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13日消息(記者寧靜)世界上有多少左撇子?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中國乃至世界上均沒有一致的調查方法。《紐約時報》一篇名為《左撇子更優秀嗎?》的報導中提及,從比例上看,大約有90%的人使用右手,10%的人使用左手。
8月13日是國際左撇子日。這一節日最早可追溯到1975年8月13日,美國堪薩斯州託佩卡市的一群左撇子建立了名叫左撇子國際的組織,他們設想把全世界的左撇子聯合起來,共同爭取左撇子的權益。一年後,該組織舉行慶祝活動,並將這一天確定為國際左撇子日,希望有朝一日全世界的左撇子一起慶祝自己的節日。1976年的8月13日就成為第一個國際左撇子日。
這個節日的目在於提醒人們注意到左撇子在以右手為主的世界中,遭遇的種種不便,希望能促進在教育、日常生活、工具的設計上重視慣用左手者的權益,並發起對左撇子的相關研究。
時至2013年,有幾十個國家的左撇子組織慶祝這一節日,遍布世界各洲。歐洲是左撇子組織活躍的地方,慶祝活動更為隆重。在中國,更多地左撇子開始組織活動起來,尤其是在社交網站比較集中。
據《紐約時報》報導,幾個世紀以來,左撇子曾被指控為一種罪孽,是和惡魔交往的象徵,如果他們是孩子,那就需要接受再教育。近些年來,這一恥辱已被徹底抹去,美國的前7任總統中就有4位左撇子——福特、老布希、柯林頓和歐巴馬。
而在中國,左撇子雖然沒有被稱為「罪孽」,但多數家長仍會去糾正孩子的「左撇子」習慣。對此專家提醒,培養孩子的本質在於「順」,只要使用左手未產生生活、交流上的不便,順其天性培養為宜。
和許多國家比,我國的左手用品市場幾乎仍為零。但這並不是因為沒有需求,而是商家不夠敏感。現在的書寫習慣、剪刀、活頁本......等等物品都只適用右手,而左手使用的商品寥寥無幾。
「我覺得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吃飯的時候跟他的筷子會打架,其他的到沒有什麼。」趙小姐的表弟是一名左撇子,在她看來,弟弟跟任何一個小朋友都一樣,活潑、健康。「因為舅媽會告訴弟弟,他跟任何人都一樣,只不過是習慣不同而已。」
李小姐的父親也是一名左撇子,她說從未聽父親說過因此而產生什麼不方便,倒是經常父親會因為自己的「左右開弓」而驕傲。「可能他們那個年代對右手的依賴也不像咱們這麼大吧,畢竟他們那時的生活更簡單些,不會因為電腦等等操作不適配左手而不便。」
網友「下百下百下下百」表示,自己是天生左撇子。他的母親也是左撇子,由於被奶奶罵「死左撇子」,所以母親一直都很自卑。為了糾正左撇子習慣,該網友從小沒少挨家裡的打,用指甲彈手,或者用筷子和筆敲打......這幾乎成為了他童年的噩夢。
86歲的肖爺爺一家幾乎都是左撇子。他和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孫女都是出生後即是左撇子。一輩子都是左撇子的他並沒有覺得這對生活產生了多大的影響,但是家人為了能讓小孩子變得「跟大多數人一樣」,還是讓孩子們矯正了過來。「左手右手只是一種不一樣的習慣,也許對於多數被迫放棄左手而改用右手的人來說,他們更需要的是一種寬鬆的認同環境。」
關於左撇子的幾個問題:
1、左撇子更聰明?
關於左撇子聰明的說法,現在仍是無稽之談。大腦對手的控制是交叉的,左撇子意味著右腦(形象具象如音體美空間想像)思維較好,左腦(抽象如邏輯推理語言)思維較差,而一般人恰恰相反。因為中國的教育主要看抽象的內容,所以左撇子看起來比較聰明,但尚無考證。
2、左撇子比右撇子的平均壽命短?
在這個主要為右撇子服務的社會中,左撇子遭遇意外的可能性要高於右撇子,主要原因就是絕大多數設施和機械為右撇子考慮。嚴格來說,左撇子比右撇子更容易遭遇「意外」死亡。
3、左撇子在某一天會消失?
蒙彼利埃大學的研究人員Charlotte Faurie告訴ABC News:在人類戰爭中,使用左手就像投球,左撇子很特別,有著超凡影響。Charlotte Faurie和他的同事Michel Raymond進一步研究了9個原始部落,暴力衝突越多的部落,都是左撇子存活。左撇子畢竟是另一隻手。
4、左撇子愛喝酒?
多年來人們認為左撇子更有可能成為酒鬼。這個領域的研究比較模糊,只有少量的樣本。來自12個國家超過25,000人的一項研究讓事實更清楚了一些——左撇子不是更易於酒精中毒,他們是常常喝的更多。研究人員Kevin Denny檢查了一份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上的論文數據,主要數據揭示了整個 left-handedness-alcoholism關係。沒有證據表明左右手偏好與飲酒有關。因此,數據是不支持腦部 atypical lateralisation 或左撇子社交壓力會導致過量飲酒這種觀點的。
5、左撇子出過哪些名人?
國外有拿破崙、歌德、尼採、畢卡索、達文西、鮑勃·迪倫、愛因斯坦、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卓別林、瑪麗蓮·夢露、甘地、賈斯汀比伯、休·傑克曼等等;國內有溫家寶、趙本山、蔡振華、王力宏、倪匡等等。
圖片來源:左撇子在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