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機撞岱山,雨農死雨中」
1946年3月17日,一架由青島飛往南京的專機突然轉飛上海,因當地天氣惡劣,飛機在改飛途中失事,整個機身撞向了南京西郊的岱山。而這架飛機內乘坐的,正是國民政府軍統局副局長、號稱蔣介石左膀右臂的國民特務頭子戴笠!
一、對於蔣介石而言,戴笠到底有多重要?
戴笠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創立了軍統局,這個為蔣介石搜集情報、展開特務工作的特殊機構。
作為蔣介石一手提拔上來的得力助手,戴笠對蔣介石可謂是忠心耿耿。為了在軍統內部樹立榜樣,向蔣介石稟忠心,戴笠派人槍殺了自己的結拜兄弟王亞樵。為了拉攏另一個結拜兄弟胡宗南全力效忠蔣介石,戴笠不惜把自己喜歡的美人葉霞翟,一步步培養成胡宗南的理想妻子。
靠著堅定的忠心和出色能力,戴笠越來越受蔣介石的青睞,他所下的軍統局也越做越大,不僅可以幫蔣介石暗殺賣國人士,同時還刺殺了大量的黨內敵對人士,成為蔣介石底下不可低估的武裝力量,戴笠也被號稱為近代史上最神秘的人。
正當戴笠勢力日益漸長、足以威脅到蔣介石時,1946年戴笠就被一場「意外」奪去了生命,關於戴笠之死眾說紛紜,比較有說服力的主要有以下三點:
二、官方說辭:惡劣天氣導致飛機失事
戴笠飛機撞毀後,國民黨官方給出一個說辭:因風雨雷電影響,戴笠死於飛機失事。
針對官方給出的解釋,民眾似乎都不買帳。眾所周知,戴笠專機中的飛行員,都經過了美國專業技能培訓,取得了相應的資質,而且他們都是戴笠本人的心腹。為了安全起見,戴笠還特意在飛機上多預備了機油,就是為了防止飛行時間延長、機身缺油的情況發生,可見戴笠對這次飛行準備充足。
但是,就是這樣一次準備充足的行動,最終卻導致戴笠飛機失事,所以官方給出的天氣原因缺乏一定可信度。
三、最花邊的新聞:馬漢三以及情婦劉玉珠
戴笠飛機失事後,有人在墜機現場找到了一把文物—乾隆皇帝的九龍寶劍。據悉,這把寶劍本來是孫殿英讓戴笠轉交給蔣介石的,然後戴笠託馬漢三暫時保管。後來馬漢三被日本人逮捕,就向川島芳子供上了這把寶劍,還吐了很多黨內秘密。
結果抗戰勝利後,川島芳子又被戴笠逮捕,通過這把寶劍戴笠知道了馬漢三投敵以及貪汙的事跡。機靈的馬漢三察覺戴笠準備對自己下手,於是指示自己的情人、年輕漂亮的劉玉珠勾搭戴笠,趁機在戴笠的專機中安置炸彈,造成飛機失事的假象來迷惑眾人。
作為戴笠之死最津津樂道的一個解釋,這個說法顯然也不合理。首先,戴笠是何等精明,以他多疑詭異的特點,任何人想帶東西上飛機都是難上加難。其次,馬漢三的動機也不夠充分,更不具備與戴笠相抗衡的能力,因此這種說法也只是一個猜忌,並不具備充足的證據。
四、陰謀論:蔣介石卸磨殺驢
關於頂頭上司蔣介石對戴笠的猜忌,成為了戴笠飛機失事最大的嫌疑。首先,蔣介石具備了充足的動機,連戴笠自己都說過:「如果不死在共黨手裡,早晚會死在委員長手裡」。其次,蔣介石還是當時最具實力謀殺戴笠的人。
1946年1月,由於戴笠勢力日益擴張引起了蔣介石的不滿,為了控制戴笠鞏固自己的地位,國共兩黨經過43天的談判最終籤訂了《會談紀要》,其中主要內容就是嚴禁司法和警察以外的機關進行逮捕、審訊和處罰人民的權力。簡單來說,就是蔣介石為了打壓削弱戴笠軍統勢力,秘密向戴笠發出了撤銷軍統局化整為零的指令。
軍統局是戴笠一手創辦,戴笠也深知自己在黨內的尷尬地位,自己並沒有加入國民黨,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賴以生存的軍統局,現在蔣介石卻要撤銷軍統,這無疑掐斷了自己唯一的一條退路。
戴笠接到指令後一再閃躲,甚至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跟美國人攀上了關係。於是,戴笠帶著不滿的情緒向蔣介石發送了這樣一封電報:
「因平津寧滬巨案,尚待親理,本月中旬始能面臨教誨,敬乞示遵。詎料煮豆燃箕,相煎何急。生效忠鈞座,敢雲無一念之私。不得已而晉忠言,冒死陳詞,伏乞明察。」
此時的戴笠已經深知自己失去了蔣介石的信任,但他在電報中還是盡力為自己爭取。他說自己因事留在外地,自己心裡並沒有任何私心,一心一意效忠委員長,還舉出了相煎何太急的典故,意欲說明委員長這樣對自己,就是自相殘殺、窩裡鬥的典型。
但是戴笠千算萬算,還是低估了蔣介石削弱軍統的決心。蔣介石收到電報之後,半天沒說一句話,但接下來的舉動徹底寒了戴笠的心。之後的蔣介石一連發了兩封電報,依然是讓戴笠回重慶的指令。
當蔣介石與戴笠鬧得不可開交之時,恰好戴笠的飛機就出了事,戴笠也因此喪命,種種巧合連在一起,不得不讓人懷疑蔣介石是幕後黑手。
五、戴笠之死產生的影響
除了以上三個原因之外,關於戴笠之死還有戴笠參與謀殺宋慶齡從而得罪宋氏家族,宋美齡派人暗殺的說法,以及戴笠純粹自殺一說。針對戴笠之死眾說紛紜,但其實都缺乏最可信的證據,因此戴笠死亡之謎也成了近代史上的一樁懸案。
但不可否認的是,戴笠之死卻對近代歷史影響深遠。戴笠死後,負責收集情報的軍統局失去主心骨,蔣介石的很多決策也沒了依據,軍統內部眾多人員都成了無線的風箏,這對情報收集部門無疑是一種災難性的毀滅。
因此蔣介石才會評價戴笠:「若雨農不死,不至失大陸!」,連敬愛的周總理都說:「戴笠之死,中國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由此可見,戴笠對於中國近代史的影響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