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猴獲救現場
鬧市餐館,野猴突然造訪,驚動一方群眾。警方順藤摸瓜,一個橫跨川、黔、渝,非法獵捕、收購、販賣珍貴野生動物的犯罪團夥浮出水面。
5日,瀘州警方向媒體通報:歷時2個多月,省公安廳掛牌督辦要案——「4· 17」重大涉野犯罪案件涉案團夥被一舉摧毀,10名團夥成員全部落網。目前,涉案的10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
餐館驚現野生獼猴
今年4月17日,瀘州市110指揮中心接到熱心市民報警,稱龍馬潭區街邊某餐館內,不知從那兒跑來一隻野生猴子,正活蹦亂跳、四處亂竄。瀘州市森林公安局接警後,火速趕到餐館。「警察同志,本店小本經營,從不賣野味,這隻猴子不知從那兒跑到我們店裡來了。」餐館老闆一見警察,便連忙撇清干係。民警仔細觀察,發現該餐館確無出售野生動物的痕跡,於是將這隻解救出的「無主」成年猴護送到龍馬潭公園的動物園中暫養。
5月7日,瀘州市森林公安局接到匿名群眾舉報,稱20天前,那隻被警察從餐館中解救出來的野猴被一瀘州男子從動物園中領走了。「這隻野猴看來並非無主。」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森林警察很快找到了認領者。「這隻猴子是我養的寵物,不曉得好久從家跑到餐館裡去的。」猴主人見找上門來的警察,道出猴子的來源:「這隻猴子是前不久我花幾千元從寵物市場買來養的。」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獼猴居然被人當成寵物在市場公然買賣!因案情重大,且案發時正值全國集中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簡稱打野)專項行動期間,瀘州市森林公安局火速成立「4·17」專案組,以「非法收購珍貴野生動物」進行立案偵查,全力調查猴子的真實來源及捕、供、銷非法產業鏈。
為爭取快速破獲此案,瀘州市森林公安局會同瀘州市公安局刑偵等部門,對相關情報線索全面研判和分析。此案一經上報,當即被省公安廳列為重點掛牌督辦案件。
販野產業鏈浮出水面
活體野猴如何會流入寵物市場?專案組根據線索,對寵物市場展開深入摸排,發現在合江城區開寵物店的老闆、有犯罪前科的重慶人羅某是「4·17」涉野案中的關鍵人物。警方同時獲悉,6月8日,羅某將前往瀘州城區進行活猴交易。
6月7日上午,從合江出發的羅某駕車駛出瀘渝高速瀘州藍田收費站,在附近與買家進行交易時,被早已嚴密布控、張網以待的瀘州警方人贓並獲。
羅某歸案後,面對警方的連夜突審,如實交代了野猴來源和銷售渠道。一個橫跨川、黔、渝,非法獵捕、收購、販賣珍貴野生動物的犯罪產業鏈清晰地擺在專案組面前。
貴州的馬某父子,以收購中藥材等地方土特產為名,在貴州省赤水市一鄉鎮租賃門面,以數百元不等的價格,從當地農民手中收購活體野猴,再以一兩千元的價格賣給羅某;羅某利用合江的寵物店作掩飾,再將活猴加價賣給重慶、瀘州等地的寵物店老闆;寵物店老闆,從羅某手中購得活猴後,再以五六千元不等的價格,將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獼猴當成寵物,在市場上進行秘密出售,從中謀利。
10名團夥成員悉數落網
專案組理清了整個販野犯罪團夥黑色產業鏈,果斷收網。瀘州森林公安局整合納溪、合江兩地森林公安警力,會同瀘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於6月8日在瀘州市龍馬潭區將涉嫌非法收購珍貴野生動物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抓獲歸案,並查扣獼猴活體1隻。
緊接著,專案組輾轉多地,於6月9日在貴州警方的配合下,在赤水市長沙鎮將馬某父子抓獲歸案,並在其住所搜查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角雉、獼猴死體各一隻,竹鼠、果子狸、黃羊等野生動物死體共計20隻。
6月12日,另外兩名同案犯在瀘州市江陽區落網。通過深挖細查和警務合作,4名非法獵捕、收購、出售珍貴野生動物團夥成員在貴州省遵義市歸案。至此,這個橫跨川、黔、渝的重大非法獵捕、收購、販賣珍貴野生動物犯罪團夥被瀘州警方連根拔起,10名團夥成員無一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