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出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主谷長度僅僅3.7公裡的天山神秘大峽谷,以深度、長度的天然劣勢,與雅魯藏布大峽谷、金沙江虎跳峽、長江三峽、怒江大峽谷、瀾滄江梅裡大峽谷等峽谷一同上榜,雖居於榜末,卻足以證明他的實力與顏值不可小覷。專家評委,四川省地質公園與地質遺蹟調查評價中心總工程師範曉評天山神秘大峽谷「在塔裡木盆地北緣,奔流而下的天山冰雪融水,在新生代的紅色砂巖層中,切割雕塑出了詭異神秘的紅色大峽谷。展現了大西北另類自然景觀的獨特吸引力。」
此行,沿著「中國最美公路」獨庫公路,從北疆到南疆,看過了一路風景,在即將抵達終點時,邂逅天山神秘大峽谷。天山神秘大峽谷位於天山山脈南麓,「龜茲古國」庫車縣城以北64公裡的山區,屬塔裡木河支流的庫車河河谷。峽谷由紅褐色的巨大山體群組成,當地的維吾爾族人稱之為「克孜利亞」,意為「紅色的山崖」。峽谷為億萬年風雨侵蝕、山洪衝刷而形成,集雄、險、幽、靜、神為一體。然而,最能詮釋大峽谷的,依舊是「神秘」二字。
▼神秘的自然奇蹟
走進天山神秘大峽谷,眼前所見,便已然與外界不同。古近紀的紅色砂巖、砂礫巖編織出一場火焰一般的夢,夢境在天山強烈上升的過程中不斷變換,紅色巖層開始褶皺彎曲,在流水侵蝕和風雨侵蝕的作用下,呈現出一個個用最豐富的想像力也想像不出來的模樣,千奇百態,而這一場沉睡了千萬年的夢,愈加魔幻神秘。
全長5公裡多的天山神秘大峽谷由一條主谷和七條支谷組成,峽谷深150米到200米,谷底最窄處甚至只有0.4米,呈典型的地縫式隘谷。行走在峽穀穀底,像是掉進了地縫中,眼前是另類的風景,那一處處紅色的奇峰異石在午後陽光的照射下,燃著焰火一般,變得狂野,像是要將人吞噬一般,卻又牽引著人不由自主地前行。
地處內陸乾旱區,峽谷外驕陽似火,峽谷內卻常年有潺潺流水。沿著河水慢慢向前,縱是正午,也能在流水中感受到一份清涼。谷內不時還有陣陣清風,吹得旅人神清氣爽,不想出谷感受烈日的熱情。然而,如果真的為這份清涼停下腳步,待日落之後還在谷底,或許,又會發現峽谷的詭譎。每當朝夕之際,風起之時,峽谷中或有霧氣升騰,或有谷鳴之聲,加上光影變幻,神秘詭異不可言狀。
怪聲怪氣、神影奇變、神水神風,這些都是大峽谷的神秘所在。有的現象,科考工作者已經逐步揭秘,有的引申出一個個更加神秘的傳說故事。走馬觀花,無法如地質學家一般,一一考證他的神秘之處,也沒有親眼見證那些「神秘」,只是,單單在峽谷中前行,便已經直觀地感受到他的神秘另類。
▼神秘的絲路文明
大峽谷之所以神秘,除了一些無法言說的自然奇蹟之外,還在於他曾塵封著古絲綢之路文明的遺蹟。大峽谷所在地龜茲古國庫車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是古印度、希臘—羅馬、波斯、漢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匯地。」大峽谷裡的流水細水長流,匯聚成庫車的母親河,滋潤著千年前的龜茲古國,也留下了許多關於龜茲古國的傳說。
1999年大峽谷被外界發現,也應是古絲路文明的迴響。1999年秋,當地維吾爾族青年阿孜上山採藥時無意間進入大峽谷,大雨傾盆,偶遇一山洞,進洞躲雨,竟發現這是一個被塵封了多年的千佛洞。因此地屬庫車縣阿艾鄉,這一直接讓大峽谷掀開神秘面紗走向世人面前的石窟被命名為阿艾石窟。
阿艾石窟始建於盛唐中期,佛像壁畫仍保留著原始構圖的細密,色彩絢麗,形象逼真,其藝術水平可與同時代的敦煌壁畫相媲美。石窟具有中原文化風格,體現了漢與龜茲文的早期融合。此行,因為石窟不知為何處於關閉狀態,沒能進去一探究竟,只能從前人的描述中想像盛唐時的模樣。
雖然有些遺憾,但人生本就不能圓滿,繼續前行,在峽谷內依舊能觸摸到文明的印記,峽谷中橫臥的佛像,紅色巖壁上的壁畫,傳說中龜茲國王在成吉思汗揮師西域時藏財寶的藏寶洞,唐朝時漢僧尋找佛緣羽化成仙的通天洞……那些千年前的故事傳說因著大峽谷殘存的印痕,變得有跡可循。
作者簡介:覺非行記,自由攝影師,旅遊自媒體。
新浪微博:@覺非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