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類專業被大家稱為「天坑」專業,近幾年很多高分考生紛紛躲避這些並不熱門的專業,說白了就是不掙錢的專業,因為這些專業出成果比較難,不屬於像計算機類的來錢快的專業,但這些專業在關鍵的時候卻能夠救人於生死,恰恰在經濟高度發達的歐美國家,對於生物、化學、環境科學、材料等專業格外重視,這也是人家生物化學類藥物很先進的原因,實際上我國每年的進口藥花費的金錢數目也是難以計量的。對於生物類專業,只有從國家的層面重視,才能扭轉目前的局勢。
想報考生物類專業的考生們,目前通過「強基計劃」來報考,也可以通過高考志願填報進行,實際上,經過本次的新型病毒疫情後,可能會喚醒大家對生物工程的重視,正如有很多網友所說,該專業只有你生病的時候才想起它。目前這幾大類生物類專業看起來不那麼冷門,一起來了解一下。
生物醫學工程
該專業屬於電子信息類專業,和生物有一定關係,它是電子、醫學、計算機交叉專業,在課程設置上,除了生物、化學相關的專業外,還有計算機類、算法、高數、電子信息等,80%的課程和電子、計算機相關,快接近通信工程和電子信息工程了。只是利用現代化的手段來進行生物信息產業進行開發的專業。
和醫學、生物有關係,但和電子信息關係最大,不是醫學類專業、生物類專業,是典型的工科專業,就業主要在像醫學臨床中的人工器官、超聲波成像技術、CT、核磁共振等醫療技術和器械等方面,也可以從數學算法,醫學電子、生物醫學信息學,生物醫學光子等等。生物醫學工程方向很多,不同的學校方向有差別,有的還和智能醫療大數據結合,比如復旦大學的醫學影像方向。
生物信息學
對生物信息的數據處理,比如基因測序、早產預測、病原和藥理測試等。和生物學關聯性比較大,對口就業,一般去基因測序公司、生物類科研單位,藥企等。要比較熟練使用Python,R等程式語言和相關軟體,比較容易轉IT。
生物統計學
和生物信息學有很大的重疊性,更偏重數據分析和挖掘,以及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知識,轉網際網路數據工程師、程式設計師、算法崗更容易一些。比生物信息學離市場更近一些,生物信息學研究的是基因原理,更偏重基礎性科研,只是更多利用計算機統計學數學等工具,生物統計研究的是臨床數據,數據完美,就可以掙錢了。
計算生物學
嚴格來說不是一個專業,而是一個新興的,交叉型研究領域,一般是研究生的研究領域,離不開生物信息學和生物統計學基礎。這幾個專業開設的院校不多,多是醫藥類院校,從課程設置看也談不上本質的區別,是新興學科,如果被調劑到比較差的專業,可以考慮往這些專業轉,起碼去IT網際網路做技術人員有機會。本科生物工程生物科學生命科學什麼的也可以考研此類專業,比純生物類專業好一些。
生物醫學
更為新興的專業,開設院校極少,浙大算是一枝獨秀。跟上面三個專業相比,跟數學、計算機、統計學關係沒那麼大了,更偏重生命科學、信息學、醫學的交叉領域,前沿性質更強,探索意義更大,基本上需要讀到博士了。大家覺得這些生物類專業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