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賽諾市場研究公司提供的前三季度的統計數據表明,CRT背投電視月銷量已從第一季度的5.5萬臺銳減至第三季度的1.9萬臺,而其在所有彩電的市場佔有率也從1.2%下降至0.6%。而記者在採訪調查時也了解到,目前除長虹、日立繼續保持對CRT背投電視的投入外,TCL、海信、創維、廈華、松下、索尼等企業都已陸續減少或停止了對CRT背投電視的投入,
從去年開始,CRT背投電視已逐步退出一、二級市場。
CRT背投淡出一二級市場
自平板電視參與彩電市場競爭以來,CRT背投電視的生存空間似乎越來越狹小。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級市場的家電賣場中,電視展區基本被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所佔據,已經難覓CRT背投電視的身影。
賽諾最新統計數據表明,今年1月—9月,CRT背投電視月銷量從5.5萬臺銳減至1.9萬臺,而其在所有彩電的市場佔有率也從1.2%下降至0.6%。
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葉平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液晶和等離子為代表的平板電視在一、二級市場迅速普及,逐漸成為彩電銷售市場的主力軍,CRT背投電視基本退出了一、二級市場的爭奪。
賽迪顧問消費電子事業部分析師楊蕾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CRT背投電視的總產量大概在80萬臺左右,其中80%以上用於出口,內銷的CRT背投電視僅有20萬臺左右,主要集中在三、四級縣級市場。
一、二級市場的消費者對CRT背投電視不感冒的舉措同樣影響到國內外彩電廠商的熱情。創維中國區營銷總部總經理劉棠枝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甚至表示,由於CRT背投電視市場需求量小,目前創維已經停止生產和銷售CRT背投電視。而據賽諾統計數據表明,兩個月前創維CRT背投電視的市場份額還高達8.8%。
此外記者採訪發現,目前除長虹、日立繼續保持對CRT背投電視的投資外,其他廠商如TCL、海信、廈華以及松下、索尼等都已陸續減少或停止了對CRT背投電視的再投入。
大部分產品不能滿足高清
其實,CRT背投電視與平板電視發生「摩擦」的主要領域是在50英寸以下區域,而在50英寸以上大屏幕電視市場競爭環境則相對寬鬆,同時相對等離子電視和微顯示背投電視來說,CRT背投電視同樣擁有著較為成熟的技術。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大屏幕投影顯示設備專業分會秘書長趙漢鼎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歷經幾年的產業化,CRT背投電視在亮度、使用壽命等指標上已經很成熟,這些指標相對等離子和液晶電視來說毫不遜色。此外,CRT背投電視的最大特點是價格低廉,不足的就是容易出現會聚不準、圖像重影的現象。
今年3月信息產業部發布的《數位電視接收設備—顯示器標準》明確規定,等離子電視、液晶電視、液晶背投電視、CRT(顯像管)背投電視等要想被認定為高清數位電視,必須滿足清晰度達到720線以上。
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全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從技術上來說,CRT背投電視達到高清應該沒有問題,但目前市場上銷售的CRT電視都不能滿足高清的要求。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大屏幕投影顯示設備專業分會專家組高級工程師韓景福也指出,信息產業部高清標準頒布半年多了,目前在售的CRT背投電視的清晰度依舊不能滿足高清標準的要求。
主攻大屏或能延緩退市
鑑於一、二級市場平板電視表現優異,以及暫難突破高清瓶頸的現實,讓CRT背投電視重新進入一、二級市場不太現實。不過,在電視大屏化的趨勢下,將渠道下沉至三、四級縣級市場,CRT背投電視以較高的性價比或許能擁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隨著彩電業不斷發展,高清、大屏成為電視市場新的消費熱點。據iSuppli統計結果顯示,2006年在北美市場50英寸及以上電視銷量佔總體彩電市場的10%,而iSuppli同時預測,這一份額到2010年將達到17%。在中國市場方面,中怡康統計數據表明,今年1月—9月,5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電視銷量達5萬臺,預計到2012年可以達到25萬臺左右。
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市場總監彭煜告訴記者,國內CRT背投電視表現已經大不如前,整個年度的銷售僅有30萬臺左右。他同時指出,目前50英寸以上空間競爭相對寬鬆,CRT背投電視如果主攻50英寸以上大尺寸,或許是緩解退市的有效方法。
TCL一位曾負責營銷的高層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TCL推CRT背投電視的重點區域在三、四級市場,並且比例越來越小。而其他在做CRT背投的廠商也認同了這一說法。
葉平同時指出,縣級市場CRT背投依舊擁有巨大的消費能力。長虹、日立等廠商選擇繼續推出CRT背投電視,說明其依舊具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不過他同時表示,無論從消費者需求和接受程度還是技術發展趨勢來講,CRT背投電視肯定要退出市場,目前長虹、日立等廠商的努力只不過是延緩退市的速度,而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