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我國宣傳活動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旨在強調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強團結協作,強化壓實政府、部門、社會和個人「四方責任」,攜手應對新冠肺炎、愛滋病等全球範圍內重大傳染病挑戰,共同抗擊愛滋病,為實現愛滋病防控目標、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努力。
愛滋病是什麼?怎麼預防?
下面,小義帶你去看看!
(一)愛滋病是一種危害大、死亡率高的嚴重傳染病,不可治癒
感染愛滋病會給學習、生活帶來巨大影響。對於家庭、父母心存愧疚;需要終身規律服藥;精神壓力增大。病毒會緩慢破壞人的免疫系統,若不堅持規範治療,發病後病情發展迅速。
發病後的常見症狀包括:皮膚、黏膜出現感染,出現單純皰疹、帶狀皰疹、血皰、淤血斑、持續性發熱、肺炎、肺結核、呼吸困難、持續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並發惡性腫瘤等。
(二)不能通過外表判斷一個人是否感染了愛滋病病毒
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外表與正常人無異,決不能從一個人外表是否健康來判斷其是否感染愛滋病。
◆學習掌握性健康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與技能,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掌握科學的性知識,樹立正確的性觀念,保證安全的性行為。性既不神秘、骯髒,也並非自由、放縱。性衝動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成長的必經過程。青年學生應積極接受性健康教育,豐富課餘生活,提高自制力。
◆愛滋病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掌握預防知識、拒絕危險行為,做好自身防護才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
堅持每次正確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預防愛滋病/性病的感染與傳播。選擇質量合格的安全套,確保使用方法正確。使用安全套不意味著可以放縱個人的性行為。
◆愛滋病通過含有愛滋病病毒的血液和體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等)傳播,共同進餐、共用衛生間、握手、擁抱等日常接觸不會傳播
愛滋病病毒在下面這些體液中存在量大,具有很強傳染性:•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母乳;•傷口滲出液。可以歸納為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
日常學習生活接觸不會傳播愛滋病病毒。蚊蟲叮咬不會傳播愛滋病病毒。
◆注射吸毒會增加經血液感染愛滋病病毒的風險。使用新型合成毒品/醉酒會增加經性途徑感染愛滋病病毒的風險
與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針具吸毒會使病毒通過汙染的針具傳播。使用新型合成毒品(冰毒、搖頭丸、K粉等)或者醉酒可刺激或抑制中樞神經活動,降低自己的風險意識,性伴數量和不安全性行為的頻率會增加,那麼也會間接地增大HIV和性病傳染的風險。
◆性病可增加感染愛滋病病毒的風險,必須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治
性病病人感染愛滋病的危險更高。特別是像梅毒、生殖器皰疹和軟下疳等以生殖器潰瘍為特徵的性病,潰瘍使愛滋病病毒更容易入侵。
目前尚無有效的HIV疫苗可以預防HIV感染或延緩愛滋病進展。因此,切斷愛滋病的傳播途徑,是預防和控制愛滋病的重要方式。那麼,我們具體應該如何切斷呢?
愛滋病切斷傳播的具體途徑:
1.切斷HIV傳染的性接觸傳播。正確使用安全套,進行安全性行為。
2.拒絕毒品,不共用針具。
3.避免醫源性愛滋病傳播。在醫療操作中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與輸血。
4.阻斷HIV的母嬰傳播途徑。
5.通過服用抗病毒治療藥物結合安全的性行為措施。
其實愛滋病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太多的人
沒有真正了解愛滋病
對愛滋病的認識存在誤區
導致許多僥倖心理的產生
有愛更溫暖
無艾更健康
讓我們一起攜手
構建有愛無艾的世界
來源 | 蕭山義橋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世界愛滋病日宣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