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西民族大學網站12月21日消息,該校教務處當天發布《關於2020年12月全國大學英語等級考試缺考情況的通報》稱,經統計,2020年12月大學英語考試缺考總人數達738人,其中四級缺考222人,六級缺考416人,B級缺考100人。缺考人數極大浪費了學校有限的考位資源,尤其是四級考位資源,進一步加劇了學校有限的考位與較大的考試需求之間的矛盾。(12月25日 廣西新聞頻道)
作為一所大學,能夠敢於揭短,通報英語四六級缺考的問題,這是對學生健康成長的負責,這是維持教育秩序的擔當。「通報缺考」是為學生補上「誠信課」,更是為教育培養吹響「嚴」號角,應該!
組織一場考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好對每個考生的服務。《通報》表示,民大教務處積極協調多方、採取多種措施,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增加標準化考場考位,確保大學英語等級考試順利開展。缺考現象的存在,不僅極大浪費了教育教學資源,還在全校範圍內造成惡劣影響,助長不正之風。
學生缺考有三大危害,一是造成學校人力、物力的浪費,不符合國家的節約精神倡導;二是佔據考位,損害了其他想要參加考試卻因名額有限未能報名的學生權益;三是承諾不守諾,不利於提升誠信素養。《通報》對缺考危害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對學生是一次很好的素質教育,幫助學生提高思想認識。
當然,如果學生真的遇到特殊情況,缺考也可理解。但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關鍵是要提前報備,讓自己清白,讓管理明白,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通知》提出,因生病請假的,請提交相關疾病證明進行備案;因本人或家庭重大變故請假的,需個人提交申請,假條由學院審。學校是教育人的地方,當愛心為魂,情感為體,但是,懲戒能夠讓學生對考試產生敬畏,用努力堅守誠信,倡導報名考試了就要努力準備的學習精神。《通報》提出,無故缺考的考生將取消2021年6月報考全國大學生英語四級考試資格。這樣的「嚴」,看似冷漠,實為誨人不倦。
無故缺考本身就是一種自我放縱的錯誤,唯有懲罰,才能讓學生有痛定思痛,痛改前非的效果。誠信需要教育疏導,也需要懲罰敲響警鐘。其他方面的教育也是如此,大學不是學生自由散漫的地方,應該是講規矩、講嚴格。大學嚴起來,才能大起來,高起來,學生才能得到真本事。
當然,作為大學,也需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要加強對學生報名後的學習督促,這是幫助學生,也是提高教育擔當。大學,需要寬容,但不能無限包容;學術探討寬容,學習知識自由,但在規範上,在紀律上必須有嚴格要求。該通報時就通報,該懲罰時就懲罰,我們的大學教育在嚴起來的路上昂首闊步,才能不斷提升教育質量,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殷建光)
(來源:廣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