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有開燈睡覺的習慣,可能他們自己覺得這沒什麼,只是習慣使然。但事實上,這卻是一個對健康不利的壞習慣,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病態的習慣。
經常開燈睡覺的人被稱為患有「開燈睡眠癖」,這類人在夜晚睡覺時必須開燈,即使在睡著的狀態下也不能把燈熄掉,否則就無法入睡,形成了對燈光的依賴。「開燈睡眠癖」是一種不良習慣,其病理的實質是對黑暗的恐怖。
這種對黑暗的恐怖大多數是從幼年期開始的,因為在幼年時期,兒童們大都喜歡聽有關鬼、神的故事,而這類故事的背景、內容及人物的出現又常常是在夜間或平常人所看不到的黑暗中,久而久之,他們便將妖魔鬼怪的恐懼與黑暗連在一起,形成了對燈光的依賴,導致不敢關燈睡覺。其次,在某一黑暗的情境中意外遭遇到可怕的事情,或在黑夜做了一個噩夢,也可能造成睡覺時不敢關燈。
這種對黑暗的恐懼所導致的開燈睡眠給健康帶來了極大的隱患。人經常開燈睡覺,會抑制人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體的各種免疫功能都有所下降。
開燈睡覺不僅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還大大提高了患癌症的概率。
人的大腦中有一個叫做松果體的內分泌器官,在夜間,當我們進入睡眠狀態時,松果體就會分泌出褪黑激素,這種激素在夜間11點至次日凌晨分泌量最為旺盛,而在天亮之後便停止分泌。
褪黑激素的分泌可以抑制人體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使我們的血壓下降,心跳速度減慢,從而使心臟得以喘息,增強肌體的免疫力,消除白天工作和學習所帶來的身體和大腦疲勞,甚至還能夠殺滅癌細胞。
可如果您經常開燈睡覺或挑燈夜戰,這種褪黑激素的分泌就會受到抑制,它所發揮的功效就會相應減弱,對人體的保護作用自然就會被削弱,這時人體患病的概率就會有所提高,健康就會受到威脅。經常開燈睡覺或夜間點燈活動的人,他們的癌症發病率比正常人要高出2倍。
因此,為了健康,睡覺時一定要把燈熄掉。
關注作者,獲得更多健康養生小知識
作者:沫沫談養生
文章為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