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確立一流大學奮鬥目標 服務甘肅經濟社會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進行了重要戰略擘畫,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邁入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我們要圍繞一流大學奮鬥目標,著力提升學校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為甘肅的發展提供高水平人才和智力支撐。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堅持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根本保證,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更好地落實「四個服務」要求,使學校成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堅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推動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安身之本,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著力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自覺自信,紮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發展「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體系。堅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引導廣大教師做「四有好老師」。堅持黨管青年原則,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堅持教育對外開放,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不斷提升學校對外開放質量和國際交流合作水平,積極推動構建新時代對外開放新格局。
積極融入國家地方戰略需求
全面落實新時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建立「向西開放」教育協作發展機制,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主動承擔起大力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歷史使命。推動實施甘肅省「五個制高點」戰略,對接甘肅十大生態產業需求,支持甘肅發揮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通道、節點作用,主動肩負起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社會責任。貫徹新發展理念,正確認識高等教育國際化加速推進的新趨勢,對標高等教育普及化後的新要求,適應教育信息化迅猛發展的新形勢,用好國家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政策紅利,著力塑造推進改革發展的新優勢,在全面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的進程中發揮戰略支點作用。圍繞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逐步實現均衡發展,注重推動高質量發展。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提升人才培養的高質量,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把「西師學子」鍛造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升科學研究的高質量,克服「五唯」慣性,更多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提升社會服務的高質量,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師大創造」,精準服務甘肅及西北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師資隊伍的高質量,千方百計吸引人才、穩定人才、用好人才,保證學校發展的「第一資源」。提升學科建設的高質量,打破學科壁壘,實現資源共享,推動交叉融合,努力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優勢學科和一流學科。提升國際合作交流的高質量,充分發揮甘肅處於「一帶一路」黃金段區位優勢,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優化開放布局,加強國際人才培養交流合作。提升條件保障的高質量,持續改善師生學習生活條件,努力營造讓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學生靜心求真向學的良好氛圍。推進高水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積極營造民主和諧開放融合的發展環境,為學校健康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接續改革奮鬥
強化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以改革統領事業發展全局,不斷提高統籌謀劃和系統推進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抓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落實落地,構建符合中國國情、契合學校發展實際的評價體系。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緊緊抓住學科布局調整、崗位職責考核、薪酬分配激勵、科研組織評價、辦學條件改善、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難點問題,加大攻堅力度,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鼓勵和支持二級學院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破解發展難題,自主探索改革創新的新機制和新道路,發揮基層改革創新的動力和活力。狠抓落實,強化一張藍圖繪到底、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改革毅力和戰略定力,加強改革督辦,強化落實問責,不見實效決不收兵。全校上下要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集中一切力量、聚集全部資源、集成各項政策,塑造發展新優勢,匯聚發展新動能,在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一流大學建設的新徵程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作者分別系西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