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滴眼液這個名詞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也有人稱它為眼藥水。在長時間看書、電視、電腦或手機後,眼睛往往會出現酸痛、乾澀、紅血絲,這就是代表著眼睛很疲勞需要去休息了。有的人這時候便會選擇滴兩滴滴眼液然後閉目養神,甚至有很多人把滴眼液當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常常在眼睛疲勞時便拿出來使用。那麼,使用滴眼液會有副作用嗎?
滴眼液的作用
滴眼液是眼科疾病最常用的藥物劑型之一,對於許多眼病,眼藥水都有直接、快捷的治療作用。毫無疑問,滴眼液是一種用於治療眼部疾病或者緩解眼部疲勞的藥品。有句俗話大家一定聽說過:「是藥三分毒」,意思便是藥品對人體不是絕對的有益無害,當藥不對症、過了保質期或者劑量使用不對時,便有可能起不到原有的治療作用,甚至於有反作用的出現,危害我們的健康。而滴眼液亦是如此,盲目地使用滴眼液不僅不會起到保護的作用,反而會危害我們的健康。
滴眼液的藥不對症
首先來舉個例子,當一個人頭痛時,他該怎麼辦呢?是去休息呢,還是買藥吃呢?其實都不準確,正確答案應該是找到頭痛的原因並且對症下藥。頭痛有可能是之前不小心發生了碰撞,也有可能是生病了如感冒,發燒導致,甚至還有可能是這個人本身便有頭部的疾病,如果讓他胡亂吃藥治療,不但症狀不會有所緩解,甚至還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而當我們的眼睛出現酸痛時,情況也一樣。這時一定是眼睛使用過度嗎?並不一定,還有可能是角膜炎、結膜炎等情況。這時候便要請醫生對症下藥,切不可自作主張。
滴眼液的使用期限
保質期重要嗎?當然重要。我們在生活中會去購買保質期過期的食品嗎?當然不會,因為我們知道過期食物是不能夠食用的,相信不少人有食用過了保質期的食品而出現肚子疼或者拉肚子的情況吧,有了一次之後應該都不願意再經歷第二次。而滴眼液亦是如此,滴眼液也是有它的保質期的。
這裡指的不是滴眼液未開封的保存期限,而是使用之後的保存期限。這二者是不相同的。一般滴眼液未開封的保存期限是1到3年左右,而滴眼液開封後的保存期限,一般是1個月或者4周左右。當然這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和季節、放置地點的環境以及使用習慣都密切相關。對此也不難理解,因為滴眼液一旦開封,便容易在使用和保存過程中,被淚液及空氣中的微生物汙染,從而滋生安全隱患。這時如果繼續使用,便有可能對我們的眼睛造成傷害。當然一般滴眼液中會加入抑菌劑,也就是防腐劑來防止使用過程中沾上微生物導致滴眼液汙染的情況,但是防腐劑本身如果加入的量過多也會對眼睛造成傷害,所以我們應當注意滴眼液的開封使用期限,避免因忽視這一點而長時間使用同一瓶滴眼液。
滴眼液的使用劑量
凡事都講究一個度,適度才是最好的,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比如我們平時吃飯,如果吃得太少,就會出現飢餓的狀態,缺少生存所必需的能量;但如果吃得過多,便會對腸胃等消化系統造成過重的負擔,也不利於身體健康。
同樣,滴眼液的劑量也是相似的情況。一般來說,滴滴眼液的時間並不固定,感覺眼睛乾澀便就可以點滴。但是不建議長時間使用滴眼液,因為滴眼液往往會加入防腐劑,微量防腐劑對眼睛損傷並不大,但多次頻繁地使用眼藥水,長期過度接觸防腐劑,就可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導致正常淚膜受到破壞,角膜上皮細胞出現損傷。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便有了答案,滴眼液有副作用嗎?是有的。在對症用藥、使用期限、使用劑量上,如果出現了問題就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建議滴眼液能不用就最好不用,對眼睛最好的保護便是勞逸結合、避免用眼過度。適度休息,會比藉助滴眼液來緩解疲勞要健康不少。
(文章來源:2019年安安網校園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