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紫上Kira
這些年各種風吹大牌平替,從一開始「平價XX」之類的話術來表達效果堪比貴婦,到興起一批品牌,直接生產「大牌平替」,這中間有多少真正稱得上平價替代呢?
如果說彩妝產品,只要顏色模仿到九成算仿色,那質地的天壤之別只能證明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想要以1/10的價格買到Tom Ford的眼影盤,那真算得痴心妄想。
畢竟,沒有賣錯的,只有買錯的。
至於護膚品,那就是更深的水了。譬如耳熟能詳的「平價LAMER精華面霜」FIRST AID BEAUTY修復面霜,它們的配方完全是兩個思路,各有千秋,但畢竟不是便宜幾倍價錢功效打幾折的關係。而那些完全是為了營銷,誇大了功效,用大牌和貴婦產品來陪襯流量的,就更要不得。
真正要說「大牌平替」,至少得是一個思路的配方,同樣的目標人群和功效吧。
有意思的是,正宗的「大牌平替」卻很容易被人忽略了——母公司不同產品線。
歐萊雅的玻色因和Mexoryl
其實,世界上最喜歡做「大牌平替」的恐怕是歐萊雅集團了。
家大業大的「歐娘娘」在我看來屬於低調務實的類型,比如她家頂級貴婦品牌HR在國內遠不如其他家的貴婦有熱度;巴黎歐萊雅、卡尼爾也被明顯低估;倒是Skinceuticals修麗可越來越被消費者喜愛,Clarisonic科萊麗也被國人熟知。
「歐娘娘」不僅愛做實驗、發明專利;而且有個癖好,喜歡給子孫們共享配方。早先歐萊雅的專利成分波色因和Mexoryl都只應用在高端線,而隨著專利到期,「歐娘娘」為了搶佔市場,從上到下各個品牌都用上了好東西,區別只是含量的多寡。
Mexoryl
在上一篇推送從防曬劑的安全性到開掛的歐萊雅防曬中,具體介紹過歐萊雅集團旗下的防曬產品。從貴婦品牌HR到商超線的卡尼爾,眾多化學防曬霜/物化結合防曬霜中,都用到了Mexoryl。
當然,一分錢一分貨,區別也很明顯。
比如最低端的卡尼爾很少見Mexoryl XL,多見Mexoryl SX,配伍的其他防曬劑也是以很牢的防曬劑帕索1789、歐託奎雷為基調。
而巴黎歐萊雅全系配方中基本以桂皮酸鹽和Mexoryl SX、Mexoryls XL姐妹打底,還搭配了Tinosorb S、Tinosorb M姐妹,和日本配方師很喜歡用的Uvinul A plus、Uvinul T150,以及在HR等高端線也在使用的Detoxyl抗氧化專利。
當然一直防曬霜除了防曬劑之外,其他成分也決定了它的價值,如補水保溼抗氧化劑的合理搭配,用越高級的成分自然對肌膚養護的效果更好了。但如果只是單純的追求防曬效果,像巴黎歐萊雅的防曬新品基本能稱為蘭蔻和HR防曬產品的平替了。
玻色因
比起Mexoryl,玻色因的「平替」現象可能更明顯。
同樣是歐萊雅集團的專利成分,玻色因是抗衰老家族中主打提升、緊緻、飽滿功效的。它能刺激皮膚氨基葡聚糖的生成,簡單理解就是能撐起皮膚結構,誇張點理解類似於醫美注射透明質酸來填充面部。
皮膚衰老除了皺紋還有鬆弛下垂,所以波色因對熟齡肌來說就是個大寶貝,而且成分溫和安全,也可以和視黃醇配合使用。
但是,國內消費者對玻色因還不那麼熟悉時,玻色因的專利又快到期了。這下,歐娘娘大筆一揮,又把這好東西幾乎全線加入。
只不過,價格對應了濃度。
赫蓮娜黑繃帶濃度30% 3500rmb / 50ml
赫蓮娜白繃帶濃度20% 3180rmb / 50ml
修麗可 AGE面霜濃度約30% 1760rmb / 48ml
修麗可紫米精華濃度約10% 980rmb / 30ml
蘭蔻塑顏緊緻煥白精華乳液濃度約10% 1350rmb / 50ml
科顏氏多重緊緻修顏面霜濃度3% 560rmb / 50ml
理膚泉Substiane Serum濃度約5% 300rmb / 30ml
歐萊雅復顏光學雙管精華濃度6% 150rmb / 48ml
歐萊雅光學復顏日霜/晚霜濃度3% 140rmb /50ml
值得一提的是,玻色因起效濃度在3%,而上述產品標示的濃度為「活性物溶液」,所以實際濃度還需要打個折扣。
如果你就是衝著玻色因購買,那就選購濃度在10%以上的產品。
如果你考慮綜合性效果,那可以選擇其它產品。譬如25歲輕熟肌用歐萊雅光學敷衍日霜可以,但對35歲已經鬆弛的肌膚就沒用了。理膚泉的SS除了玻色因外還有LR2412等成分,綜合抗衰老,和RR系列視黃醇產品合用,對30以上的肌膚仍有較好的緊實作用。而修麗可AGE面霜某種意義上說就是HR黑繃帶的「平替」。
大牌和副牌
除了歐萊雅這種大集團的專利共用性「平替」,也有一些小眾高端品牌開闢自己的親民平替品牌,或者可以稱之為「副牌」。它們同樣會用類似的產品線和配方,但為了打開年輕消費者市場,往往定價比較低,這就擺明了濃度和成分會做調整。
Perricone MD和Super By Dr. Nicholas Perricone
我曾不止一次說自己是裴禮康的腦殘粉,但第一次買裴禮康的產品其實買的是副牌Super By Dr.Nicholas Perricone。
關於這個品牌的資料非常少,但我還記得買的第一款是蘋果乾細胞精華乳,和Perricone MD一樣透露出濃濃的科技感。
這兩個品牌在包裝和價位上大有不同,Perricone MD的價位和修麗可差不多,全線包裝是性冷淡藥品風格。而Super By Dr.Nicholas Perricone的藥瓶用了年輕感的彩色標籤,價位與理膚泉相似。
雖然採用的成分不同,但兩個品牌第一強調的都是抗氧化。單獨就抗氧化而言,20歲、30歲、40歲、50歲所用的產品確實有所區別。所以這個副牌更多的是填補身體護理和20-30年齡段面部護理的空缺。
Rodial和Nip+Fab
更小眾的Rodial恐怕國內知曉的人更少了,Nip+Fab這個副牌被國內美妝博主們關注得也很少。有意思的是,Nip+Fab最早在國內被關注是因為它的豐胸霜,而它其實從身體護理、護膚到彩妝品類非常全面。
Rodial和Nip+Fab的護膚線並不完全重合,面向青少年的Nip+Fab更多關注在痘痘、毛孔等肌膚問題,Rodial則更多關注在美白、抗衰老方面。
但兩個品牌都有龍血、蜂毒、蛇毒三個系列,這三個系列也是Rodial的主打。當然,兩個品牌添加的成分濃度有所區別,卻正好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不是簡單的「平替」關係,而正好是從青春肌走向熟齡肌的自然過渡。
我個人對Nip+Fab的護膚品體驗感不錯,如果想抗衰老和修復可能會覺得雞肋,但控油祛痘乃至刷酸倒是可以嘗試。
這兩個品牌日常在官網推特價,在英國購買很容易撿白菜。輕熟肌抗初老可以試試撿Nip+Fab的白菜蜂毒,彩妝的品質都不錯,但塑料包材質感不夠,更推薦學生黨新手入門來嘗試。
類似的「副牌」平替其實還有不少,共享專利配方的也不止歐萊雅一家(當然他家的共享算最良心了)。
說到底「大牌平替」是存在的,但有專利技術或成分的大牌,它的平替只可能是自家的兄弟姐妹,不可能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就像「平價Lamer」 First aid beauty急救修護霜,比較起來還是凡士林晶凍和Lamer的關係會近一些。
比起盲目跟風營銷話術、購買明目張胆山寨大牌的產品,不如查一查產品「族譜」,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