包裹的標價只有幾毛錢,買家再支付十塊錢左右的快遞費,就可以獲得「物超所值」的「福袋包裹」。
那麼,這些無人認領的快遞裡面到底有什麼?能被私下轉賣嗎?
有記者嘗試在此類平臺上聯繫賣家,有賣家坦言,實際上包裹裡大致是什麼東西他們是清楚的,一般就是小毛絨玩具、數據線之類的東西,這些並不是真正的無人認領包裹,只是一種銷售模式。
這種所謂「無人認領包裹」,甚至已經成為了一套完整的產業鏈↓
也就是說,這些賣家是通過打著「無人認領快遞」的名義,把價值一兩元的低價產品賣給被好奇心吸引的人們。
前幾年雙十一前後,在農村集市也會出現大量類似的無人認領的包裹,每件10元,先交錢再拆,很多快遞包裹上還會做上簽收單,拆開來,也就是幾元錢的掛飾、小玩具等。許多人覺得上當受騙,可是只有10塊錢,又不好說攤主是騙子。
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說,按照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如果真的是「無人認領快遞」,是不能這樣轉賣的:
正常來說,30天時間內,如果快遞還無人認領,就會退還發件方。我們也諮詢過很多律師,不管是從合同法民法角度,還是從刑法的角度,包裹有不同的價值,盜用別人的包裹,到了一定程度,那就可以認為存在犯罪的情況。
另外,作為郵政快遞物流企業或是創業者,要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不是你的東西,就不能以到一定期限為由來進行販賣,還是要上交監管部門,有相關部門會根據國家的法律來集中處理。
趙小敏認為,作為營銷手段,這些打著無人認領包裹的商品也應該被監管:
這些平臺已經做得非常大了,但我們認為國家監管機構應該也針對這樣的情況出臺相關的嚴格審核機制,賣家必須提供產品來源,這是非常關鍵的。
最後一句話,
送給所有曾經買過,
或者想要買「福袋」的人
▼
運氣這麼珍貴,
為什麼要用在這種地方。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