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根據風雲衛星圖像顯示,如今西北太平洋地區除了部分的熱帶擾動現象之外,最為明顯的就是今年的18號颱風「米娜」,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這個颱風發展的情況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緩慢,整個「風圈區」都比較大,完全變成了一個「胖颱風」。而且環流結構之中,我們也可以明顯看到了底層的氣流區域比較散亂,所以它快速發展的可能性不大,後期預報倒是可能進入到一個快速增強的階段。
而這個增強的階段也就是在進入我國東海的時候,預估30日跨過24小時警戒線,最強的時候可能會達到14級的強度,所以實力不可小覷,雖然美國預測可能達到16級的風力,但是這個概率是極低的情況,所以參考下即可。很值得注意的時候,該颱風的路徑還在不斷的西調之中,所以加大了對我國影響的。根據氣象臺數據顯示,在達到14級的時候剛好是「大長假」的第一天。
很明顯,這個時段也是影響我國浙江的概率最大,所以浙江的朋友要多多注意下,如果達到14級的話,那大風降雨肯定是少不了的,達到最強過後才反轉北上,如今的EC模擬路徑也發生了改變,那就是離我國臺灣,浙江更加近了。登陸韓的概率高了,過後還可能要登陸日本,所以不排除四次登陸的可能性,當然這種情況是建立在繼續西偏的基礎之上,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從我國兩省沿海「擦肩而過」,必須實時觀察到了,綜合已有的數據,那就是最多可能要登陸4次(強調參考)。
從現有的數據來看,暫時還沒有這個可能性,畢竟最終還得看引導氣流的改變。從整體情況而言,18號颱風「米娜」就是一個「大拋物線」的模式,其實跟上一個颱風「塔巴」有相似之處,當然很多科學愛好者可能會問,會不會突然南下呢?從如今的波動情況來說,暫時沒有,還沒有任何一個模擬預報是要進入到華南方向,而更多的可能是要吸收「下沉氣流」,所以可能要開「空調外機」了,注意下高溫的回歸。
例如福建,在預報的氣溫之中就可能明顯看到在9月30日之後,會出現明顯的氣溫飆升,達到30度以上是非常明顯。當然靠近也意味著有降雨的出現,浙滬地區的風雨最為明顯。局部還有暴雨,最新降雨量標註達到了180毫米。,中東部地區也基本不可能有雨水,所以相對而言這也算得上是一個「壞颱風」,產生的影響比帶來的好處少很多,如果繼續偏西調整的話,登陸我國,那中東部地區的降雨還是有可能擴散一點,只不過最終需要注意更多的影響。具體還得後面來看。
整合一下情況,那就是18號颱風還在繼續偏西移動,最強降雨和大風出現在浙滬的可能性最大,我也會持續跟進變化,大家可能都比較期待降雨,但是具體的情況要等待進入東海之後才比較明了,謝謝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