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前夕,一位小暖男登上熱搜榜。
小男孩在視頻中,羞澀又大膽地對媽媽表白:
我做你孩子的時間很短
我一下子就長大了。
你做我媽媽的時間很長
你一輩子都是我的媽媽。
所以,愛我的時候,別忘了愛自己。
最後,不忘送上一個大大的比心和親吻。
聽著這麼軟萌暖心的話語,老母親的心瞬間被融化。
女人一生當中,愛丈夫愛孩子愛家人,卻唯獨忘了愛自己。
世人只讚美「為母則剛」,卻沒有人提醒焦頭爛額、疲憊不堪的我們,好好愛自己。
當媽以前都是少女。
當媽以後:
下午茶換成了孩子的進口奶粉
電影院改成了孩子的戶外輪滑場
美容院的保養卡抵上了孩子的興趣班學費
一盒盒胭脂水粉變成了孩子手中的樂高積木。
我不再注重穿搭與妝容,任由身材走了形,放緩了事業上的成長。
我在心裡自我勸說:「一切以孩子為重」。
當我們把幸福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老公身上,把照顧好孩子當成了自己的職業,我們卻不曾問過自己:
你愛過自己嗎?
你細心地照顧過自己嗎?
你關注過自己的喜怒哀樂嗎?
你的需要、你的渴望是什麼?
你主動去滿足過自己的需要和渴望嗎?
直到某一天,我們突然發現,自己的面目變得越來越模糊,仿佛被困在「媽媽」這個身份裡,陷在瑣碎而平庸的日子中掙扎不出。
畢淑敏說:好好愛自己,是最簡單樸素的常識。
伊能靜曾在參加TEDx演講前,苦惱地問兒子:「我要去演講了,我該穿什麼呢?」
深知她有一顆少女心的兒子,當即說:
「穿蓬蓬裙,卷頭髮,和粉紅色蝴蝶結啊!」
「唉,我是一個媽媽,我怎麼能穿成那樣?媽媽就應該要像中年女人一樣。不然,我上臺會被罵了。」
兒子看著她,用一種「你這是廢話」的表情說:「但是媽媽,你除了是媽媽之外,你還是你自己啊!」
伊能靜在演講中說:希望全天下的母親都不要忘記,就像我兒子說的,你們除了是女兒、妻子、媽媽這些身份之外,你們還是你自己。
「媽媽」這個角色,常帶有犧牲自我、放棄自我的定位。對一個女人最至高無上的讚美
事實上,比起「完全沒有自我,用整個生命愛孩子」的媽媽,孩子們更需要有榜樣價值的父母。
王菲在《給自己的情書》中唱道:自己都不愛,怎麼相愛!她的生活絢麗多彩,從不曾為了孩子放棄自我。
多年後,她收穫的是竇靖童的一句:「看見沒,這是我媽,牛逼不?」
全情催眠大師史蒂芬·吉利根說:成為父母前,我們要先活出自我。
母親是最接近孩子的人,母親懂得愛自己,就是在言傳身教地引導孩子體會愛、追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