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2020-11-06 大唐凌凌漆

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震撼現場!「電子科技大學號」發射瞬間

本次發射的6G衛星命名為「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這也將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太赫茲通信具有頻譜資源豐富、傳輸速率高、易實現通信感知一體化等優勢,在地面和空間通信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是全球第六代移動通信(6G)的關鍵技術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揚生教授表示,此次研製發射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是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標誌著我國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發射的是電子科技大學建校以來首次以校名命名的衛星。電子科技大學是國內航天與信息技術領域交叉、創新技術研究的重要力量,此次合作發射也是學校產學研用一體化、探索全球前沿科技的重要實踐。

太赫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通信科研先行示範點負責人陳智教授談到,本次研發的太赫茲試驗衛星,在太赫茲頻段核心器件、太赫茲通信系統等方面完成了技術攻關,尤其是在空間載荷極其苛刻的約束條件下,解決了小型化、低功耗等技術難題。

「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

衛星研製試驗現場

衛星研發團隊討論現場

「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還將應用於智慧城市建設、防災減災、國土規劃、環境保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監測,在太空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

為你普及下,6G指的是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外語縮寫:6G。也是5G之後的延伸,理論下載速度可達每秒1TB,預計2020年開始研發,2030年正式投入商用。6G,即第六代移動通信標準,一個概念性無線網絡移動通信技術,也被稱為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主要促進的就是網際網路的發展。6G網絡將是一個地面無線與衛星通信集成的全連接世界。通過將衛星通信整合到6G移動通信,實現全球無縫覆蓋,網絡信號能夠抵達任何一個偏遠的鄉村,讓深處山區的病人能接受遠程醫療,讓孩子們能接受遠程教育。此外,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電信衛星系統、地球圖像衛星系統和6G地面網絡的聯動支持下,地空全覆蓋網絡還能幫助人類預測天氣、快速應對自然災害等。這就是6G未來。6G通信技術不再是簡單的網絡容量和傳輸速率的突破,它更是為了縮小數字鴻溝,實現萬物互聯這個「終極目標」,這便是6G的意義。

6G的數據傳輸速率可能達到5G的50倍,時延縮短到5G的十分之一,在峰值速率、時延、流量密度、連接數密度、移動性、頻譜效率、定位能力等方面遠優於5G。

在國內,在2018年3月9日,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中國已經著手研究6G。2019年11月3日,科技部會同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北京組織召開6G技術研發工作啟動會。會議宣布成立了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國家6G技術研發總體專家組。2019年11月20日,2019世界5G大會獲悉,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已分別展開6G相關技術研究。2019年全球首份6G白皮書《6G無線智能無處不在的關鍵驅動與研究挑戰》發布。白皮書中指出,6G的大多數性能指標相比5G將提升10到100倍。在6G時代,1秒下載10部同類型高清視頻成為可能

在國外,2018年,芬蘭開始研究6G相關技術。2019年3月15日,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一致投票通過開放「太赫茲波」頻譜的決定,以期其有朝一日被用於6G服務[1] 。3月24日至26日,芬蘭拉普蘭舉行關於6G的的國際會議。歐盟、俄羅斯等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相關工作。三星電子公司和LG電子公司都在2019年設立6G研究中心,2020年7月14日三星電子發布了《下一代超連接體驗》白皮書。2020年4月8日,日本總務省發布了2025年在國內確立6G主要技術的戰略目標,希望在2030年實現6G實用化。 [5] 同年,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院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技術,並研製出了用於開發俄羅斯第六代通信系統(6G)組件的設備。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院研製的設備為開發6G系統組件開闢了新的前景,特別是太赫茲到光波段的信號轉換器。第六代領域的研究是在「國家技術倡議」無線通訊技術與物聯網能力中心活動框架內進行的。該院在研發過程中依靠的是先進的科學和實驗室設施以及與俄羅斯領先公司的生產聯繫。新設備可允許模擬波長為1.5微米的光輻射,頻率為10GHz的電信號。

為你普及下,什麼是太赫茲頻段。6G將使用太赫茲(THz)頻段,且6G網絡的「緻密化」程度也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屆時,我們的周圍將充滿小基站。太赫茲頻段是指100GHz-10THz,是一個頻率比5G高出許多的頻段。從通信1G(0.9GHz)到4G(1.8GHZ以上),我們使用的無線電磁波的頻率在不斷升高。因為頻率越高,允許分配的帶寬範圍越大,單位時間內所能傳遞的數據量就越大,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網速變快了」。

不過,頻段向高處發展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在於,低頻段的資源有限。就像一條公路,即便再寬闊,所容納車量也是有限的。當路不夠用時,車輛就會阻塞無法暢行,此時就需要考慮開發另一條路。頻譜資源也是如此,隨著用戶數和智能設備數量的增加,有限的頻譜帶寬就需要服務更多的終端,這會導致每個終端的服務質量嚴重下降。而解決這一問題的可行的方法便是開發新的通信頻段,拓展通信帶寬。

我國三大運營商的4G主力頻段位於1.8GHz-2.7GHz之間的一部分頻段,而國際電信標準組織定義的5G的主流頻段是3GHz-6GHz,屬於毫米波頻段。到了6G,將邁入頻率更高的太赫茲頻段,這個時候也將進入亞毫米波的頻段。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苟利軍告訴《網際網路周刊》說:「太赫茲在天文中被稱為亞毫米,這類天文臺的站點一般很高而且很乾燥 ,比如南極,還有智利的acatama沙漠。」

那麼,為什麼說到了6G時代網絡「緻密化」,我們的周圍會充滿小基站?這就涉及到了基站的覆蓋範圍問題,也就是基站信號的傳輸距離問題。一般而言,影響基站覆蓋範圍的因素比較多,比如信號的頻率、基站的發射功率、基站的高度、移動端的高度等。就信號的頻率而言,頻率越高則波長越短,所以信號的繞射能力(也稱衍射,在電磁波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這個障礙物的尺寸與電磁波的波長接近時,電磁波可以從該物體的邊緣繞射過去。繞射可以幫助進行陰繞射可以幫助進行陰影區域的覆蓋)就越差,損耗也就越大。並且這種損耗會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而增加,基站所能覆蓋到的範圍會隨之降低。

6G信號的頻率已經在太赫茲級別,而這個頻率已經接近分子轉動能級的光譜了,很容易被空氣中的被水分子吸收掉,所以在空間中傳播的距離不像5G信號那麼遠,因此6G需要更多的基站「接力」。5G使用的頻段要高於4G,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5G基站的覆蓋範圍自然要比4G的小。到了頻段更高的6G,基站的覆蓋範圍會更小。因此,5G的基站密度要比4G高很多,而在6G時代,基站密集度將無以復加。

相關焦點

  • 國內傳來好消息,中國發射首顆6G試驗衛星,打破美國領跑優勢
    近段時間,中國航天領域捷報連連。在大家都把目光對準美國之際,中國用一則好消息,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據國內媒體報導,11月6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以一箭13星的發射方式,順利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我國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電子科技大學」微信公眾號11月6日消息: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戳視頻,一起看震撼發射現場!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6g網絡什麼時候上市?
    11月6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當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 6G有哪些新技術?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6G有哪些新技術】記者6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當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中國發射成功
    頂著巨大的壓力,中國在科研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獲得了不少成就,其中航天技術、信息技術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現在中國的5G技術可以比肩一流國家的水平,但是這一技術也遭到了西方國家的多方位限制。這些打擊沒有澆滅中國工作者的熱情,最近中國航天事業跟6G事業更是同時傳來了激動人心的好消息。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電子科技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電子科技大學號」發射瞬間 「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 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這也將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這也將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記者丨樊英 許雯圖據電子科大官方微信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電子科技大學號: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11月6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箭13星,其中包含一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根據信息顯示,「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發射成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成都11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電子科技大學今天對外公布,由該校和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的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當天上午11時19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據悉,這是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太赫茲通信技術領先全球
    今天對於四川來說是一個不尋常的一天,就在今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太赫茲通信技術領先全球長徵六號此次發射任務重大,除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同時還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徵六號火箭的國際訂單)和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太原號」科普衛星(八一03星)送入同步軌道。提到6G很多網友表示已經跟不上科技進步的步伐了,有很多網友表示:科技發展這麼快了,5G都還沒用上呢。
  • 依迅半月說|中國再領跑!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首次工程化應用於高鐵建設領域,直接服務於軌道精調,確保軌道的位置和平順性嚴格達到設計標準。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11月6日,將中國首顆6G試驗衛星順利發射升空,徹底宣告中國領跑全球6G。此次成功發射的6G試驗衛星,主要目標是在太空驗證衛星高速通信技術,這也是未來第六代通信的核心技術之一。
  • 我國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6G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在這13顆衛星中,有一顆名為「電子科技大學號」,它是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揚生教授表示,此次研製發射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是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標誌著我國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國人的驕傲,6G有哪些牛人之處
    重大消息,據央視新聞報導:今天(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這象徵著中國航天正式進入6G探索時代。
  • 當西方全力打壓華為時,中國的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據國內媒體11月8日報導,6日上午11時9分,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並成功進入了預定軌道。報導中對這顆衛星進行了詳盡的介紹,這顆衛星搭載了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並將開始人類在空間應用層面太赫茲載荷技術的首次技術驗證。雖然我國發射了許多顆衛星,但是這顆衛星發射的意義仍舊是無可替代的,雖然發射不容易引起人注意,但是其中所蘊含技術水平的先進性是無法比擬的。
  • 全球首顆6G衛星發射成功!比5G快100倍,什麼是6G?
    11月6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當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研發方之一的國星宇航最快明年登陸...
    鈦媒體11月6日消息,今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這標誌著,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升空,中國航天正式進入6G探索時代。另據央視新聞報導,此次任務中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可謂「一箭十三星」,除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還搭載發射了NewSat9-18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全球首顆6G衛星發射成功!比5G快100倍,什麼是6G?
    11月6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當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
  •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6G實驗衛星
    目前國內預計到2020年底,5G連接數量將達到2億,佔據全球5G連接數量的85%以上的市場份額。據觀察網11月6日報導,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已經成功在太原發射全球第一顆6G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目前該衛星已經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闢謠」中國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
    【視頻觀看】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升空?我國再次領跑全球?美國又要輸了? 就在11月6日這一天,長徵六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其搭載的「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最受關注,因為它還有另外一個名號:「全世界首顆發射成功的6G試驗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