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外大片常見的正氣過剩男主角不同,《釜山行》從男一號到幾個角色,大多是帶有性格弊端上了車。如此一來,直面危險恐懼,與喪屍的殊死搏鬥,反倒變成了修正人性弱點的契機。以男二號夫婦兩次被阻攔進安全車廂為例,第一次的實行者是男一號。到了第二次,男一號自己也跟著變成了受害者。讓多數觀眾恨得牙痒痒的場面,絕對不是來自喪屍的瘋狂殺戮,而是人類對同伴的輕蔑、敵意和不信任。與「車」俱來的諸多毛病,通過喪屍病毒的感染催促,一併爆發了出來。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不難發現,男一號在一開始,與從頭到尾充當反派的自私大叔,差別不大。延尚昊在攝影棚模擬了高速運行中的車廂,不計其數的群眾演員「以超越其他喪屍片」的賣命精神,去演繹那些奇形怪狀的暴走喪屍。
《生化危機》系列:熱門遊戲或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有相對好劇本+一定影迷群的先天優勢,但如何處理原作與改編的尺度最難把握,先入為主的死忠粉絲們對電影一定會更加苛刻更加挑剔。這部生化危機就是活生生的吃力不討好的例子,票房與口碑成反比。拋開遊戲說電影,這部披生化之外衣行驚悚之實的科幻片,自有其獨到之處:雙線並行不悖,黑白色調簡潔,打鬥乾淨利落,基本可以自圓其說,紅黑雙姝造型身手演技讓人眼前一亮,特種部隊隊員被雷射切割一段尤其經典。更讓人驚喜的,是逃出生天的Alice和Matt還沒來得及安定寧神就被抓走繼續當病毒試驗的炮灰,原來最大的謎底是蜂巢的毀滅也許只不過是Umbrella對於T病毒的一次內部測試而已。本以為恐懼已經結束,誰知一切才剛剛開始。
《殭屍肖恩》一部與眾不同的殭屍題材喜劇片,影片無釐頭搞笑的表現手法,反映了母子、繼父繼子、戀人、情敵、基友、鄰居還有同事間的關係,在沒有遭遇這場逃難前,主角的日子過得可謂糟糕無比,他討厭別人說Z開頭的詞,因為他的生活實際上過得就像個殭屍。也許正是因為殭屍,他發現繼父是愛他的,母親對他的愛有多深,女友真正期望的是什麼,朋友又意味著什麼,一部充滿歡笑與淚的電影。血與冰淇淋三部曲的首部曲,生化喪屍元素結合黑色幽默風格,再加入搖滾樂來作為調味劑,過程讓人享受,一邊鮮血直流一邊笑料不斷,最後還有點兒溫情,腐國人民太會玩了!
《活死人黎明》:他和大部分殭屍電影有些相似的地方,例如關於殭屍的設定,不講述殭屍的由來,只突出他們無遏制的殺戮。也有些不通的地方,例如這部電影中的殭屍不再行動不便,相反她們健步如飛,甚至可以奔跑著追趕汽車。而最大的不同是,這不是一部恐怖片,而是一部災難片,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的。這也使得這部電影成為了我心中最好的殭屍電影。電影中其實並沒有多少人物在黑暗中探索遭遇殭屍的情節,而這種橋段向來是恐怖片的最愛。而這部電影中的殭屍都是大搖大擺地直接出沒於生人面前。電影真正的重點是這些人在被殭屍圍困時,每個人的不同選擇、不同表現。在這些行為的後面,導演試圖體現的是植根於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人性。
《血染黃沙》:不同於很多爆發於鬧市——眾人尋找出路的類型片,本片將視點投向美國與墨西哥交界處的一片茫茫沙漠,絕大多數畫面中的出場人物只有一女一屍,靠著女人的「一步接一步」和喪屍如影隨形的追蹤展開故事:人物少,環境單一,敘事直線,可以說是將「極簡」精神發揚到了極致,這其實是一種比較冒險的做法,很多這類片的受眾恐怕還是奔著追求感官刺激而來,而本片的反常規勢必會引起一些觀眾的不適,這也是在所難免。但如果靜下心來欣賞,前半部其實還是有一些可圈可點的地方。
用「全程高能」和「震耳欲聾」來形容這部《狂暴之路》絲毫不為過。從一開始弗裡歐莎(查理茲塞隆飾演,女主角名字僅為音譯)試圖逃出圈禁自己的「丈夫和主人」不死老喬的手掌心開始,劇情已開炸街。我們還沒咽下第一顆爆米花,強悍的弗裡歐莎就登上了她轟轟烈烈的叛逃之路,帶著不死老喬的成群妻妾們,企圖用一輛全副武裝且裝滿原油的「戰爭鑽車」,叛離不死老喬的老巢,獨自尋覓她兒時的「綠洲」和自由。喬治·米勒那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和品位獨到的審美觀。喬治·米勒其實一直都是母系社會的崇拜者,他偏愛強悍的女人,總在自己的電影裡有意無意設置一位女性頭領。
《天賜之女》:實際上女主在自己一方的種族與人類種族上作出了選擇,並與女科學家開戰進行了智戰搏鬥。而女科學家在被圍之前才完全理解女主的真實意圖,她看到了和女主一樣的同類在外面也大量生存著,而且如同原始人一般,這完全就是一個新生種族了,而她最新的信息卻還停留在第二代的嬰兒被捕獲進入基地的階段,並未得知這些沒被捕獲的嬰兒居然能活下來並且成立新的種族。在被圍之後恐怕才明白了女主是在為同類的種族生存與人類的種族生存之間進行了一次挑戰,而她被戰敗了,戰利品則是讓真菌樹爆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